印象中,临近寒露的北京,本该登山赏红叶,也顺便应了重阳节的景儿,然而,这时候,枫叶并没有红。每年,枫树的羞涩总是姗姗来迟。
诗人白居易很懂得欣赏寒露的美。他的《池上》诗曰: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此诗描绘了一种寥落之美。荷叶虽仍微微泛青,荷塘却已是一番破败的景象。“破”字极好,像是形容一种笔墨方法,破墨之中最能见性情。诗人面对这般景象,心里生出一种寥落的寂静,寂静之中似乎又见到永恒。
京西古道模式口风情图(局部) 何大齐绘
几场秋雨之后,迎来了一个晴天。天空碧蓝,云彩美得可爱耀眼,举目可望西山。早听说京西翠微山法海寺的壁画特别美,便动身往西山的方向去了。
路线并不周折。过了首钢工业园再往西,便到了模式口附近。向北远望,可见山见寺。这个时节,山还是绿的,寺院挂在山腰,赭黄色的瓦掩映其间。
法海寺壁画
模式口的气息让人瞬间兴奋起来。这是一条有历史包浆的古老街道,它曾作为京西古道的重要链环,有着悠久的人文史。附近除了法海寺,还有承恩寺、田义墓,中国首座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就坐落在模式口村北的蟠龙山上。明代以后,这里成为北京西部各省份进京的重要通道法喜寺,故而也被世人称为“驼铃古道”。
沿着翠微山山脚向上,山腰间有岔路,我们先沿着与法海寺相反的方向,去往龙泉寺,拜访居住在这附近的宫廷造像艺术家董淑丽女士。
董老师一边为我们泡茶,一边娓娓道来。2016年,她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密云,师从重彩工笔画大师夏荆山先生。过程中,她被法海寺壁画之美所震撼,油然而生一种想要将寺壁画临摹传承下来的使命感。2019年,她来到这一带居住,从此心无旁骛。
午后,我们在院子里喝茶小坐,看看天,看看云,看看院子里的喜鹊,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然而,身心却那么舒畅。沉默中,我心底涌现许多念头、许多情境。我想起元代的倪云林,想起明代的沈周、文徵明,他们可能正是这样法喜寺,常常在午后的阳光里,深山闲坐。忘记时代的风云,忘记此生的目的,让身心处于一种全然的松弛,然后展纸,在笔尖自然流淌出心中的风景。
过程即是结果,放下功利心,才有了纯粹的艺术。
阳光越晒越暖,董老师终于起身带我们去法海寺。作为明朝皇家寺院的法海寺,建有大雄宝殿、伽兰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药师殿、钟鼓楼等,与其他寺院并无二致。但最震撼的,还是大雄宝殿内的大型壁画,堪称明代壁画之最。《帝释梵天图》共绘二十诸天及侍从36人物,诸路天神鬼众浩浩荡荡,敬佛护法,气势森严,排列有序,令人目不暇接,华丽细致无以言表。
殿内正中央高达3米多的水月观音衣袂飘飘,周身缠绕着一条朦胧的白色轻纱,纱上缀有一朵朵六菱花,六个花瓣,每个花瓣由48根金线组成,披纱画工极细,细如蛛丝,精妙至极。
水月观音,如水,又如月。当你望向她,她清澈地照耀着你,像一尊永恒的美神。
董淑丽说,只有近距离观摩这些壁画,才能真正感受到壁画庄严的气息、工匠们在创作时虔诚的心境,从细节中感悟其高超的技艺。这便是她居住于此的原因。
在大雄宝殿前,还有两株千年白皮松,雪白的躯干伸向蓝天。千年沧桑,在它们身上却看不到苦楚的痕迹,只有处子般的圣洁。
出了法海寺,与董老师道别,我们沿东侧山路再向上,不久,便到了永济寺。也是古刹,但大门紧锁,不知里面什么光景。
久居都市的我没想到,翠微山竟密集地藏着这么多古刹。龙泉寺、法海寺、永济寺,一脉相连。想起那年去杭州,没有向导,不小心走进灵隐寺近旁的岔路。也是沿着山路,偶遇了法镜寺、法净寺、法喜寺。后来才得知,三座寺院极负盛名,依次被称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有“天竺香市”和“佛国圣地”之称。白居易、苏东坡、朱熹等文化巨匠曾多次为三天竺寺赋诗。
蒲团坐破僧何处,寂寂青山任古今。山中一日,洗涤心灵、抛却烦恼。一个人走在深山古刹,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这样的仪式,真的很适合秋天。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