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02年至2011年近十年战乱的洗礼,科特迪瓦经济浴火重生。科特迪瓦政府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公共投资,使科特迪瓦近三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9%,稳居西非第二大经济体宝座。然而,科特迪瓦的发展目标并非仅限于此,2015年,科特迪瓦政府将致力于实现经济两位数增长。科特迪瓦总理敦坎( )向媒体如是说。

尽管分歧依然存在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如今的科特迪瓦国内政治和经济局势逐步趋于稳定。就在前不久即2015年10月举行的总统大选代表着巩固其近年来得之不易的成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科特迪瓦政府与反对派政党开展建设性对话并不断达成共识的努力下,科特迪瓦人民获得了和平举行选举的愿望,并对科特迪瓦的未来保持信心和乐观。结果不出意外,面对分散的反对派,阿拉萨‧瓦塔拉( )获得第二任总统任期。

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_科特迪瓦是怎样一个国家_科特迪瓦国家概况

2015年大选后瓦塔拉总统(居中)的就职典礼

经过近十年战乱的洗礼,曾经的血雨腥风换来了如今的风平浪静。科特迪瓦的混乱代表了一大批失败国家的命运。它们或是在历史上无比辉煌,或是在现在一度充满希望,但最终都坠入深渊而无力自拔。本文旨在梳理科特迪瓦的政治危机、厘清各种因素,笔者希望通过针对科特迪瓦案例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一个反思由群族问题引发的国家政治危机的契机。在非洲,民族国家概念形成很晚,一个人首先属于本部落,然后才属于国家;由群族争端而导致的国家政治危机并非是简单的族与族之间的对立,或者是积年宿怨的必然结果。不可置否的是,殖民主义对于科特迪瓦乃至非洲造成的伤痛和烙印,也是当下制约科特迪瓦等国发展,局势动荡的重要因素,因此,非洲政治经济动荡就像一个放大的含有很多子集的全集,充满复杂性,不能简单加以论述。

科特迪瓦的政治危机(2010年12月-2011年3月)

危机到底是什么

2010年12月,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与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先后宣布暂时中止科特迪瓦的成员国资格。非洲当地媒体预计,“如果危机持续”,联合国安理会也可能采取相似的施压行动。那么,科特迪瓦究竟爆发了怎样的危机,以至于各大国际组织要如此兴师动众?

“一国二主”国家陷分裂危机

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_科特迪瓦国家概况_科特迪瓦是怎样一个国家

原来这个国家在同一天出现了两个总统的天下奇闻:参加总统选举的两位候选人,时任总统、代表科特迪瓦人民阵线(FPI)的洛朗‧巴博( )和前总理、代表科特迪瓦共和联盟(RDR)的阿拉萨尼‧瓦塔拉( ),在同一天(12月4日)宣誓就职,声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总统。选举结果究竟如何?双方阵营各执一词。科特迪瓦因此进入为期3个多月的选举危机。

尽管美、法等大国和非盟、联合国不断施压,要巴博退位,但巴博毫不买账,如此一来,外国斡旋归于无效。双方竞相从街头招募数目巨大且素质低劣的民兵,一旦某一方的耐心耗尽,那么口舌之争升级为流血暴力,乃至内战。在科特迪瓦,内战开始于2011年3月的最后一天,并且于12天后结束。在近四个月的混乱与两个星期的内战中,善与恶、黑与白无从分辨:民意被暴力肆意强奸,任何一方的双手都沾满了无辜平民的鲜血,无论是“捍卫民主”还是“维护法纪”,这些华丽的口号只不过是为了掩盖那些拙劣而野蛮的暴行,整个国家仿佛陷入了一场血腥的全民狂欢。

科特迪瓦是怎样一个国家_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_科特迪瓦国家概况

成千上百万的科特迪瓦人为了安全而逃离家园

选举危机不仅仅是选票那么简单

表面上看,这仅仅是一场选举争议:科特迪瓦宪法委员会(CCI)宣布巴博得票51%,超过瓦塔拉的48%而当选,从而推翻了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CEI)的初步统计结果,后者宣称瓦塔拉获得54%选票超过巴博的46%而获胜。但瓦塔拉阵营在联合国和法国的支持下拒绝重新计票,选举委员会最终宣布瓦塔拉获胜。

但争端的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可谓说来话长

缔造“经济奇迹”(20世纪60-80年代初)

辉煌成就——“西非明珠”

位于非洲西部几内亚湾畔的科特迪瓦,在古代的名字是“象牙海岸”,从中不难看出它往昔的富庶。在曾经从属于法属西非的那些日子里,一度辉煌过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与邻近的“黄金海岸”加纳一起,沦为法兰西殖民帝国中的两块平庸殖民地。没有让人垂涎的能源、矿产,也不以经济作物种植业著称,即使在1960年代西非独立大潮中,科特迪瓦也毫不起眼地蜷缩在几内亚的耀眼光芒之下。

然而这个看似潜力不大的西非国家,在独立后却取得了令人炫目的辉煌成就:自1960年起,这个国家一步一步地从木材出口国变成可可出口国,又从纯粹的农业国进入了工业化阶段。到1980年时,独立不到20年的科特迪瓦人均收入已经突破1200美元,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只有190美元。到冷战结束的时候,在内战、独裁、腐败、外国干涉频频的西部非洲,小小的科特迪瓦俨然成为了一个奇迹,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被誉称为“非洲的奇迹”、“西非经济橱窗”、“黑非洲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尺”。法国人更是将这个曾经看不上眼的前殖民地,亲昵地称作“法兰西后花园”。

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_科特迪瓦国家概况_科特迪瓦是怎样一个国家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当时的繁荣景象

科特迪瓦如此高而全面的经济增长率以及民族经济的迅猛发展,在非洲国家中是罕见的,在整个第三世界中也是不多的。

脱颍而出的奥秘——政局稳定

科特迪瓦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非凡的经济奇迹,主要是由于该国政局稳定。不少非洲国家独立后,政变频繁,政局动荡,当权者如同走马灯一样,不断变换,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受影响,而科特迪瓦独立后,政局比较稳定,未出现过政变或较大的政局动荡,与整个黑非洲动荡不安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政局稳定源自族系平衡

1)部落性高于国家性

一片赞誉声中,人们忽略了一个不应忽略的问题,即科特迪瓦的繁荣来自稳定,而这个稳定是有原因的。

由于民族国家概念形成很晚,在非洲,一个人首先属于本部落,然后才属于国家,甚至许多非洲人至今只记得自己属于哪个部落,而不记得自己属于哪个国家。殖民者的进入中断了一个族群正常的迁徙,因而导致了一些民族和部落被划分在不同国家,他们的成员往往更亲近同族的“外国人”,而非异族的“同胞”。在新独立的国家里,如果有某个民族人口居于绝对优势,其它民族人口较少,那么不论采取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个国家的政局都会比较稳健;反之,若国内存在几个关系紧张、实力旗鼓相当的部族,且这些部族分布跨越国境,没有任何一个部族实力明显占优,都可能形成频繁、长期动荡的格局。

2)69个民族与4个族系

独立时的科特迪瓦,恰拥有一个不错的部族平衡格局。全国共有69个民族,且可以被粗略地划分为4个族系:西南的克鲁族系(Kru),西北的曼迪族系(),中部和东部的阿肯族系(Akan),北部的沃尔特族系(),其中阿肯族系人口比例高达52.4%,占了绝对多数。这种部落力量平衡让开国总统菲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Félix ët-)这个阿肯族系代表平平稳稳地连任7届,做完33年总统寿终正寝,而并未遇到强有力的挑战和争议。

经济奇迹背后——宽容的民族政策

国家发展的需求

乌弗埃‧博瓦尼自领导科特迪瓦人民赢得独立后就一直连任国家总统。由于非洲传统社会及其价值观,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被视为民族英雄,获得近乎神的地位,被赋予无限的权力。作为新兴的科特迪瓦共和国的缔造者,博瓦尼的理念和决策对整个国家的建设之路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_科特迪瓦国家概况_科特迪瓦是怎样一个国家

1987年6月,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访问科特迪瓦时拜会博瓦尼总统

博瓦尼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殖民时期的发展策略,实行以“自由资本主义”和“象牙海岸化”为核心的政策, 贯彻了“先农业”、“后工业”、“经济多样化”的方针。确立了以咖啡、可可、棉花等大宗经济作物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该国农业快速发展的目标,博瓦尼政府积极鼓励国内劳动力流动和从西部非洲其他国家输入劳动力。在“土地属于能够开发土地的人”的政策激励下,科特迪瓦的东部、北部以及北方邻国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几内亚的劳动力大量涌向西部地区。随着外来移民日益增多,家庭移民和长期定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特迪瓦于1980年通过法律,给予在科特迪瓦的西部非洲其他国家移民选举权。科特迪瓦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非洲大熔炉。

博瓦尼发展战略取决于两个因素:国内的自然资源能够支撑经济作物的集约高速发展科特迪瓦是哪个国家,国际农产品价格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两者缺一不可。从这个角度看,科特迪瓦独立之后的发展模式没有走出殖民时期遗留的单一经济陷阱,甚至在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方面的力度比之前更大。这一模式不仅本身极为脆弱,而且强化了南方富、北方穷的地区发展差异,而鼓励劳动力流动、扶持外来劳动力的政策成为本地人和外来人之间潜在矛盾的来源。这些矛盾也成为之后科特迪瓦长期摇摆动荡的根本原因。

族系平衡的允许

由于阿肯族系的优势地位坚如磐石,博瓦尼敢于对其它部族采取宽容、接纳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十分严重,博瓦尼采取了吸引周边国家移民充实本国的政策。因此,贫穷不堪的邻国国民纷纷前来繁荣富足的科特迪瓦打工,许多人就此定居、入籍。沃尔特族系人,如今已成为连任总统的瓦塔拉,正是在博瓦尼时代作为金融专家脱颖而出,先后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部和西非国家银行,并在1990年11月7日被病重的博瓦尼任命为总理。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