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朔漠南下,至潼关,折而东,关正当河山隘口,北瞰河流,南连华岳,惟此一线为东西大道,以百雉锁之。”这是徐霞客在《游太华山日记》中的描述。
黄河从大漠南来,至潼关转了个大弯,向东流去。潼关正当黄河与华山交接口,北面俯视黄河,南面连接华山,只有中间这一条线便是关西大道,又用高大的潼关城墙封锁着它。华麓形势险要,反衬出西岳华山的奇险挺拔。
还记得徐霞客北上游览华山的时节是在公元1623年的春天。他曾登上瓮岭,“北览太华,兀立天表”和他入关以前,南览华山“兀出云表”形成呼应华山在哪里,证实西岳华山的确是一根“削成而四方”的擎天巨柱。徐霞客,他不愧是地理学家、旅行家,他选择的游览华山的路线,可谓独具慧眼,独辟蹊径,他大约是历史上环赏华岳雄姿的第一人。
我们今天就重新探讨下徐霞客走过的“华山自古一条路”吧!
首先我们知道,西岳华山,素有“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之称。《史记》中载有黄帝、尧、舜都曾到华山巡游。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十数位帝王也曾到华山进行过大规模祭祀活动。为什么会选在华山举行祭祀活动呢?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人们都用“华山自古一条路”来描写华山的险峻。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谈论“华山自古一条路”是如何充满艰难与险阻的。可很少有人研究为什么华山自古一条路?那么“华山自古一条路”又对世人的启示在哪里?
其实“华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迷。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也就是说它是一整块大石。《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大家知道山体的形成大多数是由于地壳的运动挤压隆起产生的。这么大的一块“华山巨石”很显然不是挤压而成,那么是谁“削成”的呢?
华山故事
关于华山的神话故事有很多,象“巨灵擘山”、“吹箫引凤”、“黄雀衔环”、“破镜重圆”等等,其中之一的“巨灵擘山”讲述了很久很久以前,华山与首阳山(今山西境内)是一条山脉。由于老寿星因孙大圣在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一句玩笑,手一抖倾倒了半盏玉浆,酿成了人间洪祸。河水自西而东受华山与首阳山阻拦不成东泻,顿时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玉帝派大力士巨灵神开导河水。巨灵神左手托著华山的石壁,右脚蹬著首阳山的山根,使尽全身力气,大吼一声,两山开裂,百丈高的一般黄浪汹涌澎湃地从两山之间奔腾东流。
如今,首阳山根留有巨灵神开山时的脚印;华山东峰崖壁上有五指分明的巨灵仙掌。华岳仙掌被世人公认为关中八景之首。
华岳仙掌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还写诗赞美“巨灵擘山”的功绩:“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右足踏方止,左和推削成。天地忽开坼华山在哪里,大河注东溟。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从山下玉泉院到南峰的最远处“全真崖”中间有许多景点与关隘。大体上有:青坷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擦耳崖、苍龙岭、老君犁沟、猢狲愁、金锁关、仙掌崖、镇岳宫、长空栈道、鹞子翻身、南天门、全真崖。
所经关隘由平而险而奇而玄。从山脚玉泉院到青坷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胆小者开始往回走,勇者才敢于向上攀登。
其实华山有许多“神仙”,在历代修炼人中尤以陈抟、郝大通、贺元希最为著名。修炼人要想达到〝真人〞的境界,一定要经过许多关隘。即便是〝回心石〞也是挡不住,树立正念,意志坚决,经〝千尺幢〞,越〝苍龙岭〞,过〝金锁关〞,走〝长空栈道〞,最后达到〝全真崖〞,成就道家的最高境界修成〝真人〞,就是这样一条路。《西游记》中的取经之路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修成正果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华山自古一条路〞是给人指明了一条应该走的路,就是修炼的路。这条路从起点“青坷坪”到终点“全真崖”,它是对生命归真的一种暗示,只有通过修炼的方式才能修成“真人”的一种暗示。这条路虽然艰难曲折,但乐趣与希望同在。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