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剧组动态图
有爆料者称,目前横店仅有“10来个剧组在拍戏”,这些剧组也都是以“小网剧和网络电影”居多,大项目则少之又少。而去年同期,横店却有“50多个大古装剧组”同时进行着,可谓“群星璀璨”。
作者也从微信公号“横店影视城娱乐”中进行查询,对比今年和去年同期的剧组信息,今年7月17日-7月24日周期内剧组数量为28个,去年7月18日-7月25日周期内剧组数量为36个,相比来说确实有数量减少。
对此,作者联系到了这位“爆料者”,并采访了几位常年在横店营生的剧组人员,聊了聊当下横店的发展现状,以及可能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过去抢着拍
现在你可以睡着拍
“现在横店的剧组不到十个,八九个吧,往年会有四五十个,最多的一次记录是将近六十个。像去年这个时候,有杨幂的《扶摇》,于正的《凤囚凰》《朝歌》等。现在就空空荡荡的,每个景就一两个小剧组,演员听都没听过。”电话中,爆料者直言现在横店影视城的惨淡现状。
另一边,一位接受采访的器材租赁厂老板表示“不止八九个,有二三十个吧,还有正在筹备的,因为我自己差不多就有五六个(来我这儿租器材的)呢。这段时间,剧组我感觉增多了,因为我的东西不够用了嘛(笑)。”
同时,一位武行导演也给出这样的回答:“正常情况下,现在应该是有30-40个剧组在拍,我们武行兄弟大约能接到其中10-20个的散活。散活就是不跟组的,今天需要你(外围武行演员),你今天就去的。今年就很少,几乎没有。我那些副手,现在都自己进组,单独接戏做武术指导、动作导演了,不做散活了。”
忆往昔,武行导演对于以往“抢戏拍”的日子记忆犹新,以同一个牌楼为例,牌楼上面在打鬼子,牌楼右面是英法联军的攻打,牌楼左面又是另外一场肉搏戏,摄影师笑言:“这种画面都不需要自己来拍,找个小徒弟来拍就行了!”因为摄影机放在牌楼正对面都不敢挪动镜头,稍微一动就会穿帮。
“之前的时候,剧组特别多,剧组跟剧组之间也挨得特别紧密。景要抢、要占,然后时间也要抢,因为剧组都有排期,一个组给你一天,所以戏份多的就得抓紧拍,拍不完就只能等下个月来拍了。”武行导演这样说。
“那现在呢?”
“现在你可以在那儿睡着拍!”说完这句话,导演哈哈笑了起来。
虽然在目前横店剧组数量上,三位受访者的表述略有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相比以往,横店现在的业务量确实是下滑了,对于这种现象开始的时间,大家均表示差不多是3、4月份的时候——“春节的时候还有很多在这儿筹备的,但是筹备着筹备着就没影了,不拍了,老板撤资了。或者延期,推迟到下半年,但也没有具体时间,现在也还没开,”爆料者说。
同时,在采访过程中,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到一个现象:减少的都是大项目,像网大网剧这些小项目反而跟以往一样。器材厂老板甚至表示,今年上半年接的戏都是网大网剧,没有一个电视剧。
对此,爆料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小项目,一是比较安全,第二个,总局不是要求我们多做小正大嘛,正能量,大格局。”而当我们问到,这些“消失”的项目大约能占多少比例时,爆料者则表示不清楚。
但武行导演表示:“正常来说,横店一年会有100-120个剧组。但今年,半年过去了,连30个都不到。如果下半年有开机的项目,现在就应该在筹备了,但现在都没有声音。”
“去年,大大小小我们一共接了70多部戏,也有不在横店拍的,广西、上海都有。但今年上半年,大小连广告都算上,一共才接了10来个,”器材厂老板说道。
可以看到,横店剧组生意的不景气,影响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开不了机的项目和老板,整个横店那些靠剧组吃饭的人都受到了牵连,遭遇了寒冬。
“本来我(群演)天天有活干,一个月能挣一两万。以前的女孩子都不够用的,因为她们要演丫鬟,一天可能要跑好几个组,现在没戏拍,有的就回家了。这就造成很多群演,包括武行、道具、服装的生意很受影响。包括餐饮的生意也不好了,因为他们都是做剧组生意的,”爆料者如是说。
横店,是整个影视圈
遭遇寒冬的一面镜子
从1996年成立到现在,22年过去了。横店走过的22年,其实也是中国影视产量最大的20年。同时,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影视城,横店的“兴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映照了我国整个影视圈的波澜起伏。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三位受访人都多次提到,“去年和前年的生意特别好”。
“去年和前年,其实整个国家经济是不大好的,老板有钱没地儿投,就都来发展文化产业了。不光横店,包括四川、成都都在发展。前年我自己也做了4-5部戏,那时候器材租赁是副业,现在是主业了,”器材厂老板在电话里笑着说。
器材厂老板口中提到的,有钱老板都来投资文化产业,对应的是前两年,资本热钱涌入影视圈的现象。也正是有了资本热钱的不断加持,不管是剧组、横店,还是横店体系内的整条产业链,都生意火爆。
两年之后的今天,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热捧开始下降,整个影视圈回归理性,没有了大量热钱,影视市场也迎来了传说中的“资本寒冬”。
“两三年前,资本开始进入影视市场,两三年后,资金没有回笼,也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所以他们不敢再尝试了。一般的资本来投资影视公司,都有一个两三年的时间,这两年亏了很多钱,自然态度就冷了,”爆料者如是说。
充裕的资金是影视项目开盘所必要的条件,如今没有了热钱,资金也成了阻碍影视公司做项目的最大难题。除此之外,“大环境”也是我们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高频词汇。
“横店剧组减少,主要还是大环境的影响。现在限制古装剧,鼓励现实主义题材。现实主义题材不需要到横店来拍。在北京、上海,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拍。我们投电视剧的目的就是卖钱,买家不收的话,就不敢拍了。”爆料者无奈地说道。
器材厂老板也提到,现在横店的小剧组,也都是以抗日戏、民国戏为主。“横店都是古装景,但现在拍年代戏的少了,拍现代、七八十年代的多了。福建今年戏很多,还有厦门、广东、深圳,都是现代戏和七八十年代的戏。横店内景还行,但外景就不如这些一二线城市好了。”
另外,在三位受访者眼里,崔永元事件,也对横店目前的现状起到了一定催化作用。
“现在是风口浪尖,对于影视公司税的问题,演员片酬的问题,合同的问题,大家都很谨慎。现在,如果有哪个公司出来说我要拍一个5亿10亿的电视剧,那他不是傻嘛。“爆料者笑着说。
“古装剧都是大制作、大明星。现在投资5个亿的古装剧还算少的了,演员片酬也都很高。总局说演员片酬不能占总投资的40%,主演不能占片酬的70%。如果我们拍一个2亿的电视剧,演员费只能拿8000万,这8000万请谁呢?”爆料者补充道。
“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横店,其实是整个影视圈遭遇寒冬的一个缩影?”
“应该这样讲,横店是整个影视圈遭遇寒冬的一面镜子。因为戏都是来横店拍的,他们不来了,也就能看到这个行业不景气了,大环境出现了问题。”其中之一受访者表示道。
“以前剧组去是爷,现在剧组去是孙子”
VS
“不存在的”
不管是资本退潮,还是对古装剧的限额,亦或是崔永元事件的发酵,这些原因都是可能造成横店剧组减少的外因,但从横店内部来看,也问题重重。
在武行导演的眼中,横店自身管理不善问题,也是造成其惨淡现状的重要原因。“就我自己的感受,现在横店集团,对剧组特别不重视。以前(他们)是把剧组当成爷一样的。以前剧组去是爷,现在去是孙子,特别是小剧组,去了毫无地位。剧组多的时候,管理也很乱。”
而以上这种改变,是从2015、2016年左右开始的——“那个时候,正好是徐老爷子(徐文荣)退休,把集团交给小徐总(徐永安)的时候。以前集团干实事的那些元老也都跟着流失了。小徐总培养起来的这一批人,管理的乱七八糟,你分不清他的侧重点在哪儿。”
但对于武行导演直指小徐总管理不善的说法,爆料者和器械厂老板都毫不迟疑地表示,“这一现象不存在”。
“老徐总已经退休十几年了,接近二十年了。横店的管理制度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横店出产了多少大戏啊,它管理是没问题的,只有你按制度来,每个组都顺顺利利地进行着。”器械厂老板解释道。
武行导演也透露说,现在横店旅游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影视收入,大约达到了影视的十几倍之多:“横店的旅游横店在哪,联票400多一张,一天能卖出上万张。旅游已经成了横店现在的主要收益,所以他经营中心就转移了,不把重心放在剧组这一块了。剧组给我打的广告和宣传已经足够多了,我干嘛还要管理剧组呢?”
对此,爆料者则表示:“不存在的。横店是靠影视起家的,游客来玩,不就是为了来看剧组和明星的嘛。横店是一个大集团,影视旅游,影视带动文化旅游,如果不重视影视,重视旅游,这是本末倒置啊。”
前面也提到,横店影视城都是古装景。横店已经落成了22年,这20多年,即使不是每一部戏都在横店拍,也有70%的古装戏是在这里拍的。如此一来,经常看古装剧的观众,也会很熟悉这里面的场景,更别提长期驻扎在横店的导演、摄影了。
“任何摄影师过去,不需要创作就知道机位在哪里。任何一个导演、制片、美工,如果想要有艺术上的创作,肯定就会去新的景,比如象山、常州,绝对不会去老的影视城。”武行导演说道。
目前,横店、象山、湖州三大影视城形成三角,随着后起之秀的日渐成熟,无疑也会分割原本独属于横店的市场——“象山、横店都是浙江,离得也不远,资源也会共享。像杭州的资源,最多的是义乌的制景材料资源。”
象山影视城图
武行导演也指出服务态度模式也是新影视城的优势:“象山现在的服务态度模式,就是横店的十年前,把剧组当爷,把剧组供着。而且去象山,一个普通的私人宾馆,80、100就可以定一个很好的标间。在横店,150、160,都是很low的。在剧组服务这块,横店现在口碑很差了。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去象山,不愿意去横店了。”
除了浙江地区的“金三角”竞争,还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例如常州太湖影视基地,对于这座新兴的影视城,武行导演也表现出很大兴趣:“常州的太湖影视基地,新建了民国景,非常精致。而且,景区里还有现代戏的景,像科幻的操作室什么的都有。现在就有十几个剧组在哪儿,很是火热。我自己一个常年御用的枪械师,已经在那边待了两年半了都没离开。”
太湖影视基地图
面对外部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横漂”多年的武行导演也有了离开之意:“如果横店再这样萧条,我下一步可能就会把自己的特技基地迁到象山或者常州去。今年上半年我已经流失了十来个兄弟了,我要保证手底下的兄弟们有饭吃。”
对于周边影视城崛起的观点,器材厂老板表示,可能会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公司这边还没有明显体现出来:“这两年,也就是横店没景的时候,剧组会去象山。今年在横店筹备完去象山拍的只有1个。从配套设施、管理上来说横店在哪,象山跟横店没有可比性的。像住房,象山都不会给你统一安排。”
爆料者也表示,象山、常州等影视城短时间内是不会对横店造成冲击的。“横店影视城发展20多年了,它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在里面。别的影视城,可能硬件上稍微好一点,但是软件上,包括影视服务,配套服务这块,是永远达不到横店的。”
虽然各执一词,但不可否认的是,横店正处于低谷状态,而形成这一低谷的原因也来自方方面面。
当然,也可以看到横店正在采取应对措施,以缓解如今的低谷状态,作者也从器材厂老板那里了解到,横店目前正在建设43个高科技摄影棚,现在刚开始动工。
“横店现在只是短暂的,他已经在发展下一波了,比如摄影棚。因为他要跟世界接轨的,像好莱坞大片都是在摄影棚里拍的。这也是我个人认为的,至于领导怎么想我也不知道”,器材厂老板笑着说。
横店正在发生变化,这是无可否认的,也正如文中受访者所说,横店的变化其实也是中国影视行业的一面侧影,但总体而言,整个行业正在进入良性发展,在新一轮潮流之中,也希望横店这座“老城”有新的生机。
(原标题为《古装剧冷风,吹走了横店70%的剧组》,编辑陆遥)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