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初心如磐
未央-精31 张妍
张妍进行国旗下演讲
今天是2023年10月16日,又是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相伴的平凡一天,但59年前的今天却极不平凡。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是国家国防和科学技术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让我们在国际交流中挺直腰杆,一步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然而,胜利的果实岂是一日之功?1955年,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此后,无数科学家隐姓埋名,在简陋朴素的工作条件下奋斗终生。出身书香世家的王承书为报国毅然从大洋彼岸回归,从事研究背景一片空白的铀同位素分离工作。这意味着她要放弃自己所擅长的统计物理和热力学,从零开始。然而,正像她在给朋友的信中所说:“回国前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从零开始分离铀同位素,从零开始开展“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从零开始接手高浓铀的研制……断绝与外界的联系,终日与风沙作伴,一次次从头再来,当初“我回国之后就是要为祖国做贡献,所以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的话语犹在耳边回荡,王承书这一干,便是三十年。
时代嬗变,星燧贸迁。“两弹元勋”的光辉事迹和两弹研发的艰辛历程仍被后人传诵。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因为有着许多像王承书一般甘于奉献的科研工作者的默默坚守。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老一辈的科研人以“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不计回报地付出,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斯人已去,薪尽火传,时代的巨轮航行至今,我们又将走向何方呢?
作为未央书院的一员,我想,自当脚踏实地,以基础为本,以报国为纲。思想上,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行动上,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理工衔接的培养方案让我们得以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我们更应将眼光放长远,不拘于眼前的一时一事,而是望向更遥远的未来。我擅长什么?我能为他人奉献什么?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否有我出的一份力?正如梁曦东院长所说:“强基固本,何惧变幻风雨;立己达人,自可指点江山。”有才能,有信念,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会迷途。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8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沧海横流,岁月成碑。在尖端科技研究领域,前人成果丰硕至此,10年、20年、甚至50年后的今日,又会有怎样的新成就被广为传诵呢?答案就在我们手中。愿我们都能初心不改,梦圆未来,以自信之姿答时代之问,以破浪之帆迎未来之战。百年过后,当后人再一次在飘扬的红旗下回望今日,定会是一片辉煌绚烂!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