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虫子有多大?走进安顺学院农学院植保实验室,小到零点几毫米的“蠓”,大到十几厘米的“棉蟥”,这间一百平方米左右的实验室里,像一个虫子的大观园,陈列着上万个昆虫标本,收集了目前安顺市所有的昆虫种类。
“安顺常见的害虫有金龟子类幼虫、蛾类幼虫和飞蝗等,我们每季度在种植基地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害虫数量和种类的变化趋势。”最近,“虫博士”丁祝辉很忙,作为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讲师,他带着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在各种植基地里开展病虫调查,根据公式换算,反推害虫发生的程度,并及时向种植基地预警。不仅避免农作物受损,增产量促增收,同时把课堂开进了田间地头,培养新时代的“三农”人才。
“虫”,只是农学院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其中一环,随着安顺市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金刺梨、食用菌、辣椒等多种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安顺学院立足实际,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创新助农模式,探索“田地”“课堂”结合教育模式,实现服务乡村振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培养、农技推广和科研助力。”安顺学院农学院院长张玉波介绍,农学院以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以产业实际为导向培养人才,而农业人才的培养本身就是农技推广途径,加上高校科研优势,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助力乡村振兴。
在紫云自治县坝羊镇五星村,连片的甘薯长势正旺,2021年,农学院通过“甘薯大垄单行露地栽培新模式”、“甘薯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等主推技术以及甘薯新品种推广,亩产达到3116公斤。
2021年,农学院对平坝区欣悦草莓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灌根等技术解决草莓嗜菌性空心病问题,使亩产不到1000斤、产值不到20000元,增产至亩产4000斤、产值80000元,直接增收100余万元。
……
农技推广带来“真金白银”,农学院又与普定、镇宁、关岭等20多家大型农业企业建立联系,深入乡村举办种养技术培训活动,平均每年培训600余人,培育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扎根乡村,发挥在产业发展、生产经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人才输送到贵州大地的田间地头,真正打通农技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特色产业植保信息化实验室”在农学院正式挂牌,这给了张玉波对未来学院农业智慧化发展更大的信心。
“选择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对粮食安全有重要保障农作物,将病虫害的种类、发生、预测预报、鉴定和指导防治集中在一个平台,是植保实验室未来的重要工作。”张玉波说,目前,正积极争取植保信息化中控平台落户安顺学院,通过系统将全省植保系统人员集中,向上,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向下,对老百姓病虫害防治指导进行24小时在线服务,真正将土地链接“云端”,推进安顺农业现代化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编辑 胡玉山
二审 袁国彬
三审 胡丽华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