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五四”前夕,安康市初级中学初三(7)班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这样的“高光时刻”,对于建校历史并不厚重的安康市初级中学来说,并不是第一次。省市“立德树人优秀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质量优秀单位”等等。学校大门内侧的荣誉墙上,50余块闪亮的奖牌凝结着安康市初级中学近年来创新求变的荣光与华彩。

而在此之前,安康市初级中学一度因生源质量不高、师生配比不足、办学环境较为复杂的“先天不足”在困境中徘徊。近些年来,学校坚定了一个认识,必须拿出破局纾困的勇气,方能赢得高质量的发展。因此,改革和创新,如托起学校发展的“左膀”和“右臂”使其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走进安康市初中,一种异样的精彩正在源源不断地呈现。

德育革新,培育核心素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6时20分 ,学生们陆续来到了学校门口,按照地面上的引导线,彼此之间自觉拉开1米距离,没有推搡也没有“一窝蜂”,主动有序地接受门口保安的体温监测,并在测量完后微笑着说声谢谢或点头致敬。进入校内,对迎接他们的老师们主动说声“老师好”……

这是今年4月7日,安康市初级中学初三学生开学的场景。据统计,当天没有一个学生迟到,也没有一个学生请假。

副校长史洪芳对记者说:“因为疫情导致假期延长,还真怕孩子们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其实史校长的担心并不多余。作为一个有着近30年教龄的老教师来说,她见证了市初中在发展中的跌宕起伏,她也清楚地记着,脱胎于解放路中学的市初中曾一度给人们的印象是:生源素质低、习惯差,学习氛围不好,打架斗殴甚至早恋抽烟都是这些学生身上的标签。

对于老百姓和社会关注来说,这一标签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造成,这样的印象总会使学校陷入一种“口碑差——生源差——口碑更差”的恶性循环。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市初中的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教育不能做急功近利的事情,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的本领至关重要,而最根本的抓手就是以核心素养养成为中心的德育教育。

而这一点也恰好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成长提出的要求高度契合: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如何扣好扣子?市初中从初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开始。记者从一份《入学教育工作方案》中看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整个方案既有宏观主题设计,又有微观具体抓手。内容涉及军训、核心价值观教育、安全法制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采取邀请校外德育专家、校内资深老师、成功校友励志讲座和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核心素养养成教育。

如果说“入学第一课”是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正确的“三观”,那么后来的系列德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好习惯、好行为成为根植于每个孩子心灵深处的一种行为自觉。

我们看到,学校坚持“德育主题化,主题序列化,序列活动化”德育工作思路,在以团队活动及课外实践为载体,以内化学生文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切入点的前提下,对学生分学段、分学期确定德育目标和重点内容,形成序列化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初一开设《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系列,初二开设《感恩励志教育》系列,初三开设《理想信念教育》系列。这种精细化、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段得到不同的收获。

除此之外,学校每学年还定期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汉江捡拾垃圾”“学雷锋读书会”“关爱老人”志愿服务、“缅怀革命先烈”徒步牛蹄岭战斗遗址、“爱粮节粮”主题实践教育、“车让人·人守规”文明劝导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通过网络组织广大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一方面自觉居家隔离参加线上学习,一方面用手中的笔书写青春感言致敬抗疫英雄,以自觉行动接受时代的考验和检阅。

事实证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也取得了良好实效。

学生朱棉辉参加完“保护母亲河”活动后,在自己的作文中写道:“保护汉江”绝非只是一种口号,它还是每个安康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该将它植根心中、化为信仰,用坚守信仰的意志守护安康的碧水蓝天。 学生家长王家喜在孩子参加完学校“入学第一课”后,给学校写来感谢信:“这段时间,当我在校门口看到老师和教官们顶着烈日给学生上的一系列课以及回家后看到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后,我非常感动。相比学校,做父母的我们做得还很不够。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负责也颠覆了我之前对解放路中学的认知,这才是真正的市初中,是新的市初中。”

2015届毕业生王倍去年考入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他回母校跟学弟学妹们交流时说:“正是得益于当年在市初中打下的学习基础和养成的良好习惯,我才有机会踏进自己理想的大学。”

市初中党总支副书记陈卓说:“以前,我们的德育教育主要是讲各种大道理和故事,这种灌输式的说教过于抽象和生硬,学生们不易接受,也理解不了其中的精髓。如今,我们的德育教育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多样,在课堂上、在书本里、在游戏中、在课外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成为主角,成为真正的收获者,我们德育工作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质量攀升,推进教研教改——让每个老师都能在育人成长中实现自身价值

建校于1975年的安康市初级中学,因为历史遗留和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等种种原因,45年来几经更名,从“安康县解放路中学”到“安康市第九中学”,从“汉滨区第九中学”到“安康中学初中部”,直到2008年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安康市初级中学”。学校发展和师生也几经风雨沧桑与传承替接,然而学校的办学初衷和理念始终未改,那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奠什么基,如何奠基?学校高级教师、曾经负责学校教研工作的副校长张学超认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就是要为他们未来发展奠定知识之基、能力之基、品德之基、习惯之基和兴趣之基。这些品德、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的培养一定来自于学生在校的每一节课,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通过每一节课的学习,学得知识与能力,习得品德与习惯,培养兴趣与爱好。这才是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办学理念落小落细的根本所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和认识,“高效课堂”在市初中应运而生。

采访中,记者在正上语文课的初二5班看到,全班学生被分成11个小组,围坐成一圈,每个学生面前都有一张桌牌,上面标着组长、副组长、纪律组长等“职务”,同时,桌子中间还摆放着组训、组规和组歌的牌子。每个学生手上拿有一张当堂学习课文《背影》导学案,上面明确提示着本课的学习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语文老师王远会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并未一直讲授,只在学生按照导学案自学过程中进行指点和补充。

而在另一个班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被分成了12个小组,跟享受知识百家宴一样,学生围成了4个长条。上课方式也和语文不一样,以学生在讲台上讲解和推理为主,如果台上同学说的不对的地方,先由台下学生指出来进行讨论补充,然后由老师进行点拨更正。

担任多年教研组长的刘煜老师说,“高效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改变以往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被动听讲的状态,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结合学生的特长、爱好、性格和习惯等特点给予相应“职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在为他人服务中看到自身的优点,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树立自信。

然而,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目标的“课堂改革”,在2013年刚开始实行时,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或者质疑态度。如今,它的效应不断显现,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收获较大。

初二语文老师王功安在他50岁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班上一位上课经常睡觉的孩子一夜间删了自己所有的游戏,上交了平板电脑,还告诉老师,不仅要好好学习,羽毛球还一定要打败老师。

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这根本算不上什么礼物,然而对一名老师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有一天,自己所带的学生突然间长大了、懂事了。

王功安说:“当我看到这名学生的转变时,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所养的花开始打苞了,那一定是最大的惊喜。”

和王功安一样收获惊喜的还有2019届毕业生刘岩,原本在汉滨区一所初中上学的他,当年因为英语成绩只有58分而落榜心仪的学校,第二年他抱着灰色的心情来到安康市初级中学进行复读,一年后,他以英语单科116.8分总分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安康中学。

当年给刘岩带过英语课的颜显宝老师说:“每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都没有固定的模板,作为老师就是要给学生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地,再以此选择耕耘方式,进行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

人无精神不立,师无精神不强。记者了解到,为了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除了推行“高效课堂”外,市初中还严抓教师队伍建设,以专题培训、师徒结对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以“推门听课”、师德考核、学生评价等方式对老师进行考核,并将教师履职考核与绩效工资考核挂钩,调动老师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教研教改和全体师生的努力下,近年来,市初中的教学质量连年攀升。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优质生源仅有15.4%的基础上,2019年中考升入安康中学、汉滨高中等全市重点高中的学生达308人,占比34.2%;普高升学582人,占比64.7%。

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不断提升,喻蓉、刘煜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张志宏获得“陕西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张秀珍获得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张珺获得“陕西省德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张学超等6人进入省市级“学科带头人”行列,张秀珍等34人获得“省、市级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伴随师资力量的提升,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老师从建校时的十几人增加到现在200人,学生从建校时的240人已经攀升至现在的2997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第五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陕西省示范初中”“陕西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管理升级,注重家校沟通——让每个家庭都有更多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对于孩子而言,学校和家庭从古至今都是一体的,如果一方缺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不全面的。

正是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市初中把家校沟通始终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每学期都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家长学校”等活动,对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宣传目前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形势,邀请家长走进学校,与校领导以及老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校发展以及孩子在校表现情况。

“说真心话,起初选择让孩子在市初中读书,是因为离家近,但孩子在学校能否舒心地完成初中学业,其实心里是没底的,但两个周的学习之后我就放心了。”刚刚获得 “全市优秀家长”的王天群对记者说道。

王天群的孩子党信晨目前是市初中初二(9)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王天群说自从儿子进入市初中后,她经常会收到老师发来儿子在校的综合表现和学习情况,也会收到建议家长注意的事项。这种沟通让她能够及时掌握孩子在校情况也便于在家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儿子在家上网课,我就陪在边上,老师对孩子们上课期间的认真负责和课后对孩子的耐心回访让我异常感动,现在觉得当初选择市初中的做法非常明智。”

历史教师关红梅对家校沟通的重要性理解更深,她说:“老师和家长是平等的个体,老师不能一味的指责家长,家长也不能动不动就抱怨老师。我们必须对于各自的角色有清楚的定位,如果没有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对方做任何事情都可能遭到无视甚至是抱怨。”

记者得知,只要在没有课的时候,关红梅都会开着手机,而且她会把自己的课程表发到家长群,并告知家长,在没课的时间可以随时和她交流孩子的问题。

同时,关红梅对待学生还有自己的一套心得,那就是在班上讲“大话”,在私下讲“小话”——在课堂上讲理论讲知识,在课下讲感情。而这种感情就是用发自内心的爱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让他们都成为自己的发光体。

在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联勤保障部队方阵中有一个叫李仁斌的小伙子,很多人也许都知道他是安康人,但不知道的是,他曾经就是市初中关红梅老师班上的学生。

关红梅说,当时在班上,李仁斌学习成绩并不算好,但他勤奋、热心、仗义,对班集体的事情很上心。于是,她就有意让李仁斌经常在班上集体活动中担任召集人和主持人。时间久了,李仁斌不仅没有了学习不好的自卑,而且做事更加游刃有余了。如今李仁斌虽然已经是国家联勤保障部队的一名公职人员,但他对当年培育她的关老师始终铭记在心,时常给关红梅发来问候信息。

而其实不止是李仁斌,但凡关红梅带过的学生,大都亲切地喊她“关妈”或者“黑妈”(皮肤较黑)。关红梅也因受学生爱戴被评为第一届“安康好人”、第四届市级“道德模范”和市级“师德模范”。

如果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那么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则是学校的荣光。几天的采访中,记者能明显感受到,在市初中像关红梅一样用真情和真心对待学生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不仅教学生知识,还教学生做人;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成长,也关注家长对孩子的影响。

为此,很多家长感慨:“把孩子放在市初中,很放心。”

而让家长放心的不仅仅是老师的认真负责。近年来,市初中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力争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学生体育锻炼少、体质弱和近视率较高的实际,坚持抓好“两操两课”,即:早操、眼保健操,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学生近三年体质健康测试和视力不良率检测均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市初中大力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升办学环境。近三年,学校学生“七率”即:操行合格率、理化生实验操作平均合格率、计算机合格率、体育合格率、音乐合格率、美术合格率 、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全部达标。依托安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优质资源,开设了机器人、书画、手工制作等17个社团,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省市举行的相关竞赛展演活动中,市初中屡屡获奖。分管活动中心和后勤工作的副校长杨运显每每谈到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时,感慨之心、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此外,本着“德育为首 安全第一”的安全观,学校将保安人员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现在的7人,不定期地对学校的电路、水管、教学设施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为学生创设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每一个家长和孩子都能安心。

如今,置身于市初中校园,操场上奔跑的身影、课堂上琅琅的书声、教学楼上题写的标语、宣传栏里的文字、广播里的音乐乃至楼梯道上的励志口号,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在这所初级中学所释放出来的蓬勃力量和勃勃生机。

行路难,上下同欲者胜。党总支书记、校长张珺说:“安康市初级中学也许没有岁月留痕的沧桑沉淀,没有百年老校的历史积蕴,也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甚至我们还有着老师资源不足、优质生源较弱、社会认知度不高等种种困惑。但我们却有一个团结拼搏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更有一颗颗善于创新和挑战困难的心。因此,在追求蜕变发展的路上,我们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既立足当下,也放眼未来,我们有信心同心戮力把市初中打造成更多孩子梦想起飞的舞台。”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