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近现代西方哲学的范畴,我们可以讲《齐物论》阐述的是庄子哲学的本体论,而《逍遥游》是认识论。

《逍遥游》通篇其实谈的都是人的认识,指出常人的根本性的认知误区。我们可以认为,在《逍遥游》中,庄子实际上指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论命题:不存在绝对的认知对象,所有的认知实际上都仅仅是相对于具体的认知主体(个体)而成立的认知。

而只有从执著的种种世俗性的绝对认知观念中解放出来,人才有可能走向逍遥也即解脱。

而这又不免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么是不是一切都是相对的?并非如此。正如老子谈到“玄同”,庄子在《齐物论》里也要论证在相对的、纷杂的一切众物的另一面,“齐物”的一面。

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这其实是“多”与“一”的关系,是别相与共相的关系。当然,其实不止西方哲学,佛教经典中也使用“别相”与“共相”的术语,因为后来又被借用来转译西方经典,使得我们许多人错觉这些问题似乎只是西方人提出来的,其实并不是。

“共相”问题在西方哲学体系中,到目前为止,依然还是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神秘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儒释道中,“共相”并不神秘,当然理解起来的确还是相当不容易。从佛教来讲,是万法的共同本性,从空宗来讲,叫做“真空”,从有宗而言叫做“妙有”。于儒家而言,就是宋明理学通过对孔子作传的《周易》的注释与阐发,提出的“理气”本体。老庄来讲,就是老子的“玄同”,老子没有展开论证,庄子就用《齐物论》来论证其存在性。

庄子这论证是非常严谨的,只是非常艰涩。这种艰涩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古奥所造成,更是其幽微的逻辑结构所造成的挑战。

《庄子》古来就素称难读,虽然感兴趣者始终众多。原因是他讲了许多寓言,分别读起来,故事都非常有趣,寓意也可海阔天空各自发挥,然而全篇联结起来读懂就相当困难了。这种困难的要害,不能否认就是它内在的深奥逻辑!

许多人说首篇《逍遥游》困难,实际上与《齐物论》相比,它太简单了。

不过,我们也可以尝试用佛教的哲学术语来异常简单地概括《齐物论》,其实它谈的就是所谓“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禅宗问题。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佛教传入中国后能够立足且发扬光大,然后有禅宗的出现。说白了,禅宗的味道,早在先秦时代的道与儒中,就已经开始炖起来了!

也同样就不难理解佛教在印度的逐步消亡,因为实际上佛教与印度教本质上太大异其趣了,它的归宿确实是只能来到中国,找到儒、道这两个有共鸣的兄弟,虽然时不时地还要吵一番,辩一番。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