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炎帝八世榆罔氏的邦邑之地和“祭祀之社”,是古榆州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名字由此而来——榆社。
5月29日,“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进行到第五站,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团来到历史悠久的榆社。
榆社是炎帝文明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浊漳河北源发源榆社、纵贯县境,孕育了这里久远的上古文明。早在1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榆社就有人类活动。榆社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瑞芬表示,榆社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地方,这里有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地质地貌资源、文物古迹资源和民俗民风资源。经过多年的挖掘打造,已基本形成了化石之乡、古建之乡、休闲乐园、革命老区、帝王故里、佛教殿堂、生态厨房七张文化名片。接下来,榆社将从中选择,着力打造“化石之乡”“古建之乡”“世界的云簇湖”三张文化新名片,从远古文化、技艺传承、绿色生态三方面呈现榆社文化底蕴,让从远古走来的榆社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以文化之势助力榆社“跑起来”山西晚报:榆社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比如土滩秧歌、阿胶制作工艺、九曲黄河灯阵、古建彩绘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上百种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人们知道的并不多,为什么?
郝瑞芬:榆社人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干但内敛。一直以来,榆社都不太善于表达,许多好东西还没能宣传出去,所以这里特别需要人们的发现。榆社这几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资源的推介、历史人文价值的挖掘等工作,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发展之路,我们希望能以文化之势助力榆社“跑起来”,以文化境,实现嬗变蝶变。
山西晚报:因为有着厚重历史,榆社不乏文化名片。
郝瑞芬:是啊,我们有七张文化名片。一是革命老区文化名片。抗战时的榆社,是太行山上著名的“出兵、出粮、出干部、出经验”的模范县,现有革命遗址28处。二是帝王故里文化名片。榆社是炎帝八世孙榆罔氏建立的榆州国的中心,商朝时榆社是商纣王叔父、太师箕子的采邑箕城,西晋末期后赵皇帝石勒是榆社人。三是佛教殿堂文化名片。榆社的佛教始于东汉末年,兴于十六国的后赵,即石勒称帝后。此时的榆社是“山山有庙,村村有佛”,其中佛像石刻文化最为著名。四是生态厨房文化名片。榆社生态资源禀赋良好,孕育了笨鸡蛋、手工醋、小米、蜂蜜、小麻油、核桃等绿色天然原生态的农特产品,更有榆社阿胶这一山西传统名产。
今年以来,榆社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蓝佛安云簇湖调研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榆社实际,决定主推三张文化新名片:一是远古与现代交汇融合的“化石之乡”文化新名片,二是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的“古建之乡”文化新名片,三是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的云簇湖”文化新名片,即之前七张文化名片中的化石之乡、古建之乡和休闲乐园。
塑造蕴含历史、彰显风貌的新名片山西晚报:榆社是著名的“化石之乡”,已享誉中外,如何能成为新名片?
郝瑞芬:是,榆社化石闻名世界,榆社全境都是“全国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但也正因为此,我们可以依托“化石之乡”这张文化名片来守正创新。比如国家二级博物馆“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就不单单是展示化石的地方,它还有地质遗迹、石刻造像、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等展厅,综合性强,是科普、研学、学习的教育基地。接下来,我们还会去天津自然博物馆取经,开设榆社化石论坛,进行科普交流;我们还将通过博物馆展示、VR数字技术复原、化石文创产品等形式,让古老的化石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打造远古与现代交汇融合的“化石之乡”文化新名片。
山西晚报:让古老的东西焕发新光彩,讲出新故事,让“古建之乡”成为新名片也是这个思路?
郝瑞芬:准确地说,是让榆社古建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榆社佛教文化的兴盛,衍生出榆社古建彩绘艺术的繁荣,深植了古建彩绘传统技艺根脉,使得榆社古建历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古建工匠通过口耳相传,让这项技艺传承绵延,也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榆社曾有土木建筑、油饰彩画、石木雕刻、泥胎彩塑、壁画、砖画、工程设计等100多支建筑专业队几千余名从业人员,园林古建工程建设从省内做到国外,赢得各方赞誉。去年,榆社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整合资源,成立“山西榆社古建集团”,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继承保护特色文化产业,让榆社古建抱团打品牌,擦亮榆社“古建之乡”文化新名片。
山西晚报:古建如何做新?怎样能成为文化新名片?
郝瑞芬:我们将从加强古建技艺保护传承、丰富古建文化产品供给、建设古建一站式产业园区、打造高端古建文化品牌、形成全链条全产业格局五个方面来打造这张新名片。目前,榆社县职业中学已开设古建专业班,为产业发展和技艺传承储备后备人才。我们还会建立“泥皮壁画”文创工作室,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将其打造成像唐卡一样的艺术品,推向国际国内市场。“榆社古建彩绘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开始,我们积极开展国家级非遗的申报工作,同时还将申报“榆社古建”省级劳务品牌,塑造出蕴含历史积淀、彰显榆社风貌气质的新名片,在“山西榆社古建集团”的带动下,榆社古建将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出海、共同发展,让榆社古建文化新名片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贡献榆社样板山西晚报:在榆社,经济与人文做到了合力共兴,那在文旅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目标?
郝瑞芬:绿色生态是榆社最鲜明的标识,将生态文化做大做强也是榆社文旅发展的方向。今年,榆社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立足于世界的云簇湖,以云簇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为基础,高起点编制规划,超高端引进业态”的总体思路,开启了云簇湖景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全面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征程。下一步,榆社将全面打造环云簇湖文旅康养产业圈,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贡献榆社样板,全面提升云簇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世界的云簇湖”榆社文化新名片。
山西晚报:古老的榆社正在展现新姿态。
郝瑞芬:是的,挖掘利用榆社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将其弘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今后,我们一方面要深化文旅融合,重视乡土文化传承,推动历史文化的振兴,依托榆社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人文积淀,统筹集成文化旅游资源,让历史人文资源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将以文化人,用文化的激发力、导向力、沟通力助力榆社,做深做厚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用文化的超强传播力、感染力、号召力,让更多的人发现亘古常新的榆社。榆社,期待您的到来!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历史沿革榆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活动。
公元前3000年前后,曾是炎帝八世孙榆罔所建的邦邑。商代为纣王叔父箕子的采邑。周朝分冀为幽、并二州,属并州。春秋为晋国之领地。战国时先后为韩、赵所有。
秦统一全国后,隶属上党郡。西汉时属涅氏县;东汉归涅县,属并州。西晋时初属上党郡,后涅县分置武乡县,治所榆社城(今社城村);东晋时为邑人石勒所建、后赵所辖,属武乡郡,为武乡县,以后州郡归属几经变化。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榆社县,治所为今县城,属韩州,后属太原郡。
唐先后属并州、韩州、辽州、箕州、仪州。五代十国时,先后辖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属河东道辽州,宋沿之。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废辽州,降榆社为镇,入武乡县。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辽州,榆社以镇往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榆社县,属辽州。靖康后,归金领属,属河东南路辽州。
元代属平阳路辽州。明代属辽州。清代隶属冀南道辽州。
民国元年(1912年)裁辽州,直属山西省军政府。民国16年(1927年)山西废道,直辖于山西省督军府。
抗日战争时期划归冀太联办太行区第二办事处。同年9月,划入太行第三专区。
1945年12月,榆社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太行行署二专区。
1949年5月,归太行行署左权专区,8月归榆次专区。
1958年11月,并入武乡县,归长治专员公署。
1959年7月,恢复榆社县,归晋中专员公署。
1969年9月,成立榆社县革命委员会,属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复称榆社县人民政府,属晋中地区行政公署。
1999年9月,属山西省晋中市。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