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清晨,龙达沟爆发的特大泥石流最终将岷江电解锰厂尾矿库挡渣坝冲出一个缺口,锰矿废渣被冲入涪江,造成了200多公里流域的污染。上万方土石的泥石流在当地地质灾害史上并无记载,但一份项目动工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却显示,县水利局曾提示过,龙达沟是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沟,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可能堵塞泄水隧道,造成环境安全事件。
涪江将继续流经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三台县、射洪县、遂宁市等区域。绵阳市环保局监察队支队长江学清在7月21日下午就赶到了平武县进行取样。“因为涪江在平武段有两条支流汇入,起到了稀释作用,所以当时并没有检测到污染物质,直到7月26日污染物随水体移动到平武与江油交界处的武都水库库区,随涪江水量减少,锰作为重金属元素在库底逐步沉淀积累,才被检测出来。”江学清告诉本刊记者。因此绵阳市政府在7月26日才发布了公告,通知市民不要将自来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有些滞后。江油市则在7月25日关闭了取水于涪江的第二自来水厂。对于小河乡和平武县来说,那里的人们生活用水取自山泉水而非涪江水,所以此次污染中没有受到影响。随着涪江的自然流排,污染物质会沉淀、稀释和消解,并不需要人工干预。
在泥石流停止后,小河乡政府立刻对下游4个村庄的受灾情况进行了统计,结论是造成90户群众共计100多亩土地及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两户农户的5间房屋被冲毁,但无人员伤亡。这个统计结果遗漏了在此次灾害中丧生的丰岩村平山队村民彭昌金。22日,他的尸体在涪江岸边被发现。泥石流发生时,他也在挡水坝附近,那里有一个锰矿开采的坑口。一位村民告诉本刊记者,在这个矿上工作的矿工去年还有十几人,今年只剩下5人左右,因为该矿基本已经开采干净。“坑口的附近有工人们居住的工棚,但是那天没开工,其他几位矿工都回村了。彭昌金在那里养了几只小鸡,说还要喂鸡,便留了下来。”
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预料之中或之外?
这家电解锰厂的建造背景十分特殊,之所以叫做岷江电解锰厂,是因为它原本位于汶川县漩口镇白花乡,处于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紫坪铺水库”库区内,是紫水工程的淹没搬迁企业。阿坝州政府组织专家经过论证,决定将厂子搬到小河乡。2003年,企业在重新建厂的同时,进行了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改制,现任经理谢才坤通过了当时的公开招拍,成为这家民营企业最大的股东。将厂设在这里,很关键的原因是这里的锰矿储量。厂子有一片占地12平方公里的自有矿山,矿区现有锰矿资源量共约455万吨,其中控制的资源量76万吨,推断的资源量379万吨,属中型矿床规模。
2003年,迁建的电解锰厂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四川省环保局的评审,接着又在2007年通过了环保局的竣工验收。但在锰厂正式投入生产后,县环保局却在检查中发现了问题。“主要是那里锰矿渣堆放的情况。”张永魁告诉本刊记者。资料显示,厂区旧有渣场没有按照《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进行建设,渣场没有拦渣坝,库容远不能达到设计容量,并且渣场没有截洪、防渗及坝外渗滤液收集措施。因此,厂里决定再新建一处锰渣堆放厂,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电解锰厂污染现状,保护松潘县的生态环境。对于旧渣场的处理,谢才坤告诉本刊记者,已经用混凝土做了防渗,并将尾矿渣整体填埋,在上方修建员工的新宿舍楼。在建楼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地基沉降,要将2~3米的矿渣换掉,用沙加石来代替。这部分矿渣就堆入了新建好的位于两山之间谷地中的渣场。新渣场3万立方米废渣中,大部分都来自于老渣场,而不是后来的生产环节。“在冬天的枯水期,厂子里都会停电停产。并且今年在进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没有怎么生产。”
既然是新项目,就要完成两个重要的报告。一份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另外一份仍然是《环境影响报告书》。锰厂委托了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探局的专家来做地质评估。该局的专业总工程师董则军告诉本刊记者,评估涉及两部分,包括建设项目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哪些影响以及建设项目会遭受哪些地质灾害的影响。“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建设过程中和将来完工后引起周围的崩塌和滑坡。我们当时认为如果有预防手段,这些就可以避免。从这次事故的现场来看,在泄水隧道、挡沙坝、挡水坝和尾矿填埋厂周边都没有发生这样的灾害。”
“至于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在报告里根本没有提及泥石流的威胁。报告里只有这样一句话,就是该沟(龙达沟)在有记载以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历史灾害。”董则军说。松潘县国土局局长王智恩对本刊记者解释:“沟里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泥石流灾害,而是这种灾害没有记录。”按照董则军的说法,认定为泥石流灾害,就需要有专家明确在泥石流发生过的地方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以及危险区。认定的前提是有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才会去上报,再请专家来认定。没有人受到影响,泥石流发生后,也就很难会有记录。王智恩介绍说,在松潘县范围内,每年发生泥石流的数量是20~30起,主要集中在小河乡和白羊乡的范围内。但他同时强调,这是一个估计数字,“因为没有上报的记录”。董则军也说,没有明确记录的地质灾害,是很难写进评估报告的,“写进去就意味着建设单位需要投入成本来治理”。
7月21日清晨,龙达沟爆发的特大泥石流最终将岷江电解锰厂尾矿库挡渣坝冲出一个缺口,锰矿废渣被冲入涪江,造成了200多公里流域的污染。上万方土石的泥石流在当地地质灾害史上并无记载,但一份项目动工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却显示,县水利局曾提示过,龙达沟是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沟,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可能堵塞泄水隧道,造成环境安全事件。
7月26日,绵阳的商场连夜为市民供应瓶装水
不宁静的夜
7月20日晚,雨很大。这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的小河乡并不稀奇。每年4月到8月,就是这里的雨季。位于小河乡丰岩村两座青山谷地里的岷江电解锰厂尾矿渣场,更是经常遭遇地形雨,也就是一种冷空气遇坡抬升后形成的降雨。有时候渣场那里已经暴雨如注,而相隔6公里的乡政府所在地却一个雨点都没掉。只是那天渣场的雨大得有些吓人。“两个人相隔20厘米,都听不到对方说什么。”一位职工向本刊记者这样描述。
刘应发是当天晚上在渣场拦水坝附近值班的汛情监测员。拦水坝前有两条河沟,分别是从山上下来的龙达沟和倒河沟。平常,沟里流淌的只是碗口粗细的两股清澈的溪流,雨季时候,也只不过是变成脸盆口那样粗细。拦水坝将河沟里的水挡住,让水进入侧面的泄水隧道一直流到山下。由拦水坝再往下坡大概800米的位置,是堆放锰矿废渣的尾矿库。拦水坝的作用就是防止矿渣遭到沟里洪水的侵袭。进入雨季后,每晚都有像刘兴发那样的工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沟里流过来的水,看是否快要超过挡水坝警戒线的高度。
“7点多的时候,我听到了巨大而沉闷的响声,以为是地震,可房屋并没有晃动。”刘应发向本刊记者回忆。他跑出门,往挡水坝方向望去,看到山顶喷出十几米高的泥石流,正顺着两条河沟倾泻而下,逼近挡水坝。“我沿着水坝侧面的土路就一路往山下跑,泥石流好像就在身后追我。一边跑,我一边招呼沿途住着的工人和我一起到地势高的地方。”所幸的是泥石流只是顺着拦水坝所在的谷地一路流下来。它首先堵塞了泄水隧道的洞口,继而漫过挡水坝,冲向尾矿库,最后停在了尾矿库后端挡渣坝的地方。由此,工人们逃生的土路和沿路的平房没有被泥石流淹没。电解锰厂的经理谢才坤在接到刘应发打来的电话后,在一块高地上找到了他,发现他“脸色仍然发白,瘫在地上,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小河乡党委副书记余贵斌在8点10分左右,得到了矿上报告。“他们说泄水隧道被泥石流堵住了。”余贵斌告诉本刊记者,常去锰厂视察的他,立刻明白了这后果,“泄水隧道堵住,泥石流就无法通过隧道向外排泄,必然会走谷地。尾矿库在那里,挡渣坝在泥石流的压力下将面临溃坝的危险。”距离挡渣坝1000多米的地方,是一片平坦宽阔的玉米地,再往前则是奔腾的涪江。“泥石流一旦冲破挡渣坝的阻挡,蔓延到涪江,住在江边的村民就会受影响。同时,电解锰废渣进入水体,将会污染下游的水质。”余贵斌做出的决定是,通知小河乡在涪江下游4个村庄——丰岩村、榨房村、李家村、木瓜村——的村干部,让他们挨家挨户告知住在江边地势低洼地带的人转移到山上。“9点多钟,我们又联系了下游与小河乡相邻的绵阳市平武县水晶镇,也是告诉他们两点,一是要及时转移群众,二是要留意水体污染。”本刊记者在丰岩村走访当时转移的群众。他们都反映,自1976年松潘、平武县7.2级地震后,只有这次事件才紧急到需要从家中撤走。“当时还有村民不能理解,觉得这是小题大做,河水应该涨得很慢。”余贵斌说。
松潘县环保局局长张永魁在7月21日凌晨2点30分被县应急办的电话叫醒,于5点多赶到了现场。“6点20分,我亲眼看到了泥石流将挡渣坝冲出了一个缺口。”张永魁告诉本刊记者。约6000多立方米的紫红色的电解锰废渣,和上万立方米的泥石流混在一起,一路淹没了玉米地,一直到达了涪江边。巨大的力量将由北向南流淌的涪江江水向东侧挤压,迫使江水改变了河道。本刊记者看到,原本和东岸松潘—平武公路还有距离的涪江现在正在不断冲刷着公路的路基,公路的一段出现了下陷。泥石流还形成了短暂的堰塞湖,后来自然消解掉,从江边的植物还可以看出堰塞湖水浸泡过的痕迹。湖水水面大约比现在的江面升高5米。
在涪江边的河床上,残留的紫红色锰矿废渣亟待清理
张永魁说他当时就知道涪江水肯定受到了污染,“但是我们县环保局没有对河水的检测能力”。通常情况下,县环保局对涪江水半年做一次取样,然后送到阿坝州首府马尔康去做检测,保证涪江源头水达到二类水质。“我们现场只能简单地用pH试纸来做估计,试纸结果是7.03。对人体有害的氨氮在试纸上是呈碱性,锰则检测不出来。7.03的结果只能说明河水存在污染,但是不严重。”由于一部分泥石流冲到平松公路上造成了堵塞,水样在22日才送出,23日检测结果出来,证明氨氮和锰超标。
7月21日清晨,龙达沟爆发的特大泥石流最终将岷江电解锰厂尾矿库挡渣坝冲出一个缺口,锰矿废渣被冲入涪江,造成了200多公里流域的污染。上万方土石的泥石流在当地地质灾害史上并无记载,但一份项目动工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却显示,县水利局曾提示过,龙达沟是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沟,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可能堵塞泄水隧道,造成环境安全事件。
涪江将继续流经平武县、江油市、绵阳市、三台县、射洪县、遂宁市等区域。绵阳市环保局监察队支队长江学清在7月21日下午就赶到了平武县进行取样。“因为涪江在平武段有两条支流汇入,起到了稀释作用,所以当时并没有检测到污染物质,直到7月26日污染物随水体移动到平武与江油交界处的武都水库库区,随涪江水量减少,锰作为重金属元素在库底逐步沉淀积累,才被检测出来。”江学清告诉本刊记者。因此绵阳市政府在7月26日才发布了公告,通知市民不要将自来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有些滞后。江油市则在7月25日关闭了取水于涪江的第二自来水厂。对于小河乡和平武县来说,那里的人们生活用水取自山泉水而非涪江水,所以此次污染中没有受到影响。随着涪江的自然流排,污染物质会沉淀、稀释和消解,并不需要人工干预。
在泥石流停止后,小河乡政府立刻对下游4个村庄的受灾情况进行了统计,结论是造成90户群众共计100多亩土地及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两户农户的5间房屋被冲毁,但无人员伤亡。这个统计结果遗漏了在此次灾害中丧生的丰岩村平山队村民彭昌金。22日,他的尸体在涪江岸边被发现。泥石流发生时,他也在挡水坝附近,那里有一个锰矿开采的坑口。一位村民告诉本刊记者,在这个矿上工作的矿工去年还有十几人,今年只剩下5人左右,因为该矿基本已经开采干净。“坑口的附近有工人们居住的工棚,但是那天没开工,其他几位矿工都回村了。彭昌金在那里养了几只小鸡,说还要喂鸡,便留了下来。”
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预料之中或之外?
这家电解锰厂的建造背景十分特殊,之所以叫做岷江电解锰厂,是因为它原本位于汶川县漩口镇白花乡,处于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紫坪铺水库”库区内,是紫水工程的淹没搬迁企业。阿坝州政府组织专家经过论证,决定将厂子搬到小河乡。2003年,企业在重新建厂的同时,进行了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的改制,现任经理谢才坤通过了当时的公开招拍,成为这家民营企业最大的股东。将厂设在这里,很关键的原因是这里的锰矿储量。厂子有一片占地12平方公里的自有矿山,矿区现有锰矿资源量共约455万吨,其中控制的资源量76万吨,推断的资源量379万吨,属中型矿床规模。
2003年,迁建的电解锰厂完成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四川省环保局的评审,接着又在2007年通过了环保局的竣工验收。但在锰厂正式投入生产后,县环保局却在检查中发现了问题。“主要是那里锰矿渣堆放的情况。”张永魁告诉本刊记者。资料显示,厂区旧有渣场没有按照《电解金属锰企业行业准入条件》进行建设,渣场没有拦渣坝,库容远不能达到设计容量,并且渣场没有截洪、防渗及坝外渗滤液收集措施。因此,厂里决定再新建一处锰渣堆放厂,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电解锰厂污染现状,保护松潘县的生态环境。对于旧渣场的处理,谢才坤告诉本刊记者,已经用混凝土做了防渗,并将尾矿渣整体填埋,在上方修建员工的新宿舍楼。在建楼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地基沉降,要将2~3米的矿渣换掉,用沙加石来代替。这部分矿渣就堆入了新建好的位于两山之间谷地中的渣场。新渣场3万立方米废渣中,大部分都来自于老渣场,而不是后来的生产环节。“在冬天的枯水期,厂子里都会停电停产。并且今年在进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没有怎么生产。”
既然是新项目,就要完成两个重要的报告。一份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另外一份仍然是《环境影响报告书》。锰厂委托了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探局的专家来做地质评估。该局的专业总工程师董则军告诉本刊记者,评估涉及两部分,包括建设项目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哪些影响以及建设项目会遭受哪些地质灾害的影响。“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建设过程中和将来完工后引起周围的崩塌和滑坡。我们当时认为如果有预防手段,这些就可以避免。从这次事故的现场来看,在泄水隧道、挡沙坝、挡水坝和尾矿填埋厂周边都没有发生这样的灾害。”
“至于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在报告里根本没有提及泥石流的威胁。报告里只有这样一句话,就是该沟(龙达沟)在有记载以来,没有发生过大的历史灾害。”董则军说。松潘县国土局局长王智恩对本刊记者解释:“沟里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泥石流灾害,而是这种灾害没有记录。”按照董则军的说法,认定为泥石流灾害,就需要有专家明确在泥石流发生过的地方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以及危险区。认定的前提是有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才会去上报,再请专家来认定。没有人受到影响,泥石流发生后,也就很难会有记录。王智恩介绍说,在松潘县范围内,每年发生泥石流的数量是20~30起,主要集中在小河乡和白羊乡的范围内。但他同时强调,这是一个估计数字,“因为没有上报的记录”。董则军也说,没有明确记录的地质灾害,是很难写进评估报告的,“写进去就意味着建设单位需要投入成本来治理”。
7月21日清晨,龙达沟爆发的特大泥石流最终将岷江电解锰厂尾矿库挡渣坝冲出一个缺口,锰矿废渣被冲入涪江,造成了200多公里流域的污染。上万方土石的泥石流在当地地质灾害史上并无记载,但一份项目动工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却显示,县水利局曾提示过,龙达沟是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沟,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可能堵塞泄水隧道,造成环境安全事件。
渣场及泄水隧道的设计单位是四川省凡永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经理熊永堂告诉本刊记者,挡水坝和泄水隧道的设计标准是抵御500年一遇的洪水,也就是164立方米/秒的流量,但绝对没有考虑要面对泥石流。“整个操作的流程是,我们先出设计方案,他们才会拿这个方案去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如果评估出来,项目可能受到泥石流的威胁,我们就要再去修改设计。问题是,他们并没有提出泥石流的问题。”
本刊记者注意到,新渣场修建的结果,并不完全符合当初凡永公司的设计。这体现在,凡永的设计是两个挡渣坝围合成一个尾矿库,而现在的渣场只有一个挡渣坝。熊永堂向本刊记者解释:“原本的设计是靠下面的挡渣坝为浆砌石挡渣坝,靠上面的是干砌石挡渣坝。因为浆砌石挡渣坝断面大,地基承载力大,所以不能建得很高,只有在上面再建一座,才能和它共同形成一个尾矿库,容纳岷江电解锰厂6000万吨年生产量所产生的弃渣。而现在的石渣坝则地基承载力小,可以修建得高些,这样和地形的斜坡就能形成一个尾矿库,容纳废渣。从建造成本和容量两方面考虑,建设方提出修改方案。”但如果多一道挡渣坝,对这回的泥石流仍然不会有缓解作用,“它的作用只是挡渣,而不是挡水和泥石流。这种坝的性质是柔性重力式挡坝,每层都是80厘米厚的经过碾压的石渣。作为挡渣坝,它十分牢固”。
四川省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监测研究所出具的渣场及泄水隧道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则多次提到了泥石流。最关键一处是报告书的结论部分,它整体上认可了这个项目:“……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排放污染物能够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标准,对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明显。项目对外环境的环境风险影响可以接受,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切实可行。”但是它提到:“根据松潘县水利局《关于四川岷江电解锰厂龙达沟渣场及泄水道工程建设的批复》,龙达沟是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沟,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可能堵塞泄水隧道,造成环境安全事件。为此,本次环评要求建设方必须做安全评价,结论以安全评价的结论为准。”王智恩还是反复说明,龙达沟发生过若干次泥石流是肯定的,就像小河乡的很多山里都有这样的情况,关键还是,“国土资源局没有相关的上报记录,因此这只能看做一种笼统的表述,提醒建设方注意”。本刊记者并未查阅到建设方又继续做安全评价的资料。
“这次事件的性质已经确定了,是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引发的尾矿库坝体部分崩塌的次生灾害,根本无法预计。”谢才坤说。他特意大声强调了“百年不遇”。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大多数人,也都提到了渣场处于地震断裂带之上,1976年这里就是平松大地震的震中地区,汶川地震后,这里的地质环境就更加脆弱了。“在小河乡、黄龙乡和施加堡乡组成的小河片区,‘5·12’汶川地震后纳入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整体规划的、资金投入在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有9个,整个松潘县境内则有58个。”王志恩介绍说。然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完成于2007年9月,《环境影响报告书》完成于2008年3月,都是在地震发生之前。新渣场的项目是2008年8月开始建设的。在“5·12”地震之后,并没有人提出过要对发生变化的地质情况来做新一轮的检测。
村庄、锰矿与锰厂
2004年,电解锰厂的到来为小河乡的村民们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松潘县一直以来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其次为农业。小河乡的很多男性青壮年劳力,都会到黄龙景区“挑滑竿”,抬着游客上山下山来游览景色。“虽然辛苦得很,但是一个月的收入能有两三千块钱。”一位村民说。而2006年黄龙索道建成投入使用,滑竿师傅们一下就失业了。幸好电解锰厂吸纳了一部分劳动力。据谢才坤讲,厂里一共是500多名职工,其中本地人180名,其余的则是随厂子一起迁过来的原国有企业老职工。
丰岩村村民罗余康是这180名本地人中的佼佼者,他已经做到了本地人在厂子里的最高职位。他在电解车间工作,是洗槽组的组长。2004年,他从新疆打工归来探亲,发现锰厂正在招工,于是就应聘入厂。他告诉本刊记者,锰厂提供的就业机会仍非常有限。“男人都不愿意去那里做工,嫌一个月2000元的工资低,女人才会想方设法托关系进厂。”丰岩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有100多人,其中在锰厂工作的只有10人,还有20多人各承包了50亩左右的地来种植黄柏、杜仲和厚朴等“三木药材”。那剩下的人呢?罗余康回答说,他们都去采锰矿了。“可惜我是个近视眼,要不也能去挖矿。”身为组长,罗余康除了领取和组员一样的2000元工资外,只额外享受50元的补助,这才刚到采矿者月收入的一半。
7月21日清晨,龙达沟爆发的特大泥石流最终将岷江电解锰厂尾矿库挡渣坝冲出一个缺口,锰矿废渣被冲入涪江,造成了200多公里流域的污染。上万方土石的泥石流在当地地质灾害史上并无记载,但一份项目动工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却显示,县水利局曾提示过,龙达沟是著名的泥石流多发沟,一旦发生泥石流将可能堵塞泄水隧道,造成环境安全事件。
余贵斌说,锰矿厂所用的锰矿原料都来自平武县。“锰厂所在地有矿,但是企业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开采。长期挖矿会对地层有影响。作为我们这里的一个骨干企业,它不可能这样去做。”他只从三个方面说了电解锰厂选址在这里的原因,分别是地价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和交通方便。然而只要在附近村中稍微打听,就能知道锰矿厂几乎全部的原料都来自附近的矿山,一处矿位于一座叫做青奔流的山,矿主是丰岩村村长袁登贵;一处矿就是这次遇难村民彭昌金工作的地方,矿主就是锰厂经理谢才坤。青奔流那处矿的开采时间最早,在锰矿厂搬迁过来之前,就已经存在,在那里工作的矿工超过100人。还有一处矿在大平山,通往矿区的路已经修好,但还没有正式出矿。这位村民也告诉本刊记者,即使离爆发泥石流的龙达沟最近的那处矿,它和泥石流源头的位置也隔着一条山沟,“因此不太可能是采矿造成了地质恶化,进而容易发生泥石流”。
自从电解锰厂搬来这里,它一直都和村民以及当地政府相处和谐。对于政府而言,这是年销售收入近1亿元、年上缴税收1000多万元的纳税大户。对于村民来说,锰厂虽然提供的岗位有限,但是依附它而存在的锰矿开采,却是当地收入最高的行业。
尽管电解锰厂的旧渣场曾经出现过污染环境的问题,当地的村民说,他们却从未担心过。“这里的许多山沟都有清泉水,把管子接过去就行了。涪江的水几乎是不用的,无论是饮用水,还是一般的生活用水。因为一到雨季,水中泥沙翻滚,水质就很浑浊,只有冬季的时候,涪江水才呈现少有的清澈。”他们很关心最近几天污染源头治理的情况。在泥石流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做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清理冲到拦渣坝河床上的矿渣,二是抓紧修筑一道抵御泥石流的3号坝,三是不断填土堵住拦渣坝上的缺口。“我们毕竟仍希望锰厂继续开下去。它给村民带来的,还是利大于弊。”村民说。■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