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岳 三 中
——良乡中学曾用名(1949.01-1949.08)
——为良乡中学注入红色基因
——谨以此文献给良乡解放暨良乡中学获得新生72周年
良乡中学在建校七十五年的历史中,曾经短暂使用过北岳三中这个校名,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为什么要改用这个名字?又为什么说是北岳三中为良乡中学注入了红色基因?让我们从北岳三中说起。
北岳三中,三中好理解,就是第三中学。那北岳呢?这就要从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北岳三中的建立说起。
一、北岳三中的建立与功绩
1、北岳三中建立的时代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
仅仅在几个月之内,晋察冀三省的广大地区沦为日寇统治下的殖民地。
日寇所到之处,奸淫烧杀,扶植汉奸,建立伪政权,残酷镇压抗日力量,给华北(见图一)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图一
当华北战场处在十分危急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主力于1937年8月22日起,从陕北东渡黄河(见图二)进入山西境内,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敌后游击战争。
有一幅油画叫《东渡黄河》(见图三)真实再现了这一历史场面。
图二
图三
油画《东渡黄河》,反映的是1937年9月6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和任弼时、左权、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总部在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时的情景。
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见图四)。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成立,后改成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分局下设晋察冀边区、冀中和冀热察3个区党委。
1941年1月1日,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改成北岳区党委,其所领导的 “晋察冀区”改称为“北岳区”,辖区在北平、石家庄、太原和张家口4点连线之间。
北岳区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因为地处古代北岳恒山(见图五、六)一带而得名。
图四
图五
图六
经过八年的浴血抗战,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国民党却又发起了内战,中国又进入了解放战争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不断取得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这些解放区需要人才去接收和管理,这其中就包括对学校的接受和管理工作。
正是在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北岳区第三中学(简称北岳三中)诞生了。
2、北岳三中的建立过程
一九四七年春,周谟和易居二人受阜平行署的派遣,来到平西解放区(原平西抗日根据地,见图四)筹建北岳三中。
两人到平西后,先至专署(平西解放区的领导机关)所在地塔河村报到,专员是高振德。
塔河村以及后面即将提到的田寺和李家庄都位于现在的门头沟区境内。
由于北岳三中的地址、人事等一时还确定不下来,于是他们就根据专署的指示先到田寺去办学习班。
田寺学习班的负责人是赵亚平(高振德的爱人)。
学员有四、五十人,他们大都是当地的高小毕业或肄业,大都是土改中从各村抽调出来的青年干部。
田寺学习班是北岳三中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政策;学习的目的是为全国解放后培养、准备基层干部。
这期学习班办了半年多就结业了,学习期限不足一年,所以将这样的班叫“短中班”(也叫干训班)。
“短中班”的学生毕业后由专署面向全地区分配了,其中一部分学员参加了解放军南下。
一九四七年秋后,北岳三中又搬到了李家庄(见图七),继续筹建工作。
当时去李家庄的有校长赵亚平、教导主任王磊,教员谭久皋、高明远、孙俊卿、易居和周馍。
接着又招收了第二批学生。
第二批的学制原定为三年,为了与第一批区别开来,将这样的班叫“长中班”。
学生来源大致和第一批相同,人数较第一批多,一百余人,分甲乙两班。
“长中班”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政治、生物、音乐、体育等。
没有课本,教材由教师自选自编,学生抄笔记。
经费开支是供给制,政府发助学金,学校管吃、管住。
从一九四七年冬开始到一九四八年冬,第二批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多了。
恰恰就在一九四八年的冬天,良乡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
而这件大事就与我在副标题中所说的北岳三中为良乡中学注入红色基因有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七
3、北岳三中接收良中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华北解放区也在不断扩大。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宣告成立华北解放区,由原晋冀鲁豫边区与晋察冀边区合并组成,实际上合并成立华北解放区这件事早在1948年5月就开始了,到1948年年底,华北解放区共辖7个行政区和两个直辖市,其中之一就有北岳行政区。
北岳行政区由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各一部组成,因境内有北岳恒山得名,全区共辖5专员区,其中第三专区辖涞水、房山、宛平、良乡、怀来、涞涿、昌宛7县。(涞涿、昌宛为新设县,前者为原涞水、涿县各一部,后为原昌平、宛平各一部)。
1948年12月14日凌晨,华北军区第7纵队第20旅,在旅长刘秉彦的带领下,解放了房山县城。
良乡县城的守敌听说房山县城丢了,连夜弃城逃跑,所以良乡县城和房山县城一起回到了人民手中。1949年1月,北岳三中按照上级的指示,迁校出山,从李家庄来到良乡县城,接收良乡中学。
北岳三中的近百名师生,身穿灰色服装,头戴红色五角星,冒着纷飞的大雪,背着行李,在女校长赵亚平同志的率领下,徒步行军百余里,于傍晚前走进良乡中学。
在这近百名师生中,就有前文提到的王磊、谭久皋、高明远和易居。(另有包括孙俊卿在内的一部分北岳三中师生到房山去接收伪房山县中。)
北岳三中师生的到来为刚刚回到人民怀抱的良中注入了红色基因,带来了新生。
之所以这么说,这还要从良乡中学的建立说起。
二、良乡中学的建立与新生
1、良乡中学的建立
日寇在占据良乡期间,为了搞奴化教育,于一九四五年春,在良乡县城内开始筹建伪良乡中学,并冠以“河北省立”的大名。
第一批学生于一九四五年六月在良乡镇小招考。
七月发榜时,正式录取120人,备补30人。
九月份正式开学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宣布无条件投降了。校址在良乡城内罗府街路北29号,原“新民会”旧址内(见图八)。
报到时,学生不足一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余名是女生,编为一个男生班,一个男女生混合班。
教师和勤杂人员共十余人。
开学典礼时,国民党在良乡的“党政委员”全部出席,县长裴洪远在会上要求学生“继承和发扬三民主义……”当时,学校开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外语、修身等科目。
图八
1946年校址迁到位于良乡城内东斜街北侧的孔庙内(见图九),学生们在大成殿(见图十)和后院操场北边的原看守所上课(见图十一)。
之后,又在泮池的西侧加盖了六间教室和一间传达室。
1947年良乡县长易人,由贾建民出任。
良乡中学也从此改名为“良乡县立良乡中学”。
为“弘扬政绩,兴教办学”,贾建民又在泮池东侧盖了六间教室,而且还特意为自己树了一块奠基的碑石。
这时,学校已发展到初中六个班,并开设了师范班。学生三百余人。
学校内不仅有校长室、教务处,还设立了由国民党良乡县党部直接控制的“训育处”。
开设的课程也多了。中学班除有数、理、化、语、外等科以外,还有国学(讲论语、孟子等)、党义(讲三民主义等)、童子军训练等为强化国民党反动统治服务的科目。
师范班除设文化课以外,还有教育概论、乡村教育和音乐等课程。
校内由国民党、三青团控制。
教师的上课受监视,常有“教导干事”在窗外偷听。
学生无言论自由,有“违纪”言行,训育处就传询,住校的那些男同学受到管制就更多些。
那时的良乡中学并不像一个正式的学校,祭孔在那里举行,选伪国大代表在那里吵闹,军统0760部队搞宣传在那里喊叫,连还乡团抬棺列队办“追悼会”都在那里嚎叫。
学生读书无目的,教师教书为挣钱,办学的董事们为捞油水……
总之,真不像个学校。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2、良乡中学的新生
1949年的旧历年(1月29日)和元宵节(2月12日)过后,良乡中学复课开学了,学校正式更名为北岳三中,校长由领导接收工作的赵亚平担任。
1949年3月,华北解放区行政区划调整,建立了察哈尔省等行政区划。
察哈尔省由原察哈尔省全部与河北省、山西省各一部组成。
察哈尔省人民政府现辖7个专员公署,其中之平西专署辖涞水、房山、宛平、良乡、怀来、涞涿、昌宛7个县政府。(涞涿为原涞水、涿县各一部新设县,昌宛为原昌平、宛平各一部新设县,怀来为原怀来县平绥路南部份。)
北岳三中由原隶属于华北解放区北岳行政区第三专区,转隶为华北解放区察哈尔省平西专署。
转隶并没有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在这片获得新生的校园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走上了新的征程。
那时候,无论校会、班会、团员大会、学生大会,还是课间休息,除了上课学习之外的所有时间,校园里的欢笑声此伏彼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和《你是灯塔》等许多歌曲,脍炙人口,同学们百唱不厌。
随着北岳三中师生的到来和新生的不断增加,孔庙显得有些局促,与孔庙南门隔东斜街相望的原国民党县党部被划归良中,人们开始习惯地称之为南院(见图十二),把孔庙称作北院。
北院主要是校部和教学区,南院作为生活区,有男生宿舍,食堂、猪圈、豆腐坊,后来又修了操场。
刚刚的解放的良乡百废待兴,全校师生以“抗大”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校园建设高潮。
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砌院墙、修甬路、种花木、掏厕所、搞卫生、修操场等一系列建校和为生活服务的劳动,还在西门里城隍庙后身开了六十亩地的菜园,由学生分班负责种菜。
学校还组织学生养猪、磨豆腐,有时还分班轮流由伙食委员带领同学去为食堂买粮运煤……
学生们不怕脏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思想上增强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缩小了“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差距。
当他们在自己修建的操场上运动、喝着自己磨制的豆浆,吃着自己生产的蔬菜和肉食,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充满幸福和自豪,在不知不觉地升腾起了保卫祖国、建设新中国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图十二
学校建立了党总支委员会,赵亚平同志任党总支书记,下边分设教师支部和各年级学生支部。
学校在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开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工作,加快了学校改造和发展步伐。
学校党团组织通过政治课和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传达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安排关解放战争战绩的报告会和土地法大纲讲座,系统地讲授《人民公敌蒋介石》、《罪恶的四大家族》等材料。
新学校的课程设置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取消了内容反动的“公民修身课”和充满封建色彩的“国民课”,删掉了外语教材中崇洋媚外的课文,开设了时事政治课和哲学常识讲座,增设了劳动课;还专门为师范班举办了“老解放区教育概况的介绍”的系列报告。
最有吸引力的要属时事政治课。听了这些课,大家就如同从解放前的“只需读书,莫谈国事”的凝固的死气沉沉的黑暗小天地中走了出来,突然一下子视野开阔、大见光明、心地宽广了。
“世界是谁创造的”、“到底谁养活谁”、“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问题,都通过听课得到了较好的回答。
通过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知道了劳动创造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的进化是从猿到人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通过学习《哲学常识讲义》,知道了物质与意识、认识与实践、经济基础与上层筑的关系。
学校注重课内学习与各项实践活动密切结合。
数学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讲几何知识和进行实地测量;理化生老师指导学生在劳动、生产、生活中运用已学知识;语文老师倡导学生自己分析课文和评述同学的作文;外语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外语会话;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写生或到街上去刷写大型美术宣传标语……
总之,各个学科都积极创造自己的新途径,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
学校全员住宿,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秩序井然。出操、集合各班都有固定的队形和位置。
早中晚三餐前,全校要统一列队唱歌,待伙食管理员或值日班长发出哨音,同学们才能按顺序进入事先排定的地点就餐。
上课都有严格的课堂常规。
晩自习时,学生们都口若衔枚,伏案疾书,独立完成作业。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大家都主动进行帮助,但被帮助的同学却坚持只接受启发提醒,不希望越俎代庖。
学生会和卫生室大夫每天都进行宿舍晨检,班主任熄灯时还要查铺。
星期六课后学生离校须事先请假,并且必须在星期日晚自习以前返校。
学校文体科技活动方面的活动十分丰富。
歌咏比赛、口琴比赛、棋类比赛、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经常举行;田径队、球队、口琴队、合唱队、曲艺队、演剧队、吹号队、腰鼓队等样样俱全;科技和学科研究小组经常深入到班组之中,公开展示他们制作的各种教具、乐器和学习工具等。
春季郊游与下乡宣传相结合的活动,使不少在城镇住家的同学认识了乡村,能分辨小麦与小葱、韭菜的差别;秋季旅行与参加秋收劳动相结合,帮同学们增长了从事农业劳动的技能。
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参加社会上的政治活动。
土地改革、开国大典、镇压反革命、节约救灾、宣传婚姻法等,每逢大的政治斗争或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活动,学校都出动鼓号队、秧歌队、腰鼓队开路“打场”、演活报剧或“拉洋片”,并在中间穿插一些口头宣拼。
当时,良乡的老百姓都公认,良乡中学的师生是最进步的社会力量。
学校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积极参加政府各部门和各界各系统兴办的为群众谋福利的各项事业,例如、修桥筑路、植树造林、清扫街巷、慰问烈军属、慰问孤老户、节日大联欢等活动。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49年春,在翻身农民报名参军的热潮中,良中演出的歌剧《宝山参军》一时成了轰动全地区的“名角儿戏”,十里八村的都携儿带女赶到城里来看演出。
又如,为建国一周年庆活动赶排的大合唱《东方红》和为发动群众搞好互助合作、发展生产排演的大型歌剧《王秀鸾》,也都是演了一场又一场。
至于随时赶集上街搞小型宣传活动,更是按照政府的安排和群众的需要“随叫随到”。
以上活动大都是课后排练,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演出,基本上不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所以,乡亲们都说良乡中学的领导和老师是全才,学生也不仅是学生队,还是宣传队、工作队。
北岳三中在平西解放区组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在华北解放战争中和华北解放后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经过良乡中学这座注入红色基因的革命大熔炉的冶炼和反复锻造,一批批优秀学子被输送到各条战线上,在保卫建国和建设祖国的伟大战斗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对于北岳三中接收和改造良中那段时期的学习和生活,一位良中老校友记忆犹新,他深情回忆道,1949年夏天,我在良乡北岳第三中学师范班毕业,良乡县人民政府为了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在征得本人和家长同意后,将学生全部分配到乡村小学任教,约有30余人。
此前,经由北岳三中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委书记董老师介绍,我光荣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离校前,在1949年7月1日伟大的党的生日那天,我在校内的原文庙大成殿内举行了入团宣誓。
1949年8月,华北解放区再次重新调整行政区划,原属察哈尔省的通县专署(驻地通县,辖通县、苏县、三河、香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昌平、大兴、宛平、良乡、房山县共计13个县)被划归河北省管辖。
从此,北岳三中又改名为”河北省立良乡中学”。
新中国建立以后,良乡中学的全称又有过几次变化,先后有河北省立良乡中学、河北省立良乡初级中学校、北京市房山县良乡中学、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
但无论名称怎么变,良乡中学一直都坚持为国育才的传统,一直传承着北岳三中注入的红色基因。
作者简介:张长路,男,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爱好文史探究和诗文写作,其文章《良乡中学简史》、《良乡中学的诞生地罗府街的故事》、《良乡中学的孔庙和南院》、《老宅子里的年味》、《刺猬河畔四季如歌》等短文深受读者好评。
参考资料:
1. 文史资料选刊(第二期),1986年10月,政协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员会编
2. 房山文史选辑(第二辑),1989年2月第一版1989年2月第一次印刷,政协北京市房山区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编,
3. 《人民日报》电子版(1946年—2003年)
4. 李望《爷爷的故事》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