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又留下了怎样的动人故事?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重温周恩来总理

在江门7天的足迹~

7月1日

1958年7月1日下午

在广东省新会县县委会

一辆吉普车悄然停在了门口

一行六七人下了车

其中一个头戴草帽,

穿着普通的白色短袖上衣,灰布长裤

这就是周恩来总理。

得物_得间_唔得

“来到中共新会县委会,刚坐下,总理就讲,‘我是来新会学习的,来工作的,我是一个普通劳动者,和大家一样,要到乡里去,县里去,要和群众在一起,向群众学习。’”原中共广东省新会县委工作人员叶发琼说。

——《国家记忆——周恩来总理在新会》

那么,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

为什么会在百忙之中

选择到江门新会来呢?

得物_得间_唔得

1958年5月,新会县委第一书记党向民赴北京参加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会上作了《县的商业工作要成为农业生产的后勤部》的发言,热情洋溢地向中央汇报了新会在农业、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工作成绩,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和重视。

毛泽东指示:广东新会县商业工作搞得好,可到那里开一次现场会。

6月8日至18日,全国财政贸易工作现场会议在新会召开。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新会农民周汉华用水稻与高粱杂交,培育出水稻优良品种的消息,引起周总理的关注。于是,便有了这次新会视察。

得物_唔得_得间

△195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新会农民周汉华用水稻与高粱杂交,培育出水稻优良品种的消息。

新会县委安排周总理一行住新建的招待所,周总理婉言拒绝了。他对党向民说:“我是共产党员,县委会有地方,还是住在县委会吧!这里很好嘛!与同志们住在一起,工作方便。”于是,15平方米的面积、一张木桌,一把椅子、两张旧沙发、以及一张临时架起的硬板床,就成了总理的办公室兼卧室。在新会期间,周总理白天外出调查研究,晚上,就在这里批阅文作,常伏案至深夜。

7月2日

早上8时10分,周总理来到新会北郊的圭峰农场,当时的圭峰农场是县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织了350多名机关干部下放劳动,一边建设圭峰山一边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周总理顶着南国的烈日,上高山,下沟壑,步行两个多小时,察看了荔枝园、菠萝山、养猪场、职工宿舍等。

唔得_得间_得物

上午10时30分,周总理来到食堂与学员交谈。周总理问得最多的是工人的生活、劳动工作情况,一天吃多少顿饭,有没有吃上猪肉。

得物_唔得_得间

△周总理走进圭峰农场食堂,询问了工人的生活、劳动、工资的情况。

这时,有同志提起一件大事:“我们单位还没有正式名称,请周总理命名吧。”周总理想了想,高兴地答应了。很快,便有人拿来了笔墨纸砚。

周总理提起笔,问大家怎么写好,一位负责同志告诉他:“有人说叫圭峰农场,有人说叫劳动大学。”

周总理说:“还是叫劳动大学好,办一所延安抗大式的劳动大学。”又问大家,“是写圭峰劳动大学还是写新会劳动大学?”大家说:“新会,新会!”

于是,周总理写下了“新会劳动大学”几个大字。大家意犹未尽,又请周总理为“劳动大学”签名题词,于是他又挥笔写下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的题词,并署上了姓名。

得物_得间_唔得

得间_得物_唔得

△周总理为新会劳动大学题名和题词。

周总理视察完劳动大学已是中午1时多了,在县委会食堂匆匆吃了午饭,来不及休息,周总理马上又出发往大泽五和第二农业合作社视察。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当时正在新会县检查工作的省、地领导要求与周总理一齐下乡,新会县委为此安排了二辆吉普车。周总理不同意,要求轻车简从,只开一辆车。他说:“人可以再少一点嘛。”结果只安排总理的2名随行人员和县委主要领导以及3名记者陪同,7个人挤着坐满了一辆吉普车。

吉普车不够坐怎么办呢?周总理让工作人员搬来一张小板凳,放在两排纵向座位之间,自己笑呵呵地坐了上去。大家要让座,总理不答应,就这样人民的总理在拥挤的吉普车上坐着小板凳,一路颠簸直往五和二社奔驰而去。

唔得_得物_得间

从县城到五和二社,会经过五和农场。农场党支部书记陈述、场长李龙、副场长陈炳源、五和二社社主任钟丁财在场门口迎接,由于当天天气太热了,屋里没有风扇,所以请周总理在门口的大树下听汇报。周总理说:“树荫下很好啊!”周总理就这样“接地气”地听取群众汇报,与群众亲切交流。

听完汇报刚准备离开,就遇上了从潮州来的知青陈如銮,她是县农业局技术员,刚喷完农药回来。周总理就笑哈哈地说:“你是潮州来的?我也到过潮州,不过,已有三十年了,现在我还会几句潮州话。”说着,拿着玻璃杯,斟了茶,双手捧给陈如銮,并用潮州话说:“摘爹,摘爹(喝茶的意思)。” 周总理的这般平易近人,让陈如銮的热泪夺眶而出。周总理还询问了她到新会的时间、生活和工作情况,勉励她好好学习,把生产搞好。

随后,周总理来到五和二社社委会,社员们几乎个个都打着赤脚,卷着裤腿,没有刻意准备也来不及收拾,大家就这么自发地前来对总理表示热烈欢迎。

得物_得间_唔得

△周总理到大泽区五和二社视察时,受到社员热烈欢迎。

在社委会,周总理和30多名干部和普通农民坐在一起举行了座谈会,详细了解合作社的土地面积、粮食产量、收益分配、社员家庭副业等情况,并听取了五和二社主任钟丁财和农民育种专家周汉华的工作汇报。座谈会上,周总理要求,粮食产量一定要实事求是,他还嘱咐干部:“要给妇女产假、安排劳动要照顾妇女同志的生理特点。”

得间_唔得_得物

△周总理与五和二社干部、群众座谈。

随后,周总理前往网山察看经济作物的生长情况。原本荒山禿岭的网山,1958年被开发成20多级梯田,成为新会县“荒山变果园”的典型之一。梯田上种满了菠萝、花生、蕃薯,中间种着新会特产大红柑,果实累累。周总理非常赞赏新会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

周总理说:“你们发展山区经济很好,是模范合作社!新会山地多,前途大有可为。我们要把山区建设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唔得_得物_得间

△大泽五和村的干部向周总理汇报荒山变果园的情况。

从网山下来已是傍晚6点多钟了,

天黑路难走,

于是同行的干部便问总理:

“还去不去农民育种专家周汉华家?”

总理坚决地说:

“去,天多黑也要去!”

唔得_得物_得间

△周总理在周汉华试验田察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周汉华是“新会水稻之父”,当年仅仅23岁的他用水稻与高粱进行远缘杂交,培育出5个水稻优良新品种,震动了国内农科界,受到共青团中央的表彰和奖励。195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周汉华成功培育出“新粘”、“幸福粘”、“矮子粘”、“华选十六号”、“马山理达”等5个水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都具有早熟、穗大粒多、抗病力强和不易倒伏的优点,产量比一般水稻高出一至二倍,所以周总理对周汉华十分关注。调查水稻育种情况,看望23岁的青年农民育种专家周汉华,是周总理视察新会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重要内容。

得物_唔得_得间

来到周汉华所在的螺山村,趁着天还未黑齐,周总理让周汉华带他去看试验田。在稻田中,周汉华向总理汇报了用水稻和高粱进行远缘杂交5个水稻优良品种实验成果。周总理边听边问边看,称赞水稻杂交很有前途。他详细了解每个试验品种的名称、特性和培育过程。在试验田上,周总理看到一株杂交稻特别长,把它拿了起来仔细看,惊叹道:“啊,这么长!”周汉华说:“它比普通稻长一倍多。”周总理表示赞许,接着又察看了周汉华培育试验的海岛棉和剑麻。这时天色越来越暗了,但周总理还是要坚持看完柑、桔、橙等试验果园后才动身回村,回到村里已是夜色苍茫。

唔得_得物_得间

△周总理在察看周汉华培育的柑桔生长情况。

周总理走进周汉华的家,和周汉华的父母、妻子一一握手。当他了解到小阁楼上有很多水稻标本的时候,还亲自爬着木梯登上阁楼,察看周汉华搞的水稻杂交标本。周总理关心农业生产情况,希望能够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看完标本后,周总理意犹未尽,又来到周汉华家门前的晒谷场上继续与他促膝谈心,左邻右舍的村民也围坐在四周倾听总理的谈话。

唔得_得间_得物

△周总理在周汉华家的阁楼上,察看墙上挂满的各种水稻杂交标本。

得物_唔得_得间

△周总理与周汉华促膝夜谈,详细了解水稻与高梁杂交培育优良品种的情况,前面放的空气电池灯是总理赠送给他的。

大家注意周总理的座椅了吗?

这里有个十分温馨的小故事。据周汉华的儿子周锦辉回忆说:“父亲搬出一个有靠背的竹椅,请总理坐。总理却坐在一张四脚板凳上,让位给我父亲周汉华坐。父亲只好坐在一把有靠背的竹椅上,一左一右,两人促膝谈心。左邻右含的村民打着赤脚,也围坐在周围。”

当周总理了解到周汉华因经济困难,缺乏水稻试验的必要工具和仪器时,他马上请秘书把带来的一盏空气电池灯拿来,对周汉华说:“我把这盏空气电池灯送给你。这盏灯可以用8个月。”并亲自教他如何使用。这次交谈一直持续到晚上9时多,在工作人员几番催促之下,周总理才依依不舍地与周汉华及众乡亲告别,乘车返回新会县城。农民们哪里知道,此刻,周总理还没吃晚饭。

7月3日

7月3日上午,周总理一行乘车到江门,转乘电船沿西江到新会棠下周郡农业合作社(今属蓬江)视察。

一路上,周总理亲切地与当地干部、群众握手问好。一些当地干部由于不会说普通话,有些紧张,周总理察觉到这一点,他说:“你们如果觉得普通话拗口,就说广东话吧,我听得懂。”

得物_唔得_得间

△周总理在周郡社视察一座与水电站连在一起的粮食综合加工厂。

随后,周总理登上西江防洪大堤,大家听到总理来周郡视察的消息都非常兴奋,都冲到码头上,希望一睹总理的风采。但是有一群人却在往后退,原来他们是挑粪的工人,他们知道自己身上有一股异味,都不敢靠得太前。周总理知道了,主动地走到这班挑粪工人的身边,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职业是不分贵贱。

途经周郡小学时,周总理信步走进四年级的课室,上课老师认出了是周总理,刚准备停下,周总理却示意他继续讲课,自己走过去坐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拿起一位小学生的课本翻阅。下课后,周恩来与老师亲切地握手,并用粤语说:“老师讲得唔错(不错)。”老师激动地大声说:“同学们,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伯伯!”

唔得_得物_得间

△周总理在周郡小学四年级的课室翻阅课本,认真听老师讲课。

从码头到周郡社委会,周总理顶着骄阳,还参观了幼儿园、育蚕房、供销社分销店等,直到中午1时多才来到社委会。为了表达周郡人民对总理的敬意,社委会准备了两桌有地方特色的饭菜,有鱼和鹅。

周总理看到饭桌上有鱼和鹅,用略带责备的口吻问:

“你们为什么不煮些番薯、芋头给我吃,群众一年能吃上这样的菜多少次?”

工作人员答道:“这是我们贫下中农对总理的一点心意,饭菜不算太好,群众每年能吃上三四次。”

周总理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说:“这样吃法浪不浪费?怕不怕群众写大字报?你们不怕,我是怕的!”

接着转过头,对省里来的同志说:“这两桌饭菜由省委付钱好不好?”

吃饭期间,周总理视察周郡的消息一下子传遍全社,群众纷纷前来,都想见见共和国的总理。这令保卫的人员很为难。可是周总理高兴地说:“不要紧,我们相信群众,让大家进来吧!”霎时,100多名群众都争先恐后地进来了,周总理谈笑风生地与社员们展开了座谈。座谈会开得非常热烈,一直开到下午5时多。

唔得_得物_得间

△周总理与周郡社干部、群众一百多人座谈,同大家一起讨论发展农业生产。

7月4日

7月4日上午,周总理乘银湖号汽船,从新会县城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航行,抵达古井崖门的官冲码头。

周总理不怕炎热,爬山坡到官冲乡视察,并与当地长烽农业社干部、群众座谈,详细了解当地农业生产、造林绿化、农田基建、群众生活等情况。当社干部汇报每户社员年收入404元时,总理说少了一点,并鼓励大家积极搞好生产,努力增加社员收入。

得间_得物_唔得

△周总理爬山坡到官冲乡视察。

随后,周总理来到清代兴建的崖门古炮台,总理坐在炮台城墙上察看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海防要塞的险要地貌,还站在古炮台城墙门口摸着旧铁炮说:“宋朝虽然灭亡了,但牺牲的20多万军民,他们坚贞不屈的中华民族气节,是非常值得后代歌颂”。

得物_唔得_得间

△周总理站在崖门炮台城墙门口察看。

周总理登上崖山,他认真观看了残存的碑石,看完《慈元庙碑》,又看《全节庙碑》,看完之后,他又向在场干部群众讲述了宋元大海战这场历史战事。他在这里凭吊,抚今追昔,思绪澎湃,并发表了一段著名的讲话,其要点有三:

一是高度肯定民族气节;

二是从军事角度总结了宋军的不足;

三是指出南宋主要亡于腐败。

周总理一生重视民族气节,在评判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也是将民族气节放在重要位置的。

7月5日

在此期间,

周恩来总理还前往

台山县、开平县视察。

7月5日,周恩来总理到台山视察。上午10时左右,总理一行到台山县委会议室与台山县领导班子召开座谈会。总理问得很详细,包括土地、华侨的家庭情况等。午饭后,周总理又召集华侨、归侨、侨眷开座谈会,与30多位归侨、侨眷、各界民主人士代表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向他们讲述了国内外的形势。

之后,周总理由开平县委书记李振卿接到开平县。在县委大院里的公安局小礼堂,总理给大家作了简短讲话,鼓励大家要敢于破除迷信,自力更生;要努力缩小三大差别,并逐步消灭三大差别,积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晚饭后,总理离开开平,返回新会会城。

7月6日

7月6日早上8时,周总理来到了新会葵艺厂视察。周总理在葵艺厂参观了各类葵类工艺产品和葵类综合利用成品,又深入到焙扇车间、剪扇车间察看。每经过工人身旁,不管工人们是满身炭灰,还是满手油污,他总是亲切地与他们握手,询问工人学习、工作、生活等情况。

唔得_得间_得物

△周总理在新会葵艺厂观看工人在葵扇上烙画。

在火画扇车间,周总理来到老师傅赵源身旁,看到赵源以娴熟的手法,用烧热的铁笔在半透明的葵扇扇面上流畅地烙画出精致生动、古朴独特的火烙画。周总理深情地说:“火画葵扇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你们要为社会主义创新。”

接着,周总理来到青年工人赵文达身边。这时烧铁笔的炭火熊熊,加上天气闷热,一国总理正站在自己身边,赵文达紧张得满头大汗,周总理见状,顺手拿起一把葵扇为赵文达扇凉,并认真地看着赵文达画好两把扇子才离开。

周总理视察完葵艺厂后已是中午11时多了,他顾不上吃饭,又来到会城镇西隅路参观废物利用展览。工作人员介绍说,新会回收利用废品的主要经验是实行“三变”:即收购废品,变无用为有用;扩大加工,变一用为多用;勤俭节约,变破旧为崭新。

周总理听了兴奋地说:“‘三变’的经验很好,这说明新会县委和新会人民懂得辩证法,把无用的物质变为有用的物质。这是新会的一种独创精神搞出来的。”

周总理所说的废物利用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环保、绿色生活、绿色家园的概念。

唔得_得间_得物

△周总理参观新会县废物利用展览会。

从废物利用展览会出来已是中午12时多了,周总理毫无倦意,又走到会城镇环城中路参观新会粮食工作展览会。在展览会上,周总理观看了农民因地制宜的简易粮食加工场。在粮食管理展台前,有一幅粮食局干部画的讽刺漫画。画上画着一名统计人员爬着梯子填报表的画面。旁边还配有一首粤语顺口溜:“官僚主义大到死,此表长度四尺几,摆在桌面拖到底,写得头来漏了尾,计起数来怒火起,你话浪费不浪费?”周总理边看边念,念完后开怀地哈哈大笑说:“诗很好!要以革命的精神革掉报表重叠的命。”周总理坚持要从实际出发,坚决反对脱离实际、虚报浮夸。

唔得_得间_得物

△周总理称赞农民因地制宜的简易粮食加工场。

回到县委会,已是下午1时多了。简单吃了午饭,周总理利用午休时间,接见新会的老归侨代表。他亲自走到门口迎接陈谋灼等归侨,一一与他们握手,接着举行了座谈会。

周总理高度赞扬说:“华侨是有爱国心的,这是华侨的传统。”“新会的侨务工作是做得好的。”

他取下手上戴的手表,自豪地告诉归侨代表:“这是我们国产的手表,我过去戴了几十年手表,都是外国的,我第一次戴上我国生产的这块手表,就没有换过。虽然暂时比不上外国的好,但毕竟是自己的,还很准。”

得间_唔得_得物

△周总理在县委会议室接见老归侨。

下午4点左右,周总理前往新会农具机械厂视察。

当年这家工厂的干部以敢想敢干的精神成功研制出广东省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引起了总理的关注。周总理先深入车间,来到铸铁工场参观,认真查看农具产品,与农械厂的知青亲切交谈,了解其工作生活的情况,鼓励他们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唔得_得物_得间

△周总理察看新会县农业机械厂试制成功的手扶拖拉机。

接着,他又参观了陈列在厂内的新会生产的各种机械农具,询问各种农具的生产情况、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等。对农具机械厂刚试产成功的广东省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周总理十分重视。他来到工厂旁边的一块水稻田边,仔细观看手扶拖拉操作演示,边看边问拖拉机的性能、马力、耗油量和每小时耕多少亩地等细节情况。对于农民能搞出机械化的农具,周总理十分赞赏、并勉励他们不断革新创造,努力生产更多更好的农业机械,支援农业生产。

得物_唔得_得间

△周总理在新会县农具厂亲自试验产品的性能。

晚上,经过连续6天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周总理,在县委会二楼会议室听取新会县委、江门市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直至晚上11时多。总理回到简陋的临时宿舍,一直处理国家大事到次日凌晨2时多。

周总理以政治家和国家管理者对新生事物的敏感,他把新会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挥笔写下了“全国商业部门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应该向新会学习,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实行收购废物,变无用为有用,扩大加工,变一用为多用,勤俭节约,变破旧为崭新,把工农商学兵联成一片,密切协作。为全面地发展生产服务,以便更好地实现勤俭建国,改造社会的任务。”的题词。

这副题词是在周总理逝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7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在《人民日报》发表。

7月7日

7月7日上午8点,周总理在新会县人民礼堂向2000多名干部群众作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报告。当时整个礼堂爆满了,两边的过道、后面的座位,满满的都是人,场外还有不少群众循声而至。

报告一开始,周总理首先声明:“我不是来检查工作,是来学习的。要多多的到下面来,接触实际,接触群众,这对我们做领导工作的人来说,非常必要。”一句开场白便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

周总理在新会人民礼堂作报告原声资料(节选)

唔得_得间_得物

△周总理走进新会人民礼堂时,全场起立热烈鼓掌欢迎。

在周总理看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劳动者,都需要辛勤劳动,不能搞特殊化。而且,对于实际情况的掌握,首先要依靠从群众中得出。这也正是他来新会调研的宗旨所在。周总理的报告分五个部分,大量运用了他此次在新会调查、研究、了解到的事实和数据来论证他的观点,使大家听得亲切、明白。他对新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多次称赞新会是“模范县”“上游县””一类县”。但同时,他也勉励新会干部群众“不要自满、还要前进”。

得间_得物_唔得

△周总理在新会人民礼堂向两千多名基层干部作形势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报告期间,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引来了周围许多事先并不知道周总理在此举行讲座的群众。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挤进会场,一睹周总理的风采。但工作人员考虑到会场容量有限,也不想打断周总理的演讲,不得不关上了会场的大门。

周总理看到这一情景,回头笑着对时任新会县委书记党向民说:“为什么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啊?”

于是,会场的门全部打开了,门外的群众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周总理微笑着,频频向群众挥手致意。直到上午11点多,这场已经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的报告才在工作人员的再三提示和催促之下结束了。

得间_得物_唔得

△周总理在新会人民礼堂作报告,闻讯而来的男女老少夹道欢送。

最后,周总理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缓缓地步出会场,与等候在外面群众见面。他特地不坐车,而是步行穿过欢迎的人群,向他们挥手致意。在一片欢腾声中,结束了到江门新会7天6夜的视察行程。

1958年,周总理到江门新会视察的一幕幕,

无不彰显着周总理心系群众,

为人民服务的无私追求和高尚品质。

向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致敬!

来源:综合江门日报、央视网《国家记忆》、周恩来视察新会图片展、江门日报新会微视、江门日报台山微视、江门日报开平微视、最美大泽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