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万州区分校 尤铖 周宗渝 李爽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群体不管是在新思想新观念的接受能力上,还是在组织动员能力、自身发展活力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可见,青年群体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蓄水池”的关键作用。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青年群体逐步流向城市,如何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扶持青年,激活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对重庆市万州区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重庆市农业学校官网_重庆市农业学校简介_重庆市农业学校

2022万州区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电商直播班

一、乡村振兴中青年群体的定义及类型

目前,青年群体未有明确的定义,被大众普遍接受的、通常使用的说法是指年龄在18~35周岁的人群。考虑到农业发展的特殊性,笔者将乡村振兴中青年群体的年龄划定在18~40周岁。乡村振兴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所需要的青年群体也包含多种类型,总体来说,至少需三方面的青年群体,即青年农民、青年干部及青年人才储备,这三类青年群体事关农业产业发展能否振兴、乡村治理是否有效、乡村发展是否后继有人。

二、青年群体在乡村振兴中的现状

(一)青年农民基数较少

据当地统计局的数据,2000—2020年,在近20年的发展中,重庆市万州区城镇化率由最初的不到40%增长到现在的近70%,乡村常住人口大幅度减少;万州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也由2000年的3.5‰降为2020年的-3.5‰,考虑到城镇人口的基数较大,乡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或更低,农村人口流失可见非常严重。随着农业由分散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转变,种养大户必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种养大户的数据分析,能得到一个较准确反应青年农民现状的数据。据调查,2022年万州区认定的种养大户51人中40岁以下仅有5人,占比约10%。同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5年,我国农业人口会继续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万州区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常住人口数的17.9%,低于社科院预计数,青年农民占比更少。

(二)青年干部的占比较低、成长较慢

以农业系统为例,截至2021年底,万州区农技推广人员共953人,其中40周岁以下合计267人,占比28%。乡村振兴对青年干部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农业爱农村,还要会管理、善经营,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而目前鲜有青年干部能达到上述要求。万州区、乡镇(街道)两级农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共有128人,40周岁以下合计27人,占比21%,青年干部的任用比例偏低。

(三)青年人才储备力量不足

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有充足的青年人才储备,而目前万州青年人才储备较少。从对重庆三峡学院等部分中高等院校的调查结果来看,约80%的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更多的是愿意趁年轻去城市打拼、发展。对万州区青年创业者的调查显示,由于农业产业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不高,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更多的青年创业者不愿投身农业产业。农村的吸引力明显不足,青年人才储备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重庆市农业学校简介_重庆市农业学校官网_重庆市农业学校

三、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群体对乡村振兴的认识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无论是教育方面,还是社会方面,普遍存在“好好读书、走出农村”“回农村没出息”“年纪轻轻就回农村养老”等根深蒂固的观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虽然主流媒体在多方面宣传引导青年参与乡村建设,但囿于世俗观念的影响,青年群体普遍认为好好读书就是为了走出农村,好好挣钱就是要在城里工作,对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相关政策总体认识不足、了解不深。多数受访青年认为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不外乎两条,一是考取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二是回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存在偏差。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从事种养业、在农村上班,更包括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相关的基础性科研、推广、建设、管理、服务等多项工作,如品种选育、农机推广、智慧农林建设、农业经营者管理、电商服务、乡村旅游等。

(二)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农村青年能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走出农村,能通过高等教育进入大城市,更能通过打工、创业等融入城市生活,无论是在读书期间还是工作期间,其接触到的城市在物质、文化方面的条件远远优于农村。相对于农村简单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青年群体更愿意选择留在拥有便捷、多样、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城市。

(三)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缺乏引导与扶持

以产业发展为例,种养业对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弱,青年群体返乡创业比在城市创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面临更大的风险,现有的金融、人才、用地、用工等政策在基层落实不到位,返乡创业存在资金筹措难、用地难、用工难等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不能高效地对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进行指导与引导,特别是返乡创业青年受限于对农业的认识,较少统筹考虑地理、气候、人力、交通、销售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决策,常常在一个效益周期内就出现资金链断裂、跑路等现象,最终导致产业荒置,青年农民培育失败。此外,乡镇公务员、基层农业事业单位、村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中的青年干部,存在提拔任用较少、工作点多面广、容错纠错较难等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四、激活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建议

(一)多方引导,增强乡村振兴吸引力

以村(社)为单位宣传国家乡村振兴优惠政策,提升农民职业身份认同感与荣誉感;挖掘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加强对乡情、乡愁元素的宣传,以优惠政策和乡愁情怀共同推动引导青年群体返乡留乡;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农村元素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以农村为主场地的户外活动,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农事锻炼,潜移默化地将乡土情怀融入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

(二)扎实提升农村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

以人口基数与经济实力为依据打造重点乡镇(街道),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为依据打造乡村景点,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各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乡镇(街道)科技小院,开展春耕秋收等技术竞赛;跨区域在乡镇(街道)组织电商销售交流会、农民运动会、交友相亲会等专项活动。

(三)逐点击破,打通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

1.加强青年群体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将乡村振兴纳入大学学历通选课程,设定围绕“三农”工作的社会实践课程;将围绕乡村振兴的工作纳入中专、高职、大学及以上学历就业指导课程,树立青年群体对乡村振兴的信心,增加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储备。

2.统筹完善乡村振兴配套服务。建设区县级乡村振兴公共服务中心,统筹完善乡村振兴配套服务。服务中心集成政策宣传、技术培训、项目申请、融资贷款、博览展销、人才选聘等功能,为返乡创业者搭建一站式服务网点,并提供较好的资源平台与创业环境。

(四)统筹规划,为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筑梦搭台”

1.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以市为单位科学规划全域内产业发展,地方基于产业发展谋划乡村振兴。区(县)内形成乡村建设实施意见,科学引导青年农民适时、适地、适度规模地科学发展产业。引导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保障其分享乡村发展红利。

2.配套激励保护措施。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推进由农业部门牵头,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培训协作机制”建设,为不同类别干部提供有差别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升其发展空间。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党员,保障青年在村“两委”班子中占有一定比例。引导人事政策向基层倾斜,集中破格选拔优秀基层人才。适当降低系统准入门槛,降低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要求。健全激励、容错机制,鼓励青年群体开拓创新,从轻或免除非主观性事故责任。

《农家科技》(2022年09期)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