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

“慎终如始”出自《道德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做事情如果到结束的时候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华民族历经了悠久历史、漫长岁月,人们深深体会到创业之难——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阶段,越是马虎不得。《诗经》中有一句话常被引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做事、为人没有不能好好开头的,却少见能有好好到头的。善始考验的是智慧和勇气,善终却还需要持久的定力和坚定的恒心。常常有人开始斗志昂扬,却在时间的流逝与光阴的消磨中渐渐松懈、停滞不前,甚至偏离方向。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世人行事,往往是几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说的都是这一道理。

翻开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历史周期率”的反复出现,或许是对这一规律的印证。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因胜而骄,纵敌贻患,最终被“三千越甲”破国亡身;“六王毕,四海一”的秦始皇,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遂放纵于“蜀山兀,阿房出”的纷奢之中,终致二世而亡;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文武双全、青年得志,消灭后梁一统北方,然而,“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他却得意忘形、放纵不羁,最终众叛亲离……“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是中华文化穿越几千年历史烟尘的庄严提醒,告诫人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越是接近目标,越应上紧发条,不能“一篙松劲”;越是抵近终点,越应坚持不懈,不能“鸣金收兵”。目标不变、方向不偏、干劲不减,是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慎终如始”四个字,既蕴含着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的忧患意识,也满含着愈挫愈奋、愈挫愈勇的必胜信念。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称作“进京赶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醒全党,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不论时代主题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慎终如始,始终秉持着“赶考”精神,只争朝夕地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精神气质、价值追求,也是被近百年实践所证明的认识论、方法论。

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这四个字里,有判断、有提醒、有要求,有态度、有状态、有精神。一个“终”字的出现,让我们有了胜利在望的喜悦,有了吹响胜利号角的期盼。一个“慎”字,正是提醒,当前防控依然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国内新增病例“逐渐归零”的抛物线,虽然指向明确、十分有力,但“零增长”不等于“零风险”,“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目前还出现了境外疫情反向输入的情况,带来新的严峻考验。这场大仗、硬仗打到现在,还要继续打下去、打好。

历史告诉我们,许多“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往往正是决胜时刻。“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如此。目前,从病患救治、疫情排查、严防境外输入到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从优化防护物资调配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各条战线依然需要做到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犹如长途奔跑的马拉松选手,必须熬过接近体能极限的艰苦时段,才能真正迎接胜利的到来。(郝思斯)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