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教育

嗨,各位同学,我们又见面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难点,内容角度,多以匹配类型的单选,判断题考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汉代教育的特点。

详情如下

一、教学内容

汉初为了恢复经济和生产力,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采用董仲舒提出的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教育场所

汉代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汉代的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私学也在两汉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官学里面需要大家掌握的重要学校有三所:太学、鸿都门学以及文翁兴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在长安建立太学作为当时的最高学府。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太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鸿都门学是汉灵帝刘宏设置,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但是鸿都门学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而是探讨辞赋、书法等学科。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鸿都门学对教育的一大贡献。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最重要的是鸿都门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到达地方之后,发现当地文化落后,于是选派人员到京师学习,并且设文学宫,发展教育事业,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的事迹极为赞赏,下令各郡国仿照蜀郡设立学校。文翁兴学,西汉最早兴办地方教育之举。

汉代的私学主要分为书馆和经馆。书馆主要学习的是识字教育、读写训练。经馆又被称为精舍或精庐,在汉代出现较早,是比书馆更高一级的私学,实际上是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场所。

三、选拔制度

汉代的选拔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发现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一定的考核,任以相应的官职;所谓征辟,是由皇帝或地方长官直接进行征聘。察举和征辟,对于原先实行的世禄世卿制来讲,是一大进步。像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就是通过察举制走进官场,而袁绍也是在守孝结束后一步登天,被大汉权臣何进直接亲自征召,成为自己的参谋。但是察举制、征辟制又有一定的缺点:给各级官吏在察举和征辟中徇私舞弊留下很多缝隙。所以到了东汉末年,竟然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怪现象。

2021教招备考·直播好课别错过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