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何晞宇

从小学一路到大学,张爱玲一直是资优生,本应前程似锦,但乱世佳人难做。

时代倾覆,家族衰败,人情淡薄,让年轻的张爱玲在成长期,不断咀嚼“苍凉”的滋味。弟弟张子静一想到张爱玲被那些“惘惘的威胁”所胁迫,就为她伤心。

“逃离我父亲的家,不能去伦敦大学入学,香港大学辍学、圣约翰大学辍学,和胡兰成缥缈的情缘……从她青春时代开始,每一阶段的理想追求,几乎都是‘未完成’。”

为了不被时代吞没,张爱玲越来越投入地计算着“现在”,却逐渐没有了“未来“。

梦想成为林语堂

/strip//80/-error/1|”/>

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生活的艺术》,介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文化,在美国居畅销书榜首达52周

张爱玲很早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算计。张子静记得姐姐曾说,她中学时的梦想是有一天像林语堂那样,在美国写英文小说成名,“要比林语堂还要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张爱玲《童言无忌》)

1938年初,张爱玲从张宅逃出来后,把她被软禁的遭遇写了一篇英文散文,发给上海的一家英文报纸。报纸编辑给她的文章取了一个耸动的标题“What a life! What a girl's life”。

/strip//80/-error/1|”/>

1920年,上海街头的送报车

/strip//80/-error/1|”/>

上世纪初,上海街头的报童

这是张爱玲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作品,用英文写作也不至于将“家丑”宣扬太过。她出了风头,也出了气。因为父亲张志沂(字廷重)是订这份英文报纸的。张子静记得父亲在报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大动肝火。

张爱玲自小就在双语的环境里成长。张家人英文都很好,张志沂看英文小说,在天津津浦铁路局做过英文秘书;姑姑张茂渊曾留学英国;母亲黄素琼常年在欧洲,英文能力更不用说。

/strip//80/-error/1|”/>

上世纪30年代,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在自己设计的房间中。张茂渊即是张爱玲所畅想的独立职业女性:早年留学英国接受良好的教育,回国后与哥哥分家,出来租公寓,并找工作养活自己。图|《对照记》

8岁上学,张爱玲接受就是美式教育,所上的两所教会学校都以英文教学闻名。尤其是圣玛利亚女校,国文课甚至因为英文而被边缘化。

/strip//80/-error/1|”/>

1888年,24岁的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与圣玛利亚女校校长黄素娥的结婚照。两校紧挨着,只有一墙之隔。黄素娥的父亲黄光彩是中国教育先驱,张爱玲幼年所上的黄氏小学,也是该家族创办

/strip//80/-error/1|”/>

上世纪初,上海圣约翰大学。该校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上世纪初至上世纪中叶,上海最好的大学之一,曾被称为“东方哈佛”。周有光、林语堂、荣毅仁、邹韬奋、张伯苓等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张爱玲高中国文老师汪宏声很不喜欢该校重英文轻国文的风气,曾严厉指责“在这样的学校环境里产生出来的毕业学生……欲以本国文字发表则是连一张便条也写不通“。他也曾批评张爱玲文章虽然很好,但别字却很多。

张爱玲后来因为中文作品出名,一度让汪宏声觉得很意外。

为了能和母亲在国外团聚,张爱玲在学习上非常上进。1939年欧战爆发,张爱玲留学不成,改道香港大学希望“曲线救国”。香港大学给了她个希望:优秀毕业生可以保送牛津大学。就这样,在香港读书期间,张爱玲尽量不使用中文,写信,笔记都用英文,准备着未来在英国的学习,也为写英文小说做练习。

/strip//80/-error/1|”/>

刚进港大时的张爱玲。图|《对照记》

香港大学文学院教授杨玉峰感觉,“张爱玲不太喜欢香港大学,尤其是她不太喜欢中文……我的感觉是她本身就是想到英国去留学的,不希望留在香港。”

然而,战争终于吞噬了她所有的希望。

破坏中更大的破坏

1940年1月, 女作家张廼莹为躲避重庆的轰炸,来到香港,获得短暂的安稳得以创作。张廼莹的笔名萧红,当年秋她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自己最后一部作品《呼兰河传》。

但是战争如梦魇尾随而至。1941年底,日军进攻九龙,很快香港沦陷。萧红在病中辗转于香港岛上各家医院,最终病重不治,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合上了双眼,年仅30岁。她去世前曾留遗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这是1942年的1月22日,在据圣士提反女校不到两公里的香港大学里,22岁的张爱玲冷眼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

她在香港发愤学习,独得了两个奖学金,眼看来年就要毕业,战争又截断了她的去路,“想做什么,立刻去做,都许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张爱玲《烬余录》)

/strip//80/-error/1|”/>

张爱玲从香港大学肄业时的成绩单。图/香港大学档案中心

1942年5月,香港大学停课,张爱玲回到上海,和姑姑张茂渊同住。此时,母亲黄素琼在国外,音讯不通,下落不明,而张茂渊被公司裁员了。

/strip//80/-error/1|”/>

上世纪40年初,从香港回到上海的张爱玲。张子静说姐姐的模样变了很多,“穿着香港带回来的时髦衣服……散发着飘逸之美。”

张爱玲还是希望完成最后半年的学业,“至少拿张毕业文凭“。无奈之下,张爱玲只好硬着头皮回张宅找父亲张志沂。

这是张爱玲和父亲此生最后一次见面,总共不到10分钟,张志沂答应提供学费。

张爱玲参加了上海圣约翰大学的转校考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张爱玲的国文课没有及格,只能降级读国文初级班。

/strip//80/-error/1|”/>

金融家郭建英在圣约翰大学就读期间所绘制的大学生活漫画。图/微博@基路伯

两个月后,张爱玲从圣约翰大学辍学,成为职业作家。

给“天才“打不及格的国文老师

张子静称张爱玲在香港上学时,将国文荒疏了,才会这种结果。圣玛利亚中学的国文老师汪宏声推测,依着张爱玲对不感兴趣的题目就不认真的性格,觉得她考试的时候可能“过于敷衍”。

汪宏声颇为张爱玲抱不平,认为“如张爱玲的国文入补习班,则请问有些大人先生应编入何年级!”

根据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录》中的表述,给张爱玲打不及格是一位叫屈伯刚的老师。

/strip//80/-error/1|”/>

上世纪50年代,原圣约翰大学行政楼,后为华东政法大学

“张爱玲又想进圣约翰求学,前去投考插班,但国文卷子落到了屈伯刚(屈弹山)手里,认为她的文章不合格,只能读大学一年级……”

/strip//80/-error/1|”/>

圣约翰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票

屈伯刚(1880—1963)原名屈燨,号弹山,浙江平湖人,曾留学日本,被清廷赐与过“举人衔”,是音韵学专家,善写旧体诗,精通校勘。

原杭州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秦亢宗考证,1924年,杭州西湖雷峰塔倒下时,很多旧文人作诗文借题发挥,以惋惜塔倒为名,感叹旧文化文化传统的逝去,这些文人中就包括屈伯刚。

/strip//80/-error/1|”/>

1940年,屈弹山出的诗集,集后有学生的记录,称“吾师屈伯刚工吟咏”

“例如有个叫屈伯刚的封建文人曾在一首诗中说什么‘兀立斜阳未肯摇’、‘湖山兴废认前朝’……”

不久,鲁迅便以此次“倒塔事件”,写了《论雷峰塔的倒掉》。

屈伯刚和法学家杨荫杭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友。1939年,杨荫杭将屈伯刚推荐给女儿杨绛,担任上海振华女中的兼职国文老师。当时杨绛是该校的校长。据杨绛回忆,屈伯刚在上海孤岛时期,一直任圣约翰大学的国文教授。

不过,《文化汉奸罪恶录》中的描述错误很多,甚至将张爱玲的父亲说成姓黄。屈伯刚虽然是圣约翰大学的教员,但他批改张爱玲卷子的经历,除了该书以外再没有其他资料提及。

出名要趁早

张子静的回忆,其实张爱玲辍学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与香港相比,沦陷已久的上海教育质量太差,“没有几位好教授,引不起她上学的兴趣。”

另外一大原因就是钱。上大学后,张爱玲学习生活费用本来是母亲在承担。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爱玲与母亲失去联系。

1942年,张爱玲回到上海,寄居在姑姑家。此时姑姑投资失败又失业。加之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上海物价飞涨,姑姑的生活也拮据起来。为了生活,张爱玲在回沪后,很快开始给英文报纸写稿,赚取稿费。

/strip//80/-error/1|”/>

1946年,战争中受创严重的香港大学

/strip//80/-error/1|”/>

1941年12月18日,日军经鲤鱼门海峡登陆香港岛

据王云五《战时出版界的环境适应》的叙述,当时中国出版业85%以上都在上海,是全国书刊出版事业的中心。在上海“孤岛“时期,大批有名望的作家不是出走就是韬光养晦,给初出茅庐的张爱玲留了一片空白的舞台。以至于后来艺评人柯灵说,“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

1943年1月,张爱玲为综合性英文月刊《二十世纪》撰写的特稿“ Life and “和12幅插图出版后,吸引到出版界的目光。这篇特稿后被张爱玲改写为散文《更衣记》。

/strip//80/-error/1|”/>

1943年1月,张爱玲在英文月刊《二十世纪》刊登了一篇长达8页的特稿。像林语堂一样,她选择了外国人最感兴趣的“中国人的生活和时尚”。这篇文章后被她改为中文,署名《更衣记》。

/strip//80/-error/1|”/>

上世纪40年代,被反复再版的《传奇》

/strip//80/-error/1|”/>

1949年,上海南京路上看报的人。摄影|Sam Tata

4个月后,张爱玲在周瘦鹃的《紫罗兰》杂志上发表了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鸣惊人。在随后的两年中,张爱玲迅速攀上个人写作生涯的高峰,成为上海滩最红的作家,实践了她“出名要趁早“的诺言。

/strip//80/-error/1|”/>

1945年,署名“司马文侦”所写的《文化汉奸罪恶史》当中将张爱玲与胡兰成等16名作家列在一起,猛烈批判

/strip//80/-error/1|”/>

上世纪40年代,日本《朝日新闻》驻沪记者。当时,上海是全国的出版中心,也是日军的宣传重地。胡兰成在战后曾任该报评论员。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后来让她背负上“汉奸”的罪名

最后的话

/strip//80/-error/1|”/>

1944年,业余摄影家童世璋给张爱玲拍摄的“时装照”。张爱玲此时已红遍上海滩

张爱玲在《对照记》里说,“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

1946年,香港大学复课,张爱玲的奖学金还在,还可以回校继续学业。但张爱玲没有回香港,觉得港大说毕业后送牛津进修“不过是当初的一句话”,即使去了,英国也还处在战后困境中。

“结果我放弃了没回去,使我母亲非常失望。”

(本文参考《张爱玲年谱》、《我的姐姐张爱玲》、《重读张爱玲》、《一九四九以后 当代文学六十年》等书籍)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