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朱全化调回北京工作,朱老总疑惑地问了句:"你怎么回来了?"这句质疑背后蕴含着朱老总对子孙们严格要求的家教理念。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朱德始终保持着一身艰苦朴素的风范,对家人的要求也从未放松。当孙子朱全化被临时调回北京时,朱老总并未感到欣喜,反而怀疑这是否违背了自身的教导。在朱德严格的家教下,他的子孙后代们无不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但朱老总对他们的培养之道又有何独特之处呢?
一、育人无分贵贱,劳动无高低
对朱老总而言,每一项劳动都同样尊贵,无论体力还是脑力皆应耐劳吃苦。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他对子孙后代从小就颇为严格,决不允许他们因家世优渥而骄纵懒惰。
时间回溯到1952年春节,朱德听闻在北京工作的侄儿朱刚将回乡探亲,于是吩咐他:"与各家商量一下,送一个孩子来北京,但你要告诉家里人,到北京是来接受教育的,不要挑选年纪太大的,要在学龄左右,来了从小学学起,一直到大学,争取能培养出几个真正的人才。"
朱德的嘱托言犹在耳,侄儿们自然不敢怠慢。朱家老少很快就送来十几个孩子,年龄由五六岁到十几岁不等。朱老总和康克清大姐欣然将他们收归膝下,亲自料理他们的吃穿用度,但从未纵容他们骄奢淫逸。
每逢周末假日,朱德必然组织家庭学习会,无论大小孩子都必须参与其中。会上,他铿锵有力的声音时常响起:"孩子们从小要养成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好思想和作风,千万不要搞特殊化!"除此之外,朱德还亲自带领这些孩子们在院子里劳作,从翻地、播种到浇水、掏粪、施肥,一项也不落下。正是朱德言传身教,孩子们才能真切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有一年大丰收,朱德家里甚至种出一个足有75斤重的大冬瓜,这一景象实在罕见,冬瓜最终被送进了中国农业展览馆参展。可见朱德在教育子孙劳动方面是下了苦功夫的,他希望他们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怀着一颗谦卑虚心的劳动者之心。
实践出真知,朱德对儿孙们的期望并非虚言。1967年,他亲自将才读大学毕业的外孙刘健送往黑龙江兵团务农。刘健当时年仅16岁,从未离开家乡北京,吃苦的历练迅速让他感到力不从心。部队分配给他的是养猪任务,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刘健常常把猪食洒得到处都是,身心俱疲。一气之下,他给家里写了封信,要求回京。
朱德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迁就外孙,而是严肃教育道:"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毛主席的号召,这是考验青年人能否接好革命班的大问题,为人民服务就不能怕吃苦。养猪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劳动不分贵贱高低,你要好好在农村锻炼。"受祖父话语的激励,刘健暂时放下自傲自大,专心于养猪工作,逐步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的价值所在。
育人无分贵贱,劳动无高低。这是朱德一家世代相传的家训,更是他终身坚持的做人准则。正是这种教育理念,将朱德母家的儿郎们造就成了一批又红又专的革命接班人。
二、严禁特权照应,平凡方得自在
朱德对于世俗名利向来历历在目,对家人照应更是断然拒绝。他深信只有摒弃特权,踏踏实实做人,才能赢得真正的平凡自在。
1937年朱德将自己的侄儿——后来知名作家朱光潜的儿子朱学仁从上海接到延安。当时朱学仁年仅10岁,但为人冷静有度,深受长辈赏识。及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党组织拟将朱学仁调往苏联留学。然而,朱德否决了这一决定,他坚持认为:"朱学仁现在还小,让他先在延安接受基础教育吧。将来长大机会还是有的,不必着急。"可见朱德对子侄辈的前途向往有自己独到见解,绝不会轻易给予特殊照应。
朱德对自己子女的要求更是严苛。早在1928年,朱德和时任红四军军长的陈毅南下广东组织农民武装起义时,不远千里把13岁的女儿朱敏托付给红四军后勤总部,要她参加革命工作。朱敏既无娘的照应,亦无父亲问津,只好随队漂泊颠沛,躲避国民党军警的穷追猛打。当时朱敏还年幼无知,很多路途艰辛她都历历在目,受尽生离死别的苦难。
一行人转战云南后,朱敏被从容部队中分派出来,去延安中央党校就读。于是父女二人在昆明失散,直到几年后朱敏重新回到祖国大陆和朱德团聚,才互相认识。尽管父女情谊久违,但朱德依旧决不使女儿受到特殊待遇。
新中国成立后,朱敏曾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工作,当时宿舍环境相当简陋,一间只有13平方米的单人房。外人认为朱老总作为开国元勋,完全可以为女儿朱敏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谁知朱德不但没这么做,反而对朱敏说:"以后在经济上我不能再帮助你了。"如此严格要求可见其一往无前的家教理念。
不久,朱德便有机会检验朱敏对家训的领悟程度。1965年,朱敏参加北师大工作组赴山西执教,不料在夜间行走时因视力不佳而摔伤。当组织通报给朱德时,顾及其身份地位,提出是否派专机将朱敏运送北京就医。然而朱德毫不犹豫地回绝了:"让朱敏从医院手术,当地治疗即可,用不着为她特殊安排。"
三、艰苦奋斗铸就品格
朱德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熏陶,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他深信只有经历艰难磨炼,才能锤炼出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因此他竭力将这种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1964年,朱老总和康克清大姐移居中南海后,家中孙儿辈渐渐成群。为了防止他们养尊纵欲,朱德亲自组织众人在居室附近开垦了一块农田,务必让孙儿们亲身体会农村劳作的艰辛。初时,这些城里孩子们对农活确实一窍不通,在田垄间笨手笨脚。可在朱老总的严格要求下,他们很快就学会了使用锄头、镰刀等农具。
一到休息时间,朱德就亲自给孙儿们讲解农活的技巧要领,引导他们思考农村生活与革命斗争的内在联系。虽然身为老革命,但朱德干农活绝不手软,常常和孙儿们一起在田里劳作一整天。这样的亲身示范无疑让孙儿们更加体谅农民的辛苦,也更加珍惜城里的美好生活。
除了务农劳作,朱德还十分注重孙儿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他定期组织家庭读书会,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领会革命先辈的不朽事迹,历时一个多小时。通过这一形式,朱德意在培养孙儿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家国情怀。
读书会开始前,朱德往往就开始对孙儿们讲解读书目的,如何用正确的读书方法学习书本知识。等朗读环节结束后,他又耐心解答孙儿们的各种困惑和疑虑,引导他们把理论联系实际。朱德就是这样从儿时起就注重思想教育,方能使子孙后辈健康成长。
毕竟是在北京中南海长大的孩子,大多生活无虞。可朱德显然并不希望他们就此骄纵。1976年,长女朱育珍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朱德亲自为她在东北安排了工作岗位。朱育珍年纪尚轻,从未体验过北方的生活,可朱德语气坚决,要求她必须严格遵从组织分配。
就这样,朱育珍一个人孤身来到边疆地区,开始了艰难的工作生活。她曾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但我想着爷爷的话,不怕吃苦,艰苦奋斗才是铸就品格的锻炼,我定会咬紧牙关好好干下去。"果然,在东北那片艰苦的土地上,朱育珍受尽了磨砺,但也真切领会了祖辈"吃苦耐劳"的教诲。
无独有偶,外孙刘健在黑龙江插队的那段岁月也留下了许多难忘回忆。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刘健仍旧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用实际行动来对得起朱家严格的家训家规。
正是在朱德的言传身教下,孙儿辈们才能不忘本源,通过艰苦奋斗来磨砺意志品格。朱德虽已离世,但他那种革命家风仍长存于后人心中。
四、革命家风世代相传
朱德的家教严于律己,所谓"桑弘羊的旧手谕,儿当思孙万代新"。在他的革命家风熏陶下,一代又一代人汲取了吃苦奋斗的勇气与智慧。
1958年的一天,朱德在中南海家中散步时,邂逅了外孙女刘沛文。当时刘沛文尚在读小学,正在外头嬉戏玩耍。见到外婆朱老总来了,刘沛文不禁有些拘谨。但朱德并未生她的气,而是宽厚体贴地将她搂进怀里,循循善诱地教导她:"小女孩也要学习吃苦耐劳,将来长大了做人能靠得住。"朱德所说"做人能靠得住"一语,无疑是对传统美德的赞颂。
朱德对外孙学习方面也颇为上心。他曾经嘱咐过外孙刘健:"要好好学习,不学习,我都不理你了。"在当时家庭出身决定一切的年代,朱德这句话无疑给了刘健莫大压力。果然,刘健在黑龙江插队期间专心钻研文化知识,在学习上一直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朱德还格外重视外孙们的革命传统教育。每逢节假日,他总是组织家中成年人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刘健就曾被深深折服于爷爷年轻时的英勇事迹,更加自觉地接受了朱家的家教熏陶。
即使在临终之际,朱德也不忘临门一脚,将家教嘱托遗嘱下了属于自己儿女们。1976年,朱德身患绝症,病体渐衰。朱老总为自己的生命走向最后时刻而感到平静祥和。他对于子孙教育的执着让儿女们无不感慨。临终前夕,朱德神志相当清醒,主动请来了女儿朱杨等亲人,对他们说:"我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们要坚持理想和信念,保持平易近人的作风,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做一个对得起人民的好干部。"
朱德虽已离世,但他崇高的品德和革命家风世代相传。朱德家训的核心就在于用自己亲身力行的行为影响和感化子孙后代,用革命实践来淬炼他们的思想品格。正是这种家教理念,培养出了一批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构筑起了朱家不朽的精神家园。
革命导火索早已重新点燃,朱德的家人跟随他的脚步,在新的长征路上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程。这份家训化作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正在改变中国和世界。他们无不以革命为荣,用革命事业证明了朱德教育理念的伟大与正确。
五、严于律己方能示范他人
朱德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务必树立良好榜样,方能示范子孙。
严于自律是朱德的人生信条。在中南海居住期间,朱德对家人处处遵守纪律,绝不利用领导地位特殊化。比如在用餐时,每每有家人未能及时就座,朱德便面带严肃地说:"作为共产党员,在这样的小事上都马虎不得。"这一番话往往立刻就能让大家重新整顿精神,细微之处也体现了朱老总的治家之道。
另一次,朱德发现孙子辈中有人随意往外扔垃圾,当即就严肃批评道:"扔垃圾也要有纪律!这是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可见他对家人无论大小节上都严格要求。
除了言教之外,朱德更注重以身作则的身教。每逢清晨,他总是一大早起床,整理被窝,打扫卧室,为的是给孙儿们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孙子们常常感慨:"爷爷这么大年纪了,还亲自打扫卧室,太不应该了。"可朱德摆摆手说:"我能干,这点力气还是有的,何必麻烦别人。"
就连收拾餐馆时,朱德也会主动参与其中。他常说:"大家一同劳动,才能增进感情。"当家人们劳累时,朱德还会说:"年轻人应该多干活,我们老了就躺着休息吧。"如此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正是朱家家风的真实体现。
为了给孙儿们树立节俭好习惯,朱德每次用餐总是勤俭持家,从不浪费。食盒中哪怕只剩下一点残羹剩饭,他也会仔细打包留着下顿食用。这种勤俭习惯久而久之,深深影响了家人,大家都慎重对待生活资料,精打细算地生活。
即便是购买日用品,朱德也坚持按需原则,没有丝毫奢侈之气。1976年,朱德年事已高,身边亲信和家人们常怂恿他多添置些生活用品。但朱德摆手说:"现在住在这里,生活已经很好了,哪里还需要什么特殊的东西。"虽然家中条件相对优渥,但朱德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可以说,朱德一生都在实践自己对子孙们的教诲。正是他严于律己的品质,才让家风世代相传,永远铭刻在子孙们心中。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朱德以身作则的品格深深感染了家人,并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份传统正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永不磨灭的信念,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以朱德严格要求自我的品德为鉴,继续努力前行,共创美好的明天。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