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尗(shū)”指大豆。《说文·尗部》:“尗,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后汉书·光武帝纪》:“野谷旅生,麻尗尤盛。”(“旅生”即野生,不种而生。黄县话里骂人“你这个旅生儿”,相当于骂人野种。也作“穞生”。)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尗”为象形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尗部》:“豆之生也,所种之豆必为两瓣,而戴于茎之顶,故以一象地,下象其根,上象其戴生之形。”还有人说“尗”金文下的三点象豆子根上的根瘤,这就有点演义了。另一说“尗”是用木橛等尖器掘取芋头一类植物的地下球茎之意。

后由于“尗”作了偏旁,其大豆之义便又另加意符“又(手)”写作“叔”来表示,《字汇补·又部》:“叔,豆也,与菽同。”《庄子·列御寇》:“子见夫犧(xī,色纯曰犧,今作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陆德明释文:“叔,大豆也。”“叔”作动词,指拾取,《说文·又部》:“叔,拾也。从又,尗声。汝南名收芋为叔。”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叔字……以金文字形而言,实乃从又持戈以掘芋也。”《诗经·豳风·七月》:“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苴”为麻籽,故以拾取义为宜。“叔”为会意字,“尗”为声符亦兼意符,会以手拾取豆类之意。豆棵收割后,因为有早熟的豆荚裂开,豆子掉在地上,故要复收一遍,即黄县话里所说的“拦一拦”。这种事情是不用整劳力做的,小孩子即可胜任,故“叔”又指小的孩子,引申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三的,《仪礼·士冠礼》:“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郑玄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又引申指丈夫的弟弟,《尔雅·释亲》:“夫之弟为叔。”黄县话称之为“小叔儿”。又引申指父亲的弟弟,其最小的亦称“小叔儿”,但二者发音不同,非黄县人不能尽其妙。后亦通称与父亲平辈而年龄比父亲小的男子。

后“叔”多用来指称人,其大豆之义则另加意符“艹”写作“菽”来表示。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不辨菽麦”即分不清豆子和麦子。不辨韭菜和麦苗,这是缺乏生活常识,因为二者的叶很像。如果差异巨大的菽麦都分辨不清,则是智商堪忧。这样的人立为国君,就是一场灾难。

“豆”为古代食器。形似高足盘,多有盖,用以盛食物。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质,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豆”为象形字,象古代高足食器形。后世也多作礼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郭璞注:“豆,礼器也。”《诗经·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毛传:“木曰豆。瓦曰登。豆,荐菹醢也。登,大羹也。”(《孟子·告子上》所云:“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则“豆”亦可盛羹。)郑玄笺:“祀天用瓦豆,陶器质也。”“卬(yǎng)”同仰,于省吾新证:“古人祭祀时,设豆于俎几之上,祭者跪拜于神主之前,执燔烈之肉以上盛于豆,故曰‘卬盛于豆’。”《国语·吴语》:“在孤之侧者,觞酒、豆肉、箪食,未尝敢不分也。”韦昭注:“豆,肉器。”“觞酒豆肉”就是一杯酒一碗肉,后泛指饮食。

“豆”为高足食器,故从“豆”取义的字大多与礼器、直立摆放有关。

“豋”为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祭祀时用作礼器。《说文》:“豋,礼器也。从廾,持肉在豆上。读若镫同。”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此殆即《尔雅》‘瓦豆谓之登’之登字。卜辞从两手奉豆形,不从肉。由其文观之,乃用为烝祀字。”“烝祀”即冬日之祭祀,《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唐高宗《宗庙荐享別奠诏》:“自今以后,宗庙荐享,爵及簠(fǔ,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稻粱、黍稷的器具)簋(guǐ,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圆形器皿)豋鉶(xíng,古代祭祀时,用来盛菜和羹的器皿。形如小鼎,两足三耳,有盖),各宜別奠。”“豋”与“登”本为两字。“登”指上车、登降,上从癶(两个脚掌向外张开行走的样子)。“豋”指豋豆之类,上从月从又,月即肉字,又即手字,持祭肉于豆之义。二字取义不同。《六書略》:“豋,豆也。借为升登之登。合登、豋为一,误。”后来由于二者读音相同,字形相近,就混在一起了,现在以“豋”为“登”的异体字。

“豎(shù)”指直立,《说文》:“豎,豎立也。”徐锴系传:“豆器,故为竖立。”引申指宫中供役使的小臣,他们要侍立一旁,也要经常与豆等礼器打交道。《周礼·天官·内豎》:“内豎倍寺人之数。”郑玄注:“豎,未冠者之官名。”《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豎头须,守藏者也。”杜预注:“豎,左右小吏。”又引申指僮仆,家中供役使的未成年人,《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豎追之。”又指童子,未成年的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臤部》:“《周礼·内豎》郑云:‘豎,未冠者之官名。’盖未冠者才能自立,故名之豎,因以为官名,豎之言孺也。”后成为对人的蔑称、贱称。《史记·项羽本纪》:“豎子不足与谋。”建国后推行简化字,“豎”简作“竖”。

“壴(zhù)”,陈列乐器。《说文·壴部》:“壴,陈乐立而上见也。从屮(chè,草木初生也),从豆。”徐锴系传:“豆,树鼓之象;屮,其上葆羽也。象形。”一说为“鼓”的古文。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壴部》:“戴氏侗曰:‘壴,乐器类,艸木笾豆,非所取象。其中盖象鼓,上象设業(yè,今简作“业”,大板也,所以饰悬钟鼓,刻如锯齿状)崇牙之形,下象建鼓之虡(jù,钟鼓之柎也,即钟柎、鼓柎,钟鼓的底座)。’”郭沫若《卜辞通纂·世系》:“壴,乃鼓之初文也,象形。”

“鼓”,打击乐器之一。远古时以陶为框,后世以木为框,蒙以兽皮或蟒皮,亦有以铜铸成者。《说文·鼓部》:“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鼓最早应用于祭祀和军事,《国语·吴语》:“载常(旗名,画日月于其端)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韦昭注:“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建”有竖立义,如高屋建瓴。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上有旄羽,谓之“建鼓”。鼓又可用以节制其他乐器,古人以为群音之长,故为器乐的代称,如鼓乐。《诗经·商颂·那》:“奏鼓简简,衎(kàn,乐也)我烈祖。”郑玄注:“奏鼓,奏堂下之乐也。”又引申为敲击或弹奏乐器,《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孔颖达疏:“以鼓瑟鼓琴类之,故鼓钟为击钟也。”又引申为敲、拍。《楚辞·离骚》:“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王逸注:“鼓,鸣也。”谭介甫释文:“所谓鼓刀,即敲击扬声而歌之意。”敲起鼓来容易发动、振奋人的情绪,故又引申为激发、鼓动,如鼓舞、鼓起勇气、鼓劲。鼓皮绷紧又引申指凸起、涨大。《素问·腹中论》:“鼓胀。”王冰注:“心腹胀满,不能再食,形如鼓胀,故名鼓胀也。”

“尌(shù)”同“樹”,树立。《说文·壴部》:“尌,立也。”段玉裁注:“今字通用樹为之,樹行而尌废矣。《周礼》注多用尌字。” “樹(shù)”指树立、建立,《方言》卷七:“樹,植立也。燕之外郊,朝鲜冽水之间,凡言置立者,谓之樹植。”种植植物要竖直种,故又引申为种、植,《广雅·释地》:“樹,种也。”《吕氏春秋·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资生,而樹麻与菽。”高诱注:“樹,种也。”又引申为木本植物的总称。《说文·木部》:“樹,生植之总名。从木,尌声。”徐锴系传:“樹,木生植之总名。”木本植物是向上生长的,故“樹”为形声兼会意字,“尌”既为声符,亦兼意符。建国后推行简化字,“樹”写作“树”。非常可笑的是,“樹”是“尌”后起字,“樹”简作“树”,而“尌”却不能简作“对”,因为“对”的繁体是“對”,而“尌”只能仍写作“尌”。这说明繁体字难写易认,但它们内部有一个脉络,而简体字看起来少写一两笔,却把内部的脉络搅得稀烂,反而增加了识字的难度。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脑打字多一笔少一笔都无所谓,如果恢复繁体字让我们的汉字血脉畅通,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廚(chú)”为室内树立的置物的高架。《齐民要术·蔓青》:“挂着屋下阴中风凉处,勿令烟熏,烟熏则苦。燥则上在廚,积置以苫之。”引申指厨房,《说文·广部》:“廚,庖屋也。”《广韵·虞韵》:“廚,俗作厨。”“櫥”为放置衣物、食品等的家具,如衣橱、书橱、碗橱。后“廚”“櫥”简化为“厨”“橱”。

“侸”指树立,《说文·人部》:“侸,立也。从人,豆声。读若树。”后“树”行而“侸”“尌”废。

“澍(shù)”指时雨、透雨,《说文·水部》:“澍,时雨,所以树生万物。”

“豐(fēng)”指豆器所盛豐满。《说文·豆部》:“豐,豆之豐满者也。从豆,象形。”徐灏注笺:“豐谓豆所盛实豐满。” 豐收后要献祭,豆内盛满了收获。我们说“五谷豐登”,“登”即瓦豆。“丰”引申为豐满,如豐腴。《楚辞·大招》:“豐肉微骨,体便娟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豐颊,清声而便体。”又指豐富,如豐衣足食、豐收、豐盛,《诗经·周颂·豐年》:“豐年多黍多稌(tú,稻子)。”郑玄笺:“豐年,大有年也。” 也指茂盛,如水草豐美。《诗经·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豐草。”朱熹注:“豐,茂也。”也指富饶,如豐饶。也指大,如豐碑、豐功伟绩。“豐”后简化为“丰”。“丰”本义为草木茂盛。《说文·生部》:“丰,草盛丰丰也。”又指丰满。《诗经·郑风·风》:“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毛传:“丰,豐满也。”郑玄笺:“面貌丰丰然豐满。巷,门外也。”也指人的仪表举止。清洪升《长生殿·定情》:“昨见宫女杨玉环,德性温和,丰姿秀丽。”今“丰”字一字而兼“丰”“豐”二字之义。

“豊(lǐ)”为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说文·豊部》:“豊,行禮之器也。从豆,象形。”王国维《观堂集林》:“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禮以玉。”后作“禮”。《六书正讹》:“豊即古禮字,后人以其疑于豐字。禮重于祭,故加示以别之。”建国后推行简化字,“禮”简作“礼”,那么问题来了,按简化字类推原则,“豊”得简化成“乚”?

“醴”为甜酒,《说文·酉部》:“醴,酒一宿孰也。”“醴”常用于祭祀,故从“豊”。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白居易《荔枝图序》:“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引申指甜美的泉水。《玉篇·酉部》:“醴,醴泉,美泉也,状如醴酒,可以养老也。”

“鳢”为月鳢科鱼类,又名“黑鱼”“乌鳢”,俗名“乌鱼”。《本草纲目·鳞部》“鳢鱼”条:“鳢首有七星,夜朝北斗,有自然之礼,故谓之鳢。”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鳢”因知礼而得名。鳢鱼和酸菜是对好搭子,鳢鱼做的酸菜鱼可称得上是酸菜鱼界的天花板。

“體”是身体,全身的总称,《说文·骨部》:“体,总十二属也。”段玉裁注:“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臀;手之属三:曰肱、曰臂、曰手;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體”为会意字,从骨(先秦时亦有从身、从月、从人者)从豊,会骨肉相合犹豆器盛物欲以事神致福者之意,古人把身体看得非常高贵,当出自此。“体”为“體”之俗字,后以“体”为规范字。“体”也可指身体的一部分,如四体不勤,不谷不分;五体投地。引申指根本、本体、实体,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为人体是外部能看见的,推而广之,引申指事物的形态、形体,如固体、集体、长方体。身体有一定的结构,故又引申指作品体裁、文学的书写形式,如文体、新体诗、楷体、柳体。国家和政党也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故也指体制,如国体、政体。引申作动词,指亲身经验,设身处地地着想,如身体力行、体谅。作为一种语法范畴,可表示动词所指动作进行的情况,如进行体、完成体。“体”读作tī,“体己”指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财物,私房,如体己钱。也指新近的、贴心的,如体己人、体己话。

同是从“豊”取义,“禮”简作礼,“體”取俗字作“体”,“醴”“鳢”则不变,本来是一条脉络的事,断成三四条,不知背后是如何考量的。

后“豆”借作“尗(叔、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古代二者发音相同,从“豆”的“豎、尌、樹、澍、侸”皆发shu音即可证明这点。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二是“豆”为圆形器具,特别是后来的有盖之“豆”器去掉下边的长柄和圈足,只看上部,盖与盘合拢近似于椭圆球体,和菽之籽粒的形状特别相像,故以“豆”称之。称“豆”强调的是籽实,称“尗(叔、菽)”侧重的是植株。用“豆”来表示豆类作物,最迟在汉代就开始了。《战国策·韩策·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豆饭藿羹”指当时的人们用豆粒做豆饭,用豆叶做菜羹,是穷苦人家的日常膳食。还有一个相近的词叫作“菽水黎藿”,豆子、水、灰菜、豆叶,言其饮食简朴。当时还没有发明豆腐,豆子是粒食,比较粗糙,不好吃,和“麦饭”一样,代表的是穷人的食物。当时可能“菽”“豆”的用法是混杂的。曹植的《七步诗》有“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句,“豆”“菽”在同一首诗里出现。当然这首诗的真实性还是有待考察的,不过2009年考古人员在发掘河南安阳高陵一墓地(据传为曹操墓,待确定)时,发现了一个刻写着“黄豆二升”字样的石牌。学者们在其他地方出土的刻写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年)的镇墓文中,也发现了“黄豆”的名称。据此则基本可以确定,东汉时已完成了从“菽”到“豆”的转化。后为与作为礼器的“豆”相区分,加“艹”字头写作“荳”。建国后推行简化字,“荳”又简作“豆”,这样两种含义就不好区分了,很多人初接触古文,看到“俎豆”“笾豆”,就容易想到圆滚滚的豆子,闹个不大不小的笑话。后“豆”泛指其他豆类植物,如黑豆、绿豆、蚕豆。也引申指像豆的东西,如花生豆儿、羊屎各豆儿。黄县话戏称小孩儿哭为“掉金豆儿”。马铃薯俗称“土豆”,黄县话称为“地豆”,“小地豆儿”是形容矮小的人,带有贬义。一说某个人“和个地豆儿样儿嘞”,脑海中马上会出现一个圆滚滚的形象,不仅矮,还有点土肥圆。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之所以有矮小义,是因为马铃薯刚引进的时候,确实不大,不然也不会以“马铃”名之。现在的土豆是经过改良了,个头要大得多。

部分以“豆”为偏旁的字与豆类植物有关,如“豇、豉、豌、䜺(chǎi,碾碎了的豆子)”。部分从“豆”取义的字则与豆形之物等义有关。

“頭”指脑袋,《说文·页部》:“頭,首也。”《史记·高祖本纪》:“至栎阳,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頭栎阳市。”“脰”指颈项,《说文·肉部》:“脰,项也。”引申指脑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黄县话里的“脰枕”有的地方称为“頭枕”。粤语里称老爸为“老dòu”,《陈志•方言》:“称父于他人曰老子,又曰老脰。”“脰”即“頭”,“老脰”即北方话里的“老頭”。二者都从“豆”,因为脑袋也是椭圆球体。后“頭”简作“头”,“脰”不变。

“痘”又称“痘疮”“痘疹”,即天花,《字汇·疒部》:“痘,痘疮。”出天花或接种痘苗后,皮肤上会现豆状疱疹。粉刺又叫“青春痘”,也是因为脸上有一个个豆状颗粒。

“饾饤”指供陈设的食品。也作斗钉。杨慎《艺林伐山·斗钉》:“《食经》:五色小饼,作花卉禽兽珍宝形,按抑盛之盒中累积,名曰斗钉。”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亦比喻文辞的罗列堆砌。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史记》:“臧氏之学,颇嫌饾饤,繁而寡要。”

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_不辨菽麦

“饾版”是木刻水印的旧称。因为是由若干块版拼凑而成,有如饾饤,故名。

“短”指不长,《玉篇·矢部》:“短,不长也。”弓长矢短,从“矢”字如矮、矬等都不长,再从“豆”,雪上加霜。

“逗”指止,停留,《说文·辵部》:“豆,止也。”段玉裁注:“逗留。”人行一条线,人停一个点。“逗号”为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形式是一个如豆的小圆点后面拖着个小尾巴儿。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