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重庆图书馆藏傅增湘捐赠文献整理研讨会”在渝召开
重庆图书馆副馆长王宁远主持开幕式(廖茹画摄)
近日,由重庆图书馆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重庆图书馆藏傅增湘捐赠文献整理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国家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图书馆界、出版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对傅增湘先生及其藏书的研究价值、整理出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重庆图书馆副馆长王宁远主持。
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致辞(朱昊 黄登 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致辞(朱昊 黄登 摄)
任竞在致辞中着重介绍了重庆图书馆馆藏图书情况,尤其是傅增湘先生家人在他去世后捐赠给重庆图书馆的图书情况。据介绍,该批图书总数为25000余册,多为傅增湘的“外库”藏书,为其日常所读所用之书,研究价值突出。汤文辉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多年秉承的“价值出版”的理念和对文献出版的坚持。他表示,傅增湘先生所藏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既对认识傅增湘先生及其藏书之广、之精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更为学界了解和使用这批资料提供有益参考和系统依据。
傅增湘(1872—1949)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一生藏书总计达20余万册,其中多有宋、元、明精刊及抄本。傅增湘先生及其长子傅忠谟,先后将700多部古籍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2000余部25000余册古籍捐赠重庆图书馆。重庆图书馆所藏的傅捐古籍及相关书目,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第一,厘清了以往学界对这批书去处的误解。此前,大量报道和研究文章均认为傅增湘捐赠到四川的这批书落脚于四川大学,其实这批书全部在重庆图书馆。第二,这批书系傅增湘先生“外库”藏书,虽多为清代、民国刊印的“普本”古籍,甚至有民国时期著述或翻译之书,但这些书可以让人们对傅增湘先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甚至改写此前许多关于傅增湘先生及其藏书的论述。第三,这批藏书目前已发现不少古籍,例如《资治通鉴》及《老圃集》二卷、《金氏文集》二卷、《缙云集》四卷附录一卷等十多部宋元抄校本,一部明刻本“天禄琳琅”《昌黎先生集》,以及30多部傅氏精抄本;不下百部的傅增湘朱墨批注和题跋本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向重庆图书馆捐赠图书(朱昊 黄登 摄)
专家翻阅古籍(朱昊 黄登 摄)
会上,重庆图书馆特藏文献中心主任袁佳红就重庆图书馆藏傅增湘文献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回顾傅增湘先生这批藏书辗转波折最终回归重庆图书馆的历史。重庆图书馆特藏文献中心馆员谭小华分享了“傅增湘藏清代科举殿试卷述略”。他介绍,傅增湘捐赠重庆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里89份由傅增湘本人初步整理的清代殿试卷的内容和特点、价值和意义,并例举了众多傅增湘藏殿试卷与其题跋书影,展现了重庆图书馆藏傅增湘旧藏清代殿试卷较为完整的面貌。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程有庆作了“宋严州刻《剑南诗稿》版本考辨”的主题发言,对傅增湘旧藏善本,如宋刻本《乐府诗集》图、宋刻本《文苑英华》图、北宋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宋刻本《水经注》图等作一一介绍,并重点作了《新刊剑南诗稿》版本释疑。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韩华分享了她对傅增湘藏书整理的一些看法。她认为,傅增湘藏书整理的基本思路一是守成,即做好傅增湘藏书的留存工作,二是整理开发。此外,她还对傅增湘文献的整理提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构想。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张书学、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博士付明易分别作了“傅增湘与王献唐交往史实举隅”“傅增湘与朱文钧交往事迹钩沉”的主题发言,向大家展示了一代藏书大家傅增湘的“朋友圈”。
研讨会现场( 朱昊 黄登 摄)
研讨会现场( 朱昊 黄登 摄)
在深入研讨傅增湘捐赠藏书的挖掘、整理出版的同时,图书馆界与会嘉宾还就各馆馆藏古籍文献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分享和探讨。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史梅介绍了南京大学古籍整理现状与规划,包括南京大学古籍整理与开发利用、古籍修复与保护工作,以及傅增湘与福开森的交往等。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凌一鸣作“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稿抄本述略”主题发言,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总数、品级、类别等信息,并就其中的精品稿本、刊本、抄本情况等详细列说。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对古籍整理出版及馆藏古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意见交流。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在“山东省图书馆佛典专藏整理述略”发言中,介绍了山东省图书馆特色专藏如海源阁专藏、易学专藏、齐鲁地方文献专藏情况,重点梳理了断断续续前后70年的佛典专藏整理经过、整理成果及其文献学、艺术学等价值,建设珍贵古籍嘉惠学林的情况,以及鉴定大藏经与单刻佛经版本时应注意的问题。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马学良先作了“当前环境下古籍整理与出版浅议”的主题发言,对影印技术的发明与传入、种类与方法,影印书稿的来源、底本获取方式,古籍影印的重要丛书与意义等作了充分论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文献出版中心总编辑徐蜀、主任郭又陵也相继作了发言,他们认为古籍影印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替代古籍原书对公众开放阅览,既保护了古籍,实现了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又有“化身千百,传本扬学”的作用。而实现影印古籍这一功能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古籍原貌。从影像学的角度看,古籍原貌的概念有两个,一是古籍初始状态的原貌,即刊印之处的状态,纸白字黑,版面整洁无暇;二是古籍现存状态,指历经千百年后,纸张泛黄、墨色变浅不均,书叶有污渍甚至破损等,叶面也呈现出层次丰富的画面。古籍影印工作中,完全恢复其初始之貌几乎难以实现,而现存状态下的古籍书叶实际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从中可以反映出不同的纸张、油墨,不同的保存环境下,古籍图书的不同状态,是我们今天鉴别古书、从事古籍保护研究工作的珍贵史料。而且,中国古籍善本的流传、收藏,讲究“传承有绪”,一些珍贵的宋元刻本,书叶残破,历经后人修补,修补的痕迹是鉴别该刻本的重要依据,也是传承有绪的具体体现。
中华古籍文献浩如烟海,古籍文献在增强国家软实力、打造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文献整理出版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当下的中华文化典籍保护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一定程度上聚集起古籍文献收藏机构、学者力量与出版力量,让各方达成更为顺畅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将进一步推动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实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