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周 密摄
86岁的管翠英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当她还在母亲肚子里时,父亲管建发就怀着一腔热血报名参加了红军。
随部队出发前,管建发跪在自己母亲的跟前说:“妈,你只养了我这一个儿子,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这一跪就算向您报恩了。等我的孩子生下来,不管是男是女,以后您靠他养老。”
这句由奶奶转述的话,在管翠英的心中盘桓了一生。
85年前,中央红军主力部队8.6万余人从于都县八个渡口渡河,开始长征。30万于都百姓或是出物出力,或是投身革命,全力以赴支援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巨大牺牲。从此,长征精神就深深烙在这片土地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忘初心”是于都百姓共同的心声。
每5位于都人里就有1人参加红军
红色政权在于都萌芽得很早。1926年,于都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1928年,建立了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1929年,建立了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流淌在于都儿女血脉中。在革命战争时期,几乎每5位于都人里就有1人参加了红军。
来到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时,天上下起蒙蒙细雨。拾级而上,两侧青松挺翠。走进馆内的悼念厅,迎面是一堵黑色的墙壁,上面悬挂着白色的花环。我们每人手持一朵小小的黄色菊花,轻轻献上,再深鞠一躬。据统计,仅有名有姓的于都籍烈士就有1.6万余人,而更多的无名英雄已无法考证。
除了战场上的英雄,于都百姓也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红军长征出发需要口粮,于都人民就连日连夜地磨稻谷;需要草鞋,妇女们就聚到祠堂赶工,还在门口竖起了一块牌子“草鞋重地”;要搭浮桥,乡亲们拆下家里的门板、床板,甚至把寿材板也送到江边;有伤病员要医治,就留在百姓家中休养。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讲述了一段当年的故事:“每户人家需要收留2名伤员,但一个大娘主动要求家里再多收留5位。大娘说,我的儿子也在当红军,我多照顾几位红军,就希望我儿子在外面要是受了伤,也有人能照顾他。”
用心讲好红色故事
往日的壮怀激烈换来了今日的和平繁荣,但是岁月的长河从不曾磨灭于都人的记忆。
走在于都街头,我们能看到长征广场、长征大桥、长征公园……这就是纪念。山间田野的渡口、祠堂、旧屋,或许见证过惨烈的战役,或许曾居住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对这一百多处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当地的干部和百姓想方设法地保存、修缮,好让这些历史的见证传承得更久些。
于都县博物馆群工部副主任胡晓琼已经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做了8年的讲解员,对长征这段历史和每件馆藏文物的故事,她都早已熟稔于心。每天要为六七批参观者讲解,但胡晓琼从没感到过不耐烦。她说:“用心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每位参观者都能感悟到长征精神,是我的工作,让我感到自豪和快乐。”
还有更多人把一生投入在于都的红色宣传事业中。50多岁的张小平陪着年轻的记者们冒雨重走“红军小道”,在湿滑的山路上做直播,为年轻网友们讲述长征的故事。于都的长征源合唱团由160余名红军后代组成,成立9年来,他们已在全国表演过300余场的《长征组歌》。原团长袁尚贵在离任前,对团员们提的唯一“要求”是“不要把我踢出合唱团的微信群”。至今,他还坚持担任合唱团的名誉团长,为合唱团的发展提供宝贵建议,他说:“我的心会永远跟团一起走。”
从小听着长征故事长大
长征精神的传承不仅要面对当下,更要面向未来。
于都的孩子们是从小听着长征故事长大的。长征源小学的同学们,常会在周末和节假日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做小小讲解员,接待一个个大团队。聊起长征精神,于都县第五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张恒也自豪地说:“从小到大,长征精神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当年红军就是怀抱着让未来的中国变得更好的梦想一直前进,今天我们也要继续传承这种信念。”
向孩子们传播长征精神,也不仅是在于都。袁尚贵告诉我,在长征源合唱团的演出中,他最难忘的就是到各地的学校去。“一开始我们有点担心,因为现在的青少年都是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他们会接受红歌么?但当我们第一次到学校演出后,担心消失了。同学们都觉得演出特别生动、特别新鲜。这也让我们充满了勇气。”
85年前那一场史诗般的出发,如今化作长征精神,流淌在于都人的心中,回荡在革命老区的山川之间。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都会像于都人民一样,坚定信仰,无畏前行。(记者 李 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18日 第01 版)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