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就内涵本源或内在基因而言,可浓缩提炼为五组词、十个字,即“仁礼”“和合”“知行”“文武”“家国”。

“仁礼”反映内在修为和外在表现的一统,体现的是思想信念;“和合”反映内容与形式的一统,体现的是思想方式;“知行”反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一统,体现的是思想属性;“文武”反映张与弛的一统,体现的是思想智慧;“家国”反映小我与大我的一统,体现的是思想境界。

“仁礼”——

“仁”是本体对自身内在的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通过修身养性立德,体悟“仁”的真谛和目标,使“仁”外化于行,内化于思,具化于为,最终实现“仁”的价值追求。

“礼”是对融入外部环境的要求,是社会行为规范,即通过克己养义崇序,遵循“礼”的规范和秩序,使亲加父子、序论长幼、义结君臣,万事万物齐之于“礼”。

“仁礼”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组成中国传统思想体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实现方式。以“仁”为标准,才有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有慈怀秉仁、厚德载物的担当;以“礼”为规范,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节操坚守,才有“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傲骨脊梁。

“和合”——

“和”是中华文化倡导的人生态度,“合”是中华文化倡导的理想状态。“和”是内涵,“合”是形式;“和”是内在思维模式,“合”是外在反映形态;“和”是对待问题、处理矛盾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和目标,“合”是对待问题、处理矛盾所表现出的一种形式和表现。

基于“和合”,才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气度以及“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中国境界,才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下一统”的大同追求以及“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方式,才会前瞻性地提出“求同存异、协和万邦、兼容并包、权责共担”的共同体理念。

“知行”——

对知与行的重视是思想、文化入世性最为凸显的特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文化有别于传统宗教出世文化之所在。

“知”与“行”是达成“仁义礼智信”的重要途径、评判标准,孕育出“学而必习,习又必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践行意识,“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的坚韧毅力,“言行一致、一诺千金”“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的诚信品格,“知是良知,行为善行”“为政以德、以德配位”的为政操守。

“文武”——

“文”与“武”是解决问题之道和处理事务之德。“文”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即“以文化之”;“武”是处理事物的底线手段,即“以武化之”。

有了“文”与“武”的治世法则,才会产生“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的治世理念,才会有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刚毅以及“循循善诱、欲擒故纵”的耐心,才会具备“不争一时长短、不计眼前得失”的面对荣辱的心态。

“家国”——

以民族大义为先、以家国天下为重,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维系在一起,是中华文化“精、气、神”的集中体现。

正因为有“仁礼”“和合”“知行”“文武”“家国”为精神支撑、力量源泉,才有了不断涌现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品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中国操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气度,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中国性格,鞠躬尽瘁、舍生取义的中国气节,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中国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国信仰。

(作者: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兼职教授 蒋海)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