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一类字叫做「指事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就是很典型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小孩子都能理解。「一、二、三」可能来自古人用的算筹形象「|、||、|||」,如下图:
汉字「四」其实在古文字阶段与算筹是对应的,写作四划,也即:「亖」,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亖」:
那么,这个「四」又 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不用「亖」没有流传下来?
首先,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开始,就是采用竖写方式,这样,如果使用「亖」的话,与「二、三」连在一起写的话,是非常容易混淆不清。如下图:
所以,大概从东周开始,就借同音字「四」字來代替「亖」。如下图所引的古文字字形:
古罗马文字的表数字也有这个现象,如罗马数字中:Ⅰ、Ⅱ、Ⅲ、IIII,开始也是跟汉字一样,积划表示,察而见意。拉丁字母是横排书写,如果连着写,就容易混淆,所以后来就采用「Ⅳ」来代替「IIII」。
(注:罗马数字「Ⅳ」其实就是5-1的意思,「V」是「5」「Ⅰ」是「1」,「Ⅰ」在左边表示减,在右边表示加)。
从上面的古文字可见,「一、二、三」如果是竖写的话,还是容易混淆,所以,到东周汉字隶变时代,「二、三」则靠笔画的长短来实现区别,如下图中战国晚期的简牍文字:
(注:「隶变」也即汉字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籀篆古文,变成「抽象化、笔画平直化」的隶楷书,这其中有大量的简化,造成很多汉字以及汉字部首同形,导致汉字区别度下降,但好处是提高了书写速度。)
但是,「二」上横短,下横长的写法,与古文字「上、下」几乎完全相同,那么,为避免与「二」混淆,就加上一竖画来区别,如下图所示:
汉字「一、二、三」即便通过笔画长短来区别,但是竖写方式还是容易混淆,所以,后来就加上了部首「弋」避免混淆:
(注:「弌、弍」古音「声母」是一样,类似广东话的读音「压、仪」,所以,「弋」部在「弌、弍」属于「音符」,起到表音的作用,故而它们也属于形声字。「弎」只能解释为受「弌、弍」影响的「类化」,也即「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另一个表数字「贰」,其实和「弍」没有关系,是从「貣」累增分化而来,中文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除「贰」以外,都是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汉字大写系统是为了防止纂改账目,大约起源唐宋,在元末明初形成。这个问题不展开,需要另文考证)
综上可见,能很好的区别同形字,明确表达语言,是汉字演化的动力之一,也即汉字演变规律之一:「区别律」。
东周时期叫做「轴心时代」,出现像孔子、老子、释迦摩尼、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思想家,人类文明开始走向成熟,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变」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东周春秋的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期,大量复杂有深度新思想涌现,这意味着语言的也会随之变化,那么,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也会变得复杂、精密,才能实现明确的表达语言,记录、传递信息,否则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
综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下结论:
汉字「四」纯粹是一个「借用字」,也即「六书」中的「假借」,在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理论中称为:「本有其字的假借」,也就是说:
古文字中最初用「亖」来表示数字「4」,但是「亖」因为容易与「二、三」混淆,所以,春秋战国开始,借用同音字「四」代替「亖」,到秦汉已经完全定型。后来,「亖」也就渐渐不通行被舍弃。
那么,「四」原来的造字本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些争议,大概有以下三种说法:
1、许慎《说文》的解释是: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
许慎认为像「一个方形分成三份」,以「四条线」此来表示「四」。
段玉裁注解是:「谓『口』像四方。『八』像『分』也」。
故「四」从「口」从「八」。「八」是「分」的初文本字。
网络上的《象形字典》说「四」是「四划」竖着写演变过来的,这个推理合理,但是,没有实际古文字字形支撑,所以不大可信。《象形字典》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很多时候喜欢无凭无据的望文生义。
———————————————————————————-
2、曾宪通等学者认为:「四」象「口、鼻结合部呼出之气息」之形,是「呬」的初文本字。
「呬」的最高境界,可能是神雕侠侣之小龙女的「狮吼功」:
《尔雅.释诂》:「呬,息也。」 郭璞注:「今东齐呼息为呬也。」
《方言》:䭒、喙、呬,息也。周郑宋沛之间曰䭒,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喙,或曰䭒,东齐曰呬。
《说文》:呬,东夷谓息为呬。从口四声。《诗》曰:「犬夷呬矣。」
那么,也就是说「四、息」古音相同,中原人将「气息」称为「息(䭒)」,齐鲁夷人将「气息」的「息」称为「呬」。可见「呬、息」两通,是由于不同的方言导致不同的造字、用字。
—————————————————————————
3、学者万献初认为:「四」像「鼻唇间流鼻涕」之形,是「泗」的本字,即:鼻涕,所谓「涕泗横流」。
这个字必须由「死跑龙套」中的尹天仇来示范:
《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注: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广韵》:泗,涕泗也。
李朝威《柳毅传》:悲泗淋漓,诚怛人心。
《毛传》说「自鼻曰泗」,可见「泗」就是「鼻涕」。有可能后来被借走表示地名「泗水、泗洪」,导致本义渐隐,渐渐「涕、泗」不分。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许慎《說文》的解释颇为费解,可能不可靠,2、3说较可信。所以,李孝定先生说:「四」象形「鼻端有物下垂,不为『泗』则为『息』」。
那么,可以下结论:「四」不是「泗」,就是「呬」的初文本字。
由于「四」借用代替「亖」,「久借不归」,久而久之「借义夺正义」。于是,就为「四」的本义另造一字「呬」或「泗」。这种「假借」后的「分化」模式和汉字「其、箕」、「然、燃」是一样的。
———————————————————————————————————
参考资料:
1、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
2、台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小學堂
3、《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在线版
4、《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在线版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