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代代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守护着这座古代城垣,在保护利用的前提下,让这座经乱世而得传续的古城墙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古城人最大的“乡愁”,亦是通向未来的强大后盾。

今天,每一个来到西安的人都会庆幸,西安保护住了这座完整的古代城垣:城墙巍巍,城河潺潺,古代士大夫在山水间寄托情思,这青砖苍檐间又何尝不是历史幽情和人间沧桑呢?从五十年代到现在,西安城墙在持续的保护中并加以利用,这座曾经的城市防御系统渐渐融入民生,化于时光中,终将记录着一代又一代古城人的生命痕迹,让今时今日也永留青史。

而这些都要感谢那些背后的守护者们。从西安的城市布局,到城墙的定位,及整体的协调,再到未来的发展,众多专家学者都为此付出心力,因为有了这些城墙的守护人,如今的西安城墙才能焕发青春,再现辉煌,世界瞩目。

春去秋来,岁月茫茫,这些城墙守护人如或明或暗的晨星,闪耀在漫长无边的人间夜晚。他们或沉默守护,或力挽狂澜,或画龙点睛,或巧手胜天,这座古城在他们的守护中延续其千年的历史文脉,这座城墙也在他们的守护下,屹立如斯,天地希声……

溯游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匠心,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续写西安城墙新的传奇。

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_景几画

本期守护人——韩骥

西安城墙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原西安市规划局局长、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历史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四十余年里,他主持了西安市总体规划编制,参与了苏州、兰州、延安等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他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家优秀设计奖,在我国建筑界和规划设计领域享有盛誉。

张锦秋大师在建筑领域的辉煌成就,有目共睹,但对于张大师身边相濡以沫的丈夫韩骥先生在城市规划上的重要建树,普通市民知道的人却很少。至于他的“规划之道”,了解的人则更少。也可能由于这个缘故,当韩骥先生陪同张大师出席一些重要活动时,往往只被介绍是张大师的“先生”,但他生性豁达,对此毫不介意,往往会微笑着说:“这不是假的。”那些人不知道,他们二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各领风骚,均为翘楚,都是“站在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1]”。

油画棒风景画_色彩风景画_景几画

建筑大师张锦秋与城市规划大师韩骥伉俪

韩骥先生有浓厚的专业背景和极强的专业才干,他好读书,勤思考,数十年如一日研究、策划西安城市规划中的全局和重点项目,出色地解决了历次规划修编和重点项目建设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堪称“智多星”。他知识渊博,思路敏捷,又风趣幽默,易于共事,属于古人推崇的那种有“才、情、趣”的文人。

韩骥先生认为:城市规划是一个历史范畴。我们观察城市的视角和感受城市的方法有多种,如果将这些视角和感受方法用于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那就是城市规划的真谛。城市规划的实施也是团结协作的结果,要靠建筑、市政、园林、环境等专业共同完成。

景几画_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

韩骥张锦秋夫妇

2005年,他主导修编了西安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形制上提出了“九宫格局”的图式。一位终生在古都西安耕耘的规划师,当他从热血青年到将至老朽时,他会告诉你,八百里秦川绝非一张白纸,那是一张历时三千年的旷世之作。秦山渭水,名都大邑,塬陵寺观,星罗棋布,美不胜收,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拿着笔画好自己的那几划,既不要坏了祖先的章法,又得给后人留有余地。须知,这幅画卷是要我们世世代代去接力完成的壮举啊!

与韩骥先生相识三十余年,深感有必要梳理一下先生“从热血青年到将至老朽”这段时间关于西安规划的系列理念和思想,把他的“规划之道”提供给今天和后世西安的守护者参考,以“接力完成”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古都保护与建设的“壮举”。他的“道行”很高、很深,不看不知“道”。

景几画_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

作者与韩骥张锦秋夫妇合影

风水长安——生态建设的山水文化

规划学是一门科学,是研究和合理安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的科学。在西安做规划,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西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韩骥先生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先后师从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和他的大弟子、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学院“双院士”吴良镛先生,不但娴熟国外国内现代规划思想和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古代中国规划思想和理论学习、理解的造诣也很深。要理解、读懂古人对西安城市的规划思想,离不开“风水”“八卦”这些概念范畴。韩骥先生认为古人这些理论披着“玄学外衣”,却有着“科学内涵”。他善于从中提炼出符合自然历史地理规律和现代城市结构布局理论的科学规划理念,一来廓清了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建都之谜,二来顺应了中国和西安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便于接受、贯彻国家制定的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三来保证了西安城市规划、建设独有的城市特色,避免了“千城一面”的弊端。

韩骥先生撰写《风水长安》一文,明确指出:周、秦、汉、唐各朝代都极为讲究“风水”,都城的选址就是当时古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杰作。何谓“风水”?他点明:这是一种具有“玄学外衣、科学内涵”的实用知识。

古人是如何看待西安的“风水”呢?首先是西安南依秦岭。古人称关中为“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其突出的地理标志就是横亘中国中西部的秦岭。秦岭东西延绵千里,南北纵深五百里,峰峦迭起、姿态雄伟。秦岭山脉来自昆仑山脉中干的东向延伸,昆仑山的“元气”由秦岭带到关中,向北扩散,遇渭水而聚,形成渭水与南山之间广阔的藏风“明堂”,必然成为古人建都的首选之地。

其次是西安“八水环绕”。西安河流密布,境内有发源于秦岭山脉号称“七十二峪[2]”的多条河流灌溉田园、润泽大地。站在秦岭之巅,向北眺望,在一望无际的渭河西安平原上,分布着乐游塬、龙首塬、少陵塬等台塬地貌,与泾、渭、灞、浐等河流相互衬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人文景观。

再次是西安平原广袤。西安所处的关中平原,川道开阔,陆地广袤,平坦如海,古称“陆海”[3];这里沃野千里,土肥水美,物产富饶,古称“天府”[4]。在《尚书·禹贡》对全国九州土地物产资源所作的评估中,唯有关中所在的雍州[5],得到“其土黄壤、田上上”的评定。西安地表的黄土土层深厚,易于耕作,具有“自肥”功效,原始土层结构紧密,直立不倒,是制作土坯、砖瓦等建材取用不竭的天然原料,无愧为“九州膏腴”。

景几画_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

西安所处南阻秦岭,北滨渭河

古人断定:“关中形胜,自古建都极选地也。”[6]当韩骥先生在文章中一一道来的时候,我们都会为之动容、为之自豪、为之奋起而热爱、呵护、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明白了“风水”之理,我们就会知道,西安的城市规划,首先要保护好西安的山水环境,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

韩骥先生作为城市规划大师,还从都城选址和建设格局上为我们讲述古人的智慧和妙思。他认为“高峰还在隋唐长安城”,不但规模巨大,而且规划严正,分区明确,山水交融,“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山、水、城一体化营建的优良传统,反映出统一而强盛的帝国的恢弘气度,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伟观。”

大家会发现,以唐长安城为原点,周、秦、汉都城是逐步靠拢的趋势。所以,隋唐长安的城址是经历1700年演进而选择的“风水宝地”。从唐以后,虽然长安城多次易名,乱世则缩小,盛世则扩大,但城址原点再也没有变迁过,时至今日又过了1400余年,仍然保持着城市的精、气、神,依然能够焕发青春、重现辉煌。

经过上述分析,韩骥先生对历史古都的保护和现代新城的建设提出了重要的理念和指导性意见。其要点是重视保护西安的“风水”和城市的“地灵”,包括显示“山、水、城、宫、苑、寺、市、坊”等要素的宏伟布局,恢复“八水绕长安”的河、渠、池、沼体系,大到用地布局,小到景观配置,都应突出和保护西安特色。要通过规划、建设、园林一体化,体现中国传统的山水城一体化的理念。他指出,我们要把凯文·林奇关于城市形象“五大要素”[7]与中国传统“地理五要”[8]结合起来,兼收并蓄,灵活运用,让具有生态美、综合美的西安城市风貌特色更加浓郁和丰富多彩。

在西安的实际工作中,许多重大项目的规划定点都体现了韩骥先生的这些理念,例如西安铁路客运北客站的选址,“欧亚论坛”永久会址的定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和第十四届全国体育运动会的“西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简称“三中心”)地址的选定,韩骥先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色彩风景画_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

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鸟瞰效果图

九宫格局——城市形态的中国模式

2004年,西安启动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在这一轮总体规划中,引人瞩目的是,“九宫格局”被正式确定为西安城市格局的发展模式。“九宫格局”的提出,正是韩骥先生为新世纪西安城市规划做出的贡献,也是他规划思想的一次飞跃。

先生说,“有史以来,每一个伟大民族的首都,都有着自己民族所特有的城乡聚落的图式。棋盘式的雅典,轮辐式的罗马,枝状伸展的巴黎,中心放射的华盛顿,哪个不是灿烂夺目、光照世界,各领风骚数百年?”他笔锋一转:“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华夏民族,也有着自己一脉相承的首都城乡聚落图式。它形象简洁,但内涵极为丰富,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与时俱进,但又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图式的名字叫做九宫格局。”

景几画_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

[宋]聂崇义《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韩骥

《周礼·冬宫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9]。”这里的“国”指都城,“营国”即营建都城。这段话文字简短,却包含了完整的都城形制、规模:总面积九里见方,四面各三共十二座城门;城中道路九纵九横,道路宽度可并行九辆马车;以宫室为中心,左为宗庙建筑,右为社稷祭坛,前为朝,后为市。这套“九宫格”的都城布局形式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这样看来,我国从周朝开始,城乡规划就十分有章法:城内是“九宫格局”的空间结构,功能完备;城外是“九宫格局”的井田划分,权利分明。城乡道路贯通协调,“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等级严明。

先生以现代规划大师的敏锐眼光读出中国传统“九宫格局”思想中的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城市规划中的轴线结构,二是它的经纬格网和道路系统,三是它模数制的规划方法。这三个特点加上象征主义,就是贯穿三千年的我国封建社会都城设计的典型结构形式和传统的设计技巧。

油画棒风景画_景几画_色彩风景画

九宫格局的西安主城区规划(2008—2020年)

因此,在进入新世纪之初,当西安着手进行2005-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韩骥先生提出用“九宫格局”的发展模式来规划、设计21世纪大都会西安的城市布局。他是这样描述的:古城中央,轴向伸张;九宫格局,虚实相当;初期发展,东西南向;古城保护,控制未央;近期发展,南北延长;高新、经济,曲江、路港,功能整合,各具所长;卫星棋布,米字方向;户县、周至,蓝田、阎良,韦区、高陵,临潼、咸阳,放眼关中,集群带状;九城之都,大市泱泱。

“九宫格局”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安现代化建设所形成的城市图式的高度概括,是对跨世纪城市发展方针的具体描述,是新世纪现代西安大都会发展模式的最优选择,也是对3100多年来西安古都建设文脉的合理继承和发展。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家E·D·培根曾经用许多设计图形展示了城市外拓外展和内视介入的不同变化[10],表达了这样一个理念:“一个好的城市格局就应该是以最简单的划分,适应最复杂的变化。”“九宫格局”的魅力就在于此。

长安龙脉——城市结构的长安传统

当城市由单一中心变为多中心时,沿着城市主轴线定向带状发展是最佳的开发形式。如果我们把城市建设理解为市场的培育,那么开发形式的选择就如同建设过河的桥梁一样重要。

韩骥先生祖籍北京,生长于兹,就学于兹,对北京历史规划和现代规划娴熟于心。他曾指出:明清北京城是一座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是在继承历代都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建出来的。北京古城的中轴线充满了礼仪规范,南起永定门,正南方向穿越紫禁城及景山最高点,止于清初重建的钟鼓楼,全长八公里。这条中轴线是北京的皇家龙脉,是有计划、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规划,其总体完整性是世界都市规划的卓越成就。

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_色彩风景画

全长近8公里的古都北京中轴线

韩骥先生的《九宫格局》一文中提到,中国传统城市规划非常强调“城市轴线”的作用。从周、秦、汉、唐到明、清,历代王朝在西安建都设府,莫不如此。特别是纵贯南北的中轴线,被视为城市的命脉,对都城而言则被称为“龙脉”,在城市布局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中轴线又称“子午线”,子午为天地,即乾坤,“坎离辅乾坤”,南北轴线为主,东西轴线为辅,因此“十字街”就成中国古城最基本的轴线系统。

他指出:“长安龙脉”是一条伟大的轴线,且不说它在时间和空间的涵盖上超过北京、巴黎、京都和费城,就其特色而言,它南北通畅,山水相连,文物古迹丰富,又串连多种现代功能,尤其有利的是沿途大部分属于未开发的处女地,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图。

为此,韩骥先生建议:要十分重视对“长安龙脉”的规划设计,“既要有宏观布局的考虑,又应有局部建设的设计,还得建立相应的法规。”他提出;“长安龙脉”应该集交通轴、功能轴、历史文化轴与城市景观轴等四位一体,成为西安总体布局和城市发展的“脊柱”,全线贯串经济技术开发区、省市行政区、商业贸易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中央商务区(CBD)等五大功能区,成为西安城市的神经中枢。它维系着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环城公园、曲江风景区四大历史文化古迹,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它将建成立体交通干线,成为现代西安形象的集中体现。

在韩骥先生此文发表以前,久居西安的人从未用这样的眼光和视角观察过西安,经他这一点出,令大家突然觉得西安原来这么有底蕴、如此有颜值,一种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真是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效。更要紧的是,这篇文章让大家知道:一个城市的规划原来这么重要!也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奠定了现代西安城市发展以南北轴向为主导的理论基础,赋予历史文化轴以新的生命力,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城市的发展轴。

西安后来的发展,一一实现和验证了韩骥先生的设想:一是新落成的西安市行政中心位于“长安龙脉”的北端张家堡广场的两侧,左右相称,对景并峙;二是西安地铁二号线贯穿南北,并在这条龙脉的北大街口与地铁一号线轴线相交形成“十字支撑”;三是这条龙脉通过电视塔向长安区和终南山延伸,途经著名风景区“曲江新区”和“常宁新区”;四是新建成的“汉城遗址公园”和“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开放迎客;五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楼群耸立,东西守望在这条龙脉两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当然受经济基础和实际需要的推动,但当初如果没有正确的理念做先导,这一切是不可想象的。可以想象的只有杂乱无章。

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_色彩风景画

大明宫遗址公园

古城保护——名城保护的古都情怀

世界越是进步、越是现代化,人们越是抚今追昔,对古代文明硕果仅存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就越加重视。因此,作为这些历史名城的现代建设者和管理者,有责任为人类社会保护好这些历史遗产,把她留传给子孙后代。

在当代中国,梁思成先生力主保护北京古城的思想和行动可歌可泣。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首都北京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上,领导层和建筑界展开了一场空前的大争论,时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系主任的梁思成先生独排众议,力主保存城墙,并提出了一整套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规划思想。

梁先生的学生韩骥在七十年代初来到了西安。他是梁先生古城保护思想的传人,通过自己毕生的工作不懈宣传解说并努力实践梁先生这些重要思想。因为,西安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硕果仅存的几个城市之一,而且是代表城市之一。

色彩风景画_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

西安古都保护战略示意图·韩骥

韩骥先生一直致力于古城保护的理论研究和保护措施的制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谈保护古城风貌》[11]中,他写道:“保护古城风貌,是当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运动中的一种先进的学术思想,同时也是衡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的检验标准”。“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保持古城的历史价值,在实践中找到的一条道路,是经历许多成功和失败而取得的宝贵经验。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历史古城采纳了这一学术思想并用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有幸的是,1983年国务院在对北京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终于明确要求“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对于我国学术界和市政管理部门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_景几画

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

而所谓“古城风貌”就是历史古城的风采、容貌或面貌、格调,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孕育下逐渐形成的,凝聚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体现了历史古城的城市文明。由于各个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过程各异,从而形成了城市之间不同的风貌特色和个性与格调。他指出;具有视觉形象特征的建筑文化直接反映古城的风貌,并对城市面貌带来深刻而悠久的影响;城市的民俗乡风、文学艺术、音乐戏剧、传统工艺、风味特产、名人轶事乃至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等等也是古城风貌的体现。这些特色越突出,城市的个性就越突出,引人入胜的魅力就越突出。

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韩骥先生提出保持历史风貌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有一个明确而一贯的指导思想;二是要选好典型的层次和侧面;三是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方针;四是要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五是要有严格的立法管理;六是要作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_景几画

编后:

他是古城规划师,更是城墙守护人

正是由于韩骥先生和其他有识之士的不断宣传和呼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安历届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同时加强了古城风貌的保护工作。

保护西安古城的历史风貌,保护西安城墙是重中之重。特别要指出的是,经过历届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西安古城墙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因而古城西安的固有骨架也得以留存,这为之后古城整体保护打下了基础。韩骥先生说:在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决策实施过程中,梁思成先生的精辟论述被不断引述和采纳,这也是用行动告诫世人:“在城墙废存的选择上,有着遗恨千古和万世流芳两种结局。

1980年,韩骥提出了“环城工程”的方案,得到了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的首肯。这个“四位一体的环城公园”的思路,是将城墙、城河、环城路、环城绿地协调统一,把环城绿地、城墙和城河变成一个公园,城外再修一条环城路,使交通、人居环境与城墙保护得以兼顾,从而科学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城墙保护问题。

色彩风景画_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

“墙林路河巷”五位一体的西安城墙·韩骥

2002年,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出国考察经历和学习研究,写出了《从世界五大都看西安古都保护与发展》的长文。在文章中,韩骥先生首先详细介绍了雅典、罗马、开罗、伊斯坦布尔和耶路撒冷这五大古都保护与发展的概况,然后总结出他们五大共同特点。他指出:这五个方面的基础是“古都”的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一是五大古都拥有规模宏大、水平最高、风采诱人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是五大古都拥有内涵丰富、特色浓郁、成街成片的历史街区。三是五大古都具有传统文脉和现代功能相结合的城市规划布局。四是五大古都拥有一批不同历史时代的标志性建筑。五是五大古都认真保护环境,保持历史环境风貌,强化城市环境特色。

而在他看来,西安城墙毋庸置疑是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最大的标志性古建筑,也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价值最高、建筑最为宏伟的古城堡建筑。西安城墙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政治、军事、建筑、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

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_色彩风景画

西安城墙·韩骥

西安是一座十三朝古都,西安城墙曾经是国家首善之都的城墙,在一定意义上,西安城墙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在漫长的岁月中,国内一些城市原本和西安城墙同样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城墙,不幸因种种原因被拆除,这样,西安城墙就更为珍贵、更具价值。

“1700年历史,跨越了好多时代,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一个民族的标志,应该加以保护,而且是必须保护的。这当中不仅包括民族情感,还包括每个西安市民的个人情感。”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韩骥这样描述自己对于守护西安城墙的坚定内心。

现在,西安城墙完整地保存下来,它的图形铭刻在西安的市徽上,成为古都的象征,更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成就和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如今的环城公园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都成为韩骥先生心中颇为慰藉之事。

此外,对比国外古迹保护的案例,韩骥先生对保护西安城墙还提出诸多建议:比如举办相关西安城墙的国际高端论坛;邀请世界级的著名专家学者对西安城墙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讨论证;加强关于西安城墙的国际交流,同时在出访宣传中,不断提升西安城墙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景几画_色彩风景画_油画棒风景画

韩骥先生在演讲

直到今天,他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他还是应邀出席一些省市重要项目的规划研讨、论证会,积极为西安和陕西的发展献计献策。

在一次会议上,韩先生提议:研究大西安,也可以朝着“九宫格局”的基本思路走。他认为,西安是“九宫格局”的发源地,“九宫格局”是西安的特色,也是代表作。这是符合西安作为中国历史古都身份的选择,是发扬我国城市规划传统的光复旧物,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当这一规划实现时,古都西安将以自己具有中国气派的宏伟格局自立于世界大都市之林,华夏幸甚!西安幸甚!

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_色彩风景画

韩骥出席“西安城市经济发展论坛”

具有“华夏智慧、古都情怀”的韩骥先生为西安的规划建设操心、劳顿了五十多年,可以称得上是西安城市规划的“压舱石”,赢得了省市各级领导和西安人民的厚爱和敬重。他为能够在耄耋之年看到西安如此美好的发展前景,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这完全是基于对古都西安的热爱。

建筑与规划,是一个城市的骨骼和灵魂。西安的古城风貌(包括规划理念)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到现在,得力于前人的秉持和当代的努力。我们由衷希望西安的现今和今后的领导们能够尊重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极借鉴、合理吸取世界先进的规划理念,牢牢把握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艺术性和规划的政策性,把西安的古都风貌世世代代保持下去并不断焕发青春的活力。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时代在变,城市在变,但城墙不会变,作为西安的城市规划者之一,古城墙的守护者,韩骥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拳拳之心值得我们的最高敬意。

景几画_油画棒风景画_色彩风景画

参考文献资料:

[1] 恩格斯曾经这样称赞德国大文学家、哲学家歌德。

[2] 西安地段有“四十九峪”之说。

[3] 班固《汉书•地理志》及《东方朔传》

[4] 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及《留侯列传》

[5]雍州之“雍”,雍者,四山环抱也,古音读如“瓮”。

[6]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

[7] 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1918年-1984年)是美国杰出的城市规划专家,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五大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8] “地理五要”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五个自然地理要素。

[9] “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即百亩之地。戴震《考工记图注》记载:“朝者官吏所会,市者商旅所聚,必须有一夫百亩之地,然后足以容之。”另一说为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

[10] 《城市设计》,【美】E·D·培根等著,黄富厢朱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11] 发表在《经济观察》1994年第5期

【作者】梁锦奎,西安城墙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原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参事、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现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