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画界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名人书画。所谓的名人书画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自身是书画家,在书画界比较知名,是书画界的名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作名人书画;另一个是原本不是书画家,更不以书画为职业,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又喜欢“舞文弄墨”,有时还鬻书卖画,甚至名气超过一般的书画家,如影视界、商界、企业界以及文化界等知名人士。前者强调的是书画,后者强调的是名人,本文所讨论的是后者。

我们认为名人书画这个概念有其独特的时代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仅局限于传统文化背景下成立,在当代这个概念已经不复存在。1840年之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近现代学校教育逐步代替了私塾、科举,国民的文化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背景已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名人书画这一传统文化概念也在改变,其内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使当代仍然有此一说,被经常引用、延用,只是“集体无意识”,其实质已经不复存在。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书写汉字的方式被改变。我们看到,在传统的社会里如果在某个行业有所作为者,成名成家者,即所谓的名人、名家,从小都接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接受的是一套旧式的教育方法和人文熏陶。其中书法不仅被读书人视为脸面,更是隋唐以来科举考试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每一个传统的读书人想获得功名、立身于世的基本技能。每个断文识字之人,步入社会之初就必须临帖、摹字、挥毫弄翰,在历史上因书法不好而科场不举者屡见不鲜,可见书法的好坏对传统的读书人是极为重要的,他们从小就打下了使用毛笔的基础,即所谓的童子功。更为重要的是,毛笔作为传统社会唯一的书写工具,有一定文化人拿着毛笔书写成为终生不移的基本技能,更有甚者,由于古代印刷术不发达,很多读书人用毛笔抄书是寻常之事,可见其使用毛笔的熟练程度。然而,近现代以来,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毛笔被硬笔、电脑等取代,书写方式被彻底改变,整个社会失去了毛笔书写的普遍基础。对于绘画,宋元之后以文人画为主流画种,而文人画的基础是书法,可以说书法不擅者肯定画不好中国画。我们所说的名人书画的画,大抵也是指的文人画。

二是书画赖以生存的人文素养被改变。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魏晋之后,书法的审美自觉使之成为了一门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经过千余年的演化、发展和历代书家的共同努力,它不仅需要书写技巧的锤炼,更需要人文修养的熏陶。其主要内容是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这既是书画家必备的人文内在修养,也是书画形式的主要表现内容。现代教育体系,完全改变了传统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除了极少数专业人员之外,全民教育中已经很少再有从小就接受的、系统的、完整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相反,作为传统的书画名人,其文化背景都受到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他们虽然不是专业的书画家,但中国书画在品评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艺术境界,往往与这些人文熏陶有关,也是滋养书画家达到一定境界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传统书画名人在其它领域的出色成就,会反过来影响并表现在书画作品中,将专业书画家所不具有的格局气度、人生阅历、人文情怀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到书画之中,具有了一种厚重的文化内涵,其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通过以上内外两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当代名人书画赖以生存的笔墨技巧和传统人文素养已经不复存在,当代名人书画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社会条件。从小打下的使用毛笔的基本技能,用毛笔作为日常书写、交流的工具被硬笔、电脑所取代,使用毛笔已经成为专业书画家的事。此外还应该看到,作为传统社会的一般文化人,所使用毛笔的熟练程度也远远高于有些现代的书画家。这个使用技巧非常重要,因为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艺术是一种“技术体系”,书画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艺术现象,有了大量的书写(文人画也是写出来的)、技术锤炼,才有可能抵达书画艺术的真谛;其次,决定书画家、书画作品价值的内在传统人文素养也不复存在。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说即便当代有传统和现代人文修养的教授、博导,即便他们学富五车也成不了书画家,当然他们的书画更不是名人书画,因为作为基础的“笔墨技巧”已不具备,PPT、粉笔、硬笔和电脑等代替了毛笔书写。自现代学校教育代替了科举取仕以来,我们的教育背景大到世界观、宇宙观,中到各学科的分类、设置,小到我们所学习、运用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占比很小。除极少数专业从事研究的人员之外,全民教育中只涉及少量的古文和诗词歌赋,其中汉字是简化字,读写顺序、语法、标点等都是西式的,要清楚地看到中国书画文化背景的唯一来源是以古文、诗词歌赋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一审美现象的土壤都不复存在,那么这种艺术如何生长,这种文化下的名人书画如何存在,价值如何体现?

由此观之,虽然当代名人书画的概念、群体仍然在使用、存在,但其内质从艺术和文化的范畴来考量,与传统意义上的名人书画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当代名人书画,如果失去了外在的技术表达和内在的人文滋养,那么这样的所谓名人书画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有多大,也就不言而喻了。他们的书法也就成了毛笔字,至多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记,与汉字以外的文字所具有的记录、交流等工具无异,汉字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和文化价值被消解。没有书写汉字技巧支撑的书法、文人画,大多也就沦为“信手涂鸦”,其艺术、文化含量有限,就更无名人书画之实了。

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是很遗憾呢?当然遗憾,但也不必忧虑,因为社会的演进总是以一种缺憾为代价的,甚至有科学观点认为,世界就是在缺憾中产生、演化、发展而来。不过,这一缺憾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从而引起怎样的反思,我们应该怎样地应对,这才是最为紧要和有价值的。

鉴于此,我们有以下三点启发。

一是提升传统人文素养迫在眉睫。毋容置疑,自百年前国门被打开,面对世界列强的欺凌,我们迫切地认识到现代科学的落后,从而对自然科学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甚至一度要取消汉字,以拉丁文代替。通过以上对当代名人书画的考察,明显看到除了极少数将传统文化作为专业的人员之外,整个社会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人文修养明显缺失。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应当在全社会开展普及性的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国人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性。

二是书画专业的综合素养减弱。目前,书画已经各自成为了专业,而且均为一级学科,看似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其实也削弱了中国书画所具有的某些特性,如整体性(综合性)。在中国书画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大书画家都不是专业书画家,其中书法尤为明显,甚至历史上都没有书法家这个称谓,这和中国艺术强调综合性和所具有的整体性有关,所以在书画史上几乎没有一个大书家是专业的,大画家也要具备书法等以外的多种才华。目前学科分类越来越细,而我们的传统艺术又不是这种分科体系的产物,所以在专业的学科体系下,要成为大书画家是极为困难的,专业以外的名人书画家也很难产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是和文化挨得最近的一门艺术;中国的文人画其实质就是“人文画”,也是最强调人文修养的艺术,所以书画家强调人文素养是这个专业的本质需要。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具有综合性素养的书画家越来越少,其实已经揭示出传统书画家成长的文化土壤、方式等被改变。显然,当代专业书画家群体综合素养的减弱,是难以出现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引发我们对现代和传统的再思考。以上两个原因正提醒我们,百年后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从更宽阔的眼光和深刻的思境来看,名人书画的消失其实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创造了璀璨而独特的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文化的核心精神是“科学思想”,与中国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思想形成两种并行的思想体系,各有千秋、各有功用,我们要在树立现代科学精神的同时,不能丢掉我们的传统文化核心精神,这是完全可以共融共生、并行不悖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再一次重申,传统意义上的名人书画在现有的条件下已经不复存在,即便有这样的称呼也不具有原来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这一现象的探究,我们应该反思传统文化在当下的走向,正如周有光先生所言: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今天,我们也需要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检点百年来我们文化发展的得失,在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留中华文化的精华又具有现代思想,是我们未来文化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衡正安)

鬻怎么读_鬻怎么读_鬻怎么读

本文作者衡正安,是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委宣传部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现工作于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文艺评论、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创作。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50余篇。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九届中国文艺评论奖,第二届江苏文艺评论奖,首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等。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