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的意思_意思惶恐_惊惶失措的惶是什么意思

意思惶恐_惶的意思_惊惶失措的惶是什么意思

周末正在家中闲读的聂晓华接到母亲的电话,请她立刻回家一趟。聂晓华急忙赶回家,母亲站在楼门口等她——“看到我来了,她如释重负,拉着我的手,似乎并不急于进屋,而是死死盯着我的脸,突然冒出一句话来:‘我把你爸爸忘了。’”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大学时,聂晓华的专业是日语。1973年,聂晓华的同学从图书馆里借回一本日本女作家有吉佐和子写的原版小说《恍惚的人》,说它“可有意思了,可好玩了”。

《恍惚的人》描述了一位患了痴呆病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度过的一段恍惚、痛苦、荒唐的时光,以及因此带给家人的困扰和烦恼。有吉佐和子的这本小说正写于日本社会迈入老龄化的节点,足见其直面社会问题的勇气。但在当时,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却还不为中国的广大民众所了解。

“它那种‘有意思’,是你觉得荒诞。”聂晓华说,那会儿大家的语言还没学得那么好,但是因为《恍惚的人》太有意思了,所以抱着字典也会把它给读完。书里面患有痴呆症的男主人公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反常行为都让聂晓华觉得“不可理喻”、“可乐至极”。“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吗?”她从未想过,同样的病例也会出现在中国,更没有想过,它就落在了自己最亲近的母亲身上。

病是人生常态

2001年,聂晓华从北京宣武医院的医生手里接过诊断证明,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属于中早期。医生还告诉她,这种病人一般可以活九年:前三年丧失空间概念,容易走丢;中间三年丧失时间概念,不分昼夜;最后三年,病人会失去一切记忆,不再认识任何人,同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手持母亲的诊断书,那位“恍惚的人”在她的脑海中突然复苏了……母亲和家人,似乎都将迎来从未想象过的混乱生活。

从确诊开始,聂晓华的母亲活了十五年。十五年间,聂晓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了母亲患病的全过程,她坦言:“并不是因为我勤奋,实在是因为似乎只有这样坚持记录,才能让我从无助的绝望中跳出来,拉开自己与苦难的距离,保持心灵上的一点点平静。每当我感到苦恼、无助和无处可诉时,我便提起笔,写一段‘陪伴母亲日记’,将痛苦涂抹在纸上,心灵似乎因此而获得一些解脱。”

陆续送走了母亲和父亲后,聂晓华的这本日记成为了一个完整的记录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例,它也保留下了一位看护者的全部经历和心理历程。

后来,聂晓华的好友在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急得大哭,完全崩溃,无法接受曾经一身书卷气的父亲变了样。好友给聂晓华打电话求助,她安慰他说:“这些事儿我都见过。没有这么崩溃,你慢慢就习惯了。我记了一本日记,你可以看。你就知道我这些年都是怎么应对的,以及我都经历了什么。”读完了她的日记,好友突然变得平静了:“晓华姐,我全放下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办了。”

如今,中国社会也迈入了老龄化的进程,阿尔茨海默症亦引发了社会的普遍重视,但人们对它存有深深的恐惧。毕竟,阿尔茨海默症和一般的病症不同,它能逐渐摧毁一个人所有的精神和尊严。面对曾经极为干净、极为自尊的母亲,聂晓华甚至在心中暗自希望过,在最残酷的病痛到来之前,母亲已经安然离世。

简单地看,《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似乎是一本承载了聂晓华心灵之苦的书。作者分明一笔一笔笨拙地记录下了十五年间的所有烦难琐事:母亲病症的逐步加重、家中的保姆走马灯一样地换、父亲的心理状态也在逐渐崩溃……但它的书写却又不是纯粹私人化的看护记录或是痛苦的宣泄,平静的叙述里可见作者对疾病、衰老、死亡、生命等话题的思索——这或许便是让人读之能获得平静的原因。

面对母亲的病,聂晓华首先承认它是“精神绝症”,对患者和家人来说,都最为煎熬。但万一患上了,又能怎样呢?对此,聂晓华写道:“阿尔茨海默病既然是一种疾病,就和其他任何疾病一样,是生命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病魔令人诅咒但患者并不可耻,护理过程漫长但也无需过度恐惧,只要理解这是一个可以、也必须承受的渐进过程,只要用亲情和爱心去面对,早晚都会扛过去。而且,除了面对之外,你也别无选择。”

面对苦难,人们往往会以“乐观”作为人生积极态度的概括,但“乐观”二字总还有些勉强的意味。聂晓华的叙述是客观冷静的,即使“母亲的生命仿佛在地狱中前行”,她的日记里也很少流露过消极抱怨或鼓励自己要乐观的情绪,倒不如说是一种对苦难和命运无声无息的纳入。见过了作者本人后,则更加印证了我的这种印象:她像一块温润的玉,提起所经历的一切,十分淡然——十五年与病者的“共舞”,她视之为人生常态。

一场漫长的生别离

把自己照顾母亲的隐私、痛苦和纠结暴露在公众面前是需要勇气的,聂晓华也坦言自己有过纠结,“但是我想,即便它让患病者再不堪,它始终是一种疾病,病人理应得到理解和尊重。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家属一般不愿意跟别人提起患病者的病程,但是如果能有一本书告诉他们每个阶段症状的应对方式,会是一种参照和借鉴”。

十五年陪伴病人的点滴面世,也让人们习惯用“孝女”来形容聂晓华,但她似乎不太认可这样的评价,更想把它归为一种亲情、本能或者是责任。在聂晓华的观念里,子女照顾晚年患病的父母,除了是在践行孝道以外,最根本的还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对父母的爱。

聂晓华的母亲在临终的前两三年变成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植物人”。对比早些年家中一片混乱的状态,安静的母亲终于让所有人都有了可以喘息的机会。但是,此时聂晓华也开始思考,当自己与母亲的精神纽带已被割断,眼前这个失去了自我意识的母亲还是自己的母亲吗?

这注定了是一场漫长的“生别离”。聂晓华说,自己的母亲没有那样的福气,可以生得愉悦,死得坦然,她是将死亡的过程一点点展现在人前。在最后的时光里,她似乎已经游离于世界之外,进入了一种无生无死的永恒状态。她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如果火苗是火的生命,妈妈的生命已经没有火苗了,但是她还有余烟,她还有热量,生命在死亡和活着之间徘徊。如果浪花是水的生命,当浪花回归于水,浪花的生命形式虽不复存在,但水还在。我想母亲不是浪花,它也不是火苗,她的生命状态就像冷却了的岩浆,凝固在那里,似乎要走向永恒。”

在反复思考母亲的生命状态后,聂晓华最终想清楚了:“无论如何,母亲还活着,我依旧尊重这种生命的形式。”在母亲去世的那一天,她还在认真地吃饭,聂晓华想,母亲是在执着地追求生的向往,“我尊重她的追求,尊重她的生命”。

作为这本书处于手稿阶段的第一批读者,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说认为《生别离》一书表现了对生命尊严的关注和敬重。聂晓华的文字看似是一种沉静的叙述,但却有巨大的内在力量。聂晓华虽然没有接受专门的文字训练,但她如实反应了自己的情感,反而显示出了语言上的优势。

衰老、疾病和死亡,是所有人都将最终面对的问题,聂晓华的这本书或许能为我们解开一些对自己、对亲人老境将至的惶惑。出版这本书,聂晓华希望能给更多人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她想告诉他们:“你所经历的痛苦,别人也经历过,别人也走过来了。特别认真冷静地对待它、解决它,是一种态度;惊慌失措、大哭大闹,也是一种态度。但是,最后你还是要解决它。与其这样,不如告诉自己,还是从容一些吧。”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