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与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同步召开。这次“科技三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的一次科技盛会。本次院士大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神,系统谋划推进学部工作,组织动员广大院士深入践行“四个表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代表学部主席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切实增强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昨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新成就,总结了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分析了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特点,系统阐述了科技强国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素,明确了建设科技强国的任务要求,并对院士群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天上午,丁薛祥副总理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作出工作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一)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蕴含的思想伟力,强化做好科技创新和学部工作的思想理论武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指导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总结了“八个坚持”的重要经验,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新论述新要求,是对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系统总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科技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充分彰显了理论创新的强大思想力量和磅礴实践伟力。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系统学习,深刻理解掌握,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推动学部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二)准确把握科技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和学部工作的努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清晰刻画了科技强国“五个强大”的主要特征,擘画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特别强调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要求我们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和更加紧迫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之变、全球竞争格局之变、国家发展动力之变、科技创新范式之变,作出的战略判断和决策部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去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中国科学院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院工作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不仅是对院属单位的总要求,也是对学部工作的总要求。广大院士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关键少数”,是科技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带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到建设科技强国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努力发挥好“四个表率”作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不折不扣把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建设科技强国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院士群体的殷殷嘱托,努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伟大事业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次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每次讲话中都对广大院士的成绩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对发挥好院士群体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深切期望,我们既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希望广大院士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对广大院士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牢记嘱托,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作好表率,为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树立榜样,更好展现新时代院士群体的精神风貌和实干担当。

二、过去三年的主要工作

三年来,在院党组和学部主席团领导下,在广大院士积极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学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和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广大院士努力践行“四个表率”,统筹推进学部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加强党对学部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部署要求取得新进展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部主席团组织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广大院士通过参加宣讲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和宣贯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贯彻落实到科技创新实践中。为深入学习宣贯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文件精神,学部主席团、各专门委员会、各专业学部常委会及时组织专题学习和深入研讨,同时面向全体院士组织开展多批次集中传达学习。此外,还围绕党中央系列重要会议和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动员、加强宣贯,以多种方式组织广大院士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通过各类学习活动,广大院士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更加深刻理解和领会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工作要求,为做好学部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为深化院士制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对照落实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求,院党组加强领导、严格把关、统筹推进,学部主席团深入研究、系统部署,各专门委员会、各专业学部常委会认真组织实施,制修订增选、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学部制度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修订《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这次章程修订主要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各项部署要求,总结近年来院士制度改革经验,巩固深化改革成果。此外,还结合院机关职能调整和机构改革,优化了学部工作机构设置,充实了人员配备,强化了增选保障和院士服务管理职能。

三是圆满完成两届院士增选工作。2021年和2023年,共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24人,外籍院士55人,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分布更加均衡,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加广泛。特别是在2023年增选工作中,认真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求,以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和优化学科布局为导向,首次制定并向社会发布增选指南,面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基础学科、紧缺薄弱学科、新兴和交叉学科等定向增选;改进院士候选人推荐机制,压实推荐责任,进一步强化组织审核及廉政把关,把好院士“入口关”;重塑院士增选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外部同行专家评审和院士差额选举机制,形成相关制度规范、工作体系和监督机制;严肃增选纪律,制定院士增选负面清单、防止说情打招呼办法等制度文件,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对于外籍院士,更加强调候选人在促进中外科技合作交流方面的贡献。在增选过程中,广大院士坚决贯彻落实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要求,积极参与各环节工作,确保增选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二)紧扣国家需求开展高质量咨询研究,科技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咨询研究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学部主席团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聚焦党中央重大关切和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部署和开展咨询研究,并在选题立项、过程管理、质量把关、成果评价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机制。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紧急突发事件,探索建立应急部署研究机制,简化立项程序,提高咨询项目选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针对立项评审、方案论证、结题验收等关键环节,完善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提高咨询项目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建立了咨委会、专业学部常委会和院士咨询工作小组分层审核把关机制,明确各环节工作职责和要求,提高咨询项目成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建立激励机制,评选优秀成果,激发院士专家参与咨询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科技智库作用有效发挥。三年来,共部署咨询评议项目62个,报送一批咨询建议。例如,围绕落实“双碳”战略,组织院士专家深入研究、系统研判,提出“控碳、减碳、低碳、中和”的“四步走”碳中和路线图,明确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电力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发力体系和主要技术清单。围绕支撑中国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聚焦重点区域提出若干建议,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受国家相关部门委托开展咨询评议。这些重要意见建议凝聚了很多院士的心血智慧,体现了院士们心怀“国之大者”的担当,在国家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重大战略部署中得到采纳和应用。

(三)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工作打开新局面

一是擦亮“科学与中国”品牌。2023年,“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走过二十载,20位两院院士联合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参与活动的感受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院士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科学与中国”活动的鼓励肯定。学部主席团迅速组织院士专家学习重要回信精神,号召大家努力成为国家科普事业的引领者、社会精神文明的创建者、高质量科普的示范者,启动实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广大院士积极响应,深入大中小学、工矿企业、党政机关、边远乡村等,开展了1000余场次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建成了“科学与中国”数字化管理与科普服务平台,已汇聚3300余个优质科普资源,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二是提高科学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院士专家开展科学教育改革战略研究。与教育部共同开展“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活动,助力科学教师队伍建设,41位院士和300余位专家积极参与,线下培训2700余名中小学科学教师,线上平台点击量超过1.4亿次。

(四)着力加强战略研判和学术引领,学术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前瞻引领学科发展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针对数学、物理等18个学科和量子物质与应用、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等20个前沿领域,研究形成“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研判科技发展态势与路径,提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聚焦物态、量子、类脑等前沿交叉领域,组织院士专家凝练新的学科前沿方向和学科生长点,引领未来科学发展。

二是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持续办好“雁栖湖会议”和“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等品牌活动,围绕量子信息、高端制造、室温超导、行星科学等主题,组织开展40余场次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推动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开展高层对话,与英国皇家学会共同主办“面向碳中和的催化科学”双边研讨会。积极支持院士专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任职并发挥作用,近三年12位院士当选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广大外籍院士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外科技合作交流,很好发挥了联系中国与国际科技界的桥梁纽带作用。各专业学部持续支持办好《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两刊”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三是着力发挥陈嘉庚科学奖的引导示范作用。重组陈嘉庚科学奖理事会,组建总评奖委员会,优化评审程序,突出追求科学卓越、服务国家需求的战略导向。2022年度、2024年度共11个项目和16位青年科学家分别获得陈嘉庚科学奖和青年科学奖,奖项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五)维护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科研生态建设呈现新气象

一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院士传记、院士文库,以及“大担当·解国忧”等媒体专栏,讲述院士精彩故事和感人事迹,展示广大院士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各专业学部常委会部署开展“自觉践行‘四个表率’,带头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学习活动。

二是强化作风学风建设。加强引导规范,鼓励院士专心致研,排除非学术性因素干扰。扎实推进科研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组织道德学风报告会、新当选院士学风作风专项培训等。跟踪关注科技发展新趋势带来的潜在风险,开展科技伦理相关研讨和政策研究。

三年来学部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广大院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各专门委员会、各专业学部常委会和工作机构同志们团结协作、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部主席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三、未来两年的重点工作

未来两年是我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全面发力的重要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创新发展任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丁薛祥副总理部署要求,紧密围绕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大局,以科技强国建设为主线,以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和更好发挥“四个表率”作用为己任,持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精心谋划和组织实施学部各项重点工作,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自觉肩负起科技强国建设的光荣使命。学部主席团、各专门委员会、各专业学部常委会要抓紧研究制定学习宣贯方案,明确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组织广大院士开展专题会议、座谈研讨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贯活动,深入系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内涵要义,引导广大院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上来,奋力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勇担使命、再立新功。

二是持续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和全国科技大会部署要求,扎实组织实施各项落实举措。进一步巩固院士制度改革成果,严格监督管理,引导广大院士更好聚焦主责主业。在总结2023年增选经验基础上,做好2025年增选工作。强化国家使命和学术贡献导向,持续优化学部学科结构、增选指南,科学制定增选领域学科方向和名额分配方案,进一步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基础学科、紧缺薄弱学科、新兴和交叉学科倾斜。强化推荐责任,加强对推荐材料的审核把关和对候选人的组织把关,坚持道德与学术并重,进一步严肃增选纪律。优化外部同行专家评选机制,确保圆满完成增选任务。

三是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努力提升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深入研究落实科技强国建设战略部署的重点任务和举措。面向2030年系统谋划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针对体系布局、运行机制、人才队伍、研究任务、基础能力等明晰工作思路和重点,全方位提升战略咨询质量和水平。优化智库选题机制,聚焦国家需求,着眼提升决策支撑能力,强化咨询项目系统谋划与部署。加强智库队伍建设,动员更多院士积极参与学部咨询工作,进一步完善“智库研究员”制度,吸引更多中青年科学家支撑学部咨询研究。完善智库支撑网络,充分发挥战略咨询、文献情报系统作用,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工具。

四是积极组织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深入推进科学教育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加强“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的统筹设计和系统策划,动员更多院士专家积极参与,综合考虑学科、地域、受众等覆盖范围,面向重点领域、重点单位,有组织地开展科普活动。创新科普形式,积极利用新媒体等传播方式,产出一批高质量科普作品。积极组织院士参与科学教育活动,及时把科学前沿最新成果应用到科学教育中。持续办好年度科学教育论坛等品牌活动。

五是发挥学部和院士群体独特优势,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交流合作。健全科技交流机制,构建学部与国内外学术团体、院士与中青年科学家之间的多层次、多渠道交流机制与合作网络。依托雁栖湖会议、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两刊”等平台,聚焦基础前沿、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重大问题,加强深度对话交流,扩大学部学术成果开放共享,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氛围。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宽科技交流渠道,创新工作理念与合作方式,提升国际科技交流成效。

六是培育和践行科学家精神,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加强院士档案、文库和传记等工作,系统梳理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光辉事迹,形成一系列科学家精神典型案例。通过宣传更多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典型事例,引导广大院士树立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典范。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策划组织系列科学家精神报告会、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大力倡导严谨求实的科学文化。

七是加强学部自身建设,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强化学部组织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学部工作机构及支撑队伍建设,强化院士联络服务体系建设,支撑保障学部领导机构和广大院士更好开展工作。

八是精心组织学部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2025年将迎来学部成立70周年。要隆重、热烈、节俭、务实地开展系列活动,系统回顾和总结梳理学部70年的发展历程,引导广大院士更好地知责明责。

各位院士,同志们!

全国科技大会擘画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鼓足干劲、发愤图强,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