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国子监志·五屏风全图》雕版
清代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
《钦定国子监志》清道光十四年国子监刻本
康熙“体元主人”“万几余暇”印文雕版
中国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文化传播与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程。明清之际是雕版印刷大放异彩、全面普及的时代,清内府以雄厚的人力和物力为后盾,使刻书成为宣扬国力的媒介,“一书付之梨枣,可化一为千百”,为后世留下大量精美的典籍。但书版具有唯一性,随着历史变迁,不免遭受书厄浩劫,如档案记载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西华门清字经馆大火、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修书处大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陷落、1923年建福宫大火等,都对雕版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
北京故宫博物院日前正式开放的“雕版馆”里,正在举办“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此次展览展出文物1.5万余件(组),重点展出32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国政、文教、技艺三方面,将清代宫廷雕版放入中国典籍史、印刷史、清代宫廷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解读,挖掘蕴含在雕版文物中的历史信息,发挥其在文献学中的特殊作用。据了解,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该类专题文物展览,是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雕版文物整理与研究的成果展示。
清代宫廷雕刻的书版、印刷成套的典籍,以及刊刻相关的原始档案,现如今大部分存于故宫博物院,同时,以武英殿为主的内府刻书原址尚存,相对完整地保存了大规模印刷活动的痕迹。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张楠介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是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之时设立的机构之一,专司汇集整理散落在清宫各殿的古籍及档案文献。目前,图书馆馆藏古籍35万余册,再加上所藏的清宫雕版,整体藏量约60万余件。”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内府雕版21万余块,时代上至明代,下迄晚清,内容囊括经史子集、政令文书等,文字包括汉、满、蒙、藏四种,具有版式各异、字体端庄、图像优美、雕琢精巧等特点。如展览中着重呈现的清内府顺治元年五月刻《摄政王令旨》雕版,便是一件现世罕见的、用来印刷政令文书的底版。据故宫博物院专家介绍,结合《清实录》的记载,这一令旨发布于清军入京之后,内容大意为:摄政王多尔衮告诫各位王公和大臣,在此进取中原之际,应各尽其职,不得为一时之利而贪赃枉法,违者必将严惩——很有些汉高祖“约法三章”的意味。“《清史图典》中收录了这件底版的印刷品。作为下达谕旨、政令的凭证,其四周还套印有龙纹边框,规制极高。”专家表示,展览将雕版、档案、印刷品联合展示,相互佐证,作为清代内府早期从事印刷活动的重要实物依据,展现了其在整饬朝纲和稳定国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次展出的雕版文物,还解决了引发争论的历史谜题。清代内府编修的书籍,大多冠以“御制”“钦定”等词,以彰显帝王的权威,而在这些典籍的御制序文落款处,大多印有帝王的闲章,关于其是钤印还是刷印,研究界曾有过争论。随着康熙“体元主人”“万几余暇”印文雕版的发现,这一争论有了答案。展览中可以看到,已经刻好的康熙的两枚印章就在展出的雕版上。
此次展出的《钦定国子监志·五屏风全图》雕版,版长约1.2米,是故宫博物院内最大、最长的整木雕版,印刷方式为整版印刷。同时展出的《钦定国子监志》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国子监刻本,也极具特色。据专家介绍,清道光年间,国子监刻《钦定国子监志》是国子监有志以来最好的刻本,另外,它不同于普通线装书一版刷印、对折成筒子叶,而是将此书中较长插图折叠装订,避免了将整版图像裁切,展卷披阅时可将书页展开,以观全形。这种方式称为“蝴蝶镶”,是中国古代典籍印刷与装潢中难得一见的形式。
乾隆皇帝在《五经萃室联句》中称“自镂版始长兴之世,印竞麻沙;迨校刊盛端拱之年,功精雕造。良称宋椠,款题最擅荆溪;名重相台,藏弆久归天禄。昔者珍先片羽,吉光初现于麟经……影宋钞而雕梨重付,好将万本流传”,称赞重新刊刻的典籍之珍稀。据介绍,故宫博物院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珍藏于宫中的珍稀雕版文物,了解雕版印刷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吉光”是传说中的神兽,“片羽”则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正是因为清代宫廷雕版文物的珍贵,策展专家为展览取名为“吉光片羽”。(于帆 本文图片均由故宫博物院提供)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