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属于校园、属于教育的时节。教师节刚刚过去,传媒学子们也迎来了新的开学季。如何在大时代和新闻传播学科定位里寻找自我坐标?煮酒话媒工作室汇集和精选了名校师长们的2017开学寄语,或许能让你找到开启答案的钥匙。
不辜负伟大时代和难得机遇
【寄语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
不要辜负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可能比你们想象的更伟大。90后、00后的孩子们,你们可以称之为具有新面孔的中国人,从容、乐观、见多识广,有大国公民的气质。你们没有经历过贫困、落后的忧伤,幸运的是你们在毕业之后不久就会目睹中国崛起的壮丽进程,目睹人类文明史上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反转。你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奉献者、参与者、建设者,我们憧憬和向往着未来。希望你们好好学、加油干,为中国争口气,把中国故事写得更精彩。
不要辜负新闻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当今人文学科拓展最快速的,当然是新闻传媒专业。几乎所有综合大学都在开设新闻课程,其他专业做不到这一点。全国的新闻学院数以百计,在我们那个年代大概只有两三所。社会需求赋予新闻事业发展巨大的内生动力。当今新兴产业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传媒,所有的大咖、巨型企业、跨国公司无一不是以传播为依托而打造的。互联网业态为新媒体发展赋予无限的可能性。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符合国情、遵从规律。我们应该取人之长、兼收并蓄。我们中国新闻理念和实践到了摆脱亦步亦趋的时候了。创造中国范式、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这需要你们、我们一起努力接力完成它。
新闻与文学水乳交融
【寄语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格非
说到文学跟新闻传播的关系,我认为,如果没有现代传媒的崛起,现代文学是不可能产生的。也就是说,现代文学一系列的制度、运行方式、传播方式乃至于文学创作本身,都跟现代传媒有密切的关系。从现代文学的发生来看,新闻和文学就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两个学科。
我们讲述故事的方法,从古至今经历了大致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民间故事的时代。那个时代,故事在社会上流传,不同的人共同介入到故事的传播和创作中,故事不会终结,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作者,谁都可以讲,它是开放的。第二个讲故事的时代是小说的时代。小说是作家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闭门造车。一般来说,由作者独立完成。卢卡奇说,小说是上帝死去之后所出现的史诗,从西方文学史的脉络来看,是很有道理的。第三个时代就是今天所面临的时代,叫做信息叙事的时代。大家不要忘了,在今天讲故事的大宗,或者说最重要的故事讲述者,不是文学作家,而是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我们每天读到大量事件的描述都来自于新闻。
学新闻的人,也需要有很好的文学或写作根基,甚至,新闻的叙事方式有时也会借用很多的文学修辞。新闻与文学使用修辞的目的之一,都是为了说服或影响读者。另外,原先新闻和文学一样,与社会的时尚话语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它们总是处于社会时尚话语的外部。而在今天,两者都处于这种话语的内部。全世界都是如此。质疑或思考真相,变成了迎合与娱乐消费。不论是学文学的,还是学新闻的,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
四个词构成大时代里的本分事
【寄语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
一是阅读。我们的学生首先是读书人,然后才能成为优秀的报道者、传播者、评论家、思想家和意见精英。若无精致、丰富的阅读,我非常担忧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们可能沦为空洞的聪明人。所谓理解力、判断力、感受力的养成,以及沟通、写作、创作、创意能力的培育,皆以扎实、巨量的阅读为前提。所谓进步和成功层面的差异和差距,往往与阅读总量和知识结构有关。人生的美感和欢喜并不常有,而清心凝意将一本书读到最后一页,这般和悦与欢喜算是一种。你就任性读去,一句一句打扫,一本一本化去,如农夫种田一般,一粒一株欢喜珍惜。你可知种子变成果实,是多大的奇迹!
二是写作。在座各位毕业后未必皆以文字为生。但是,写作从来都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人在写作中确认自我、呈现世界、表达思想是一个伟大又神奇的创造过程。何以描述真相?何以阐释真理?这难道不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该接受的最基本的训练吗?新闻传播工作是与现实最贴近,同时也与理想最接近的人生选择。对于以新闻传播为业的人来说,现实中的真相和理想中的真理彼此抵达的梯子,是由文字及其逻辑、结构、秩序和灵韵建造的。
三是交谈。大学生活最美妙的事情之一便是少年人的相遇和团聚。倾听、倾诉,讨论、辩论,为一个生动的表情感动,为一个概念争执到天明。别让自己蜷缩在角落,别只顾着自己大声说,别让句子伤害真理。要学会尊重、倾听和交谈,在意见交换中弥补各自的视域剩余和有所不见,在相互的发现和确认中接纳多样性,同时共同寻找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四是行动。新闻人应该是行动派,站在主流,建设主流,而不是凌空蹈虚或随波逐流。这就要求我们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以实际行动不负“人民”二字。这种行动精神在学生时代就要养成。譬如,当你心生一念要读一本书,便立即打开它;读了第一句,便直心顺流而下;有一小时的空档,便铺展这一小时的心地;有十分钟的闲暇,便在这十分钟安享阅读的闲寂;读了三五十页,若因事搁下,随后一定要重续之。别拖延,别放弃,别在午夜的朋友圈发状态说“明天要遇到更好的自己”。真正的行动派,就是要从读完一本书、上好一节课、及时交一次作业、认真做好眼前事,达成身边的爱、宽容和正义做起。
以上四个方面——阅读、写作、交谈、行动皆非大道理,却是理想、信念、德性、使命、责任等大道理得以生发的土壤。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和学者来说,这些平常词也正是我们在这个大时代的本分事。
新闻传播是这个时代的诗意
【寄语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杜骏飞
今天,在大众传播时代,新媒体已成显学,新闻传播正当有所作为。与文史哲相比,我们的学科深度不足。但新闻传播学科也有它的优势,那就是知行合一。
什么是人文?我觉得社会关怀就是人文。我刚才看到,我们会场的背景板写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觉得“观乎人文”是为兄弟学科写的,“化成天下”更像是为新闻传播写的。因为,在新闻传播的疆域里,你随手所作的任何一个文本,都可能有千百万读者。
新闻传播学科的科目食材都是日常的。古人说“平常心是道”,又说“搬柴运水,无非妙道”。其实,衣食住行这样的日常修道更难,更本源。
新闻传播学科的目光是远大的。我经常跟同学们说,人生很短,且只有一次,画张邮票也是画,画幅壁画也是画。我看,与其画邮票,还不如画壁画。
新闻传播学科的事业是充满激情和成就感的。同学们需要热爱技术和创新,追求跨界和成长。孔子对学生的要求是“不自画”(“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孟子杂记》 里也说“戒人自画”。不自画,也就是不要自我限定。
新闻传播业,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意。所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诗人不是为自己而写诗,是为经世致用而写诗,它的诗意更为宏大。传播改变历史,新闻指引人民。希望诸位同学也能喜欢这样的诗意,以人生为笔,以世界为诗笺,把人文情怀写在壮阔的天地之间。
设计自己,走自己的路
【寄语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
各位同学,我希望你们认识你自己,设计好你自己,坚定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说到今天的时代环境,大家经常说“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媒介化”。我想这些新的时代特征,与各位同学所学习的专业,以及未来所要选择的职业,联系得是非常密切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它影响到我们的呼吸、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发展。在这个时代,传媒及传媒人注定要扮演重要的角色。传统媒体越是走得艰难,越是意味着传播格局的深层改变,也意味着更多更大的机会在孕育。未来几年,当诸君完成学业走进职场的时候,等待你们的将是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多的选择机会。
在做好人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学生在学校里的本分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读书。在这里,一定要读好“有字之书”,更要读好“无字之书”。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开阔的视野,掌握科学的方法。为此必须做最充分的文献梳理,掌握前辈学人在这个领域的思想贡献,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这一点必须要阅读大量的“有字之书”,既要广泛涉猎,又要选择重点精读细研。同时还要读好“无字之书”。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仅仅是要饱览大好山河,更重要的是要认识社会、认识国情,要了解人民,和人民、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和它们保持共振。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大众心理有一种很不好的趋向,那就是从众、盲从,传播学里叫“沉默的螺旋”。某一个倾向,追的人越多,追随者就越多,而持反对意见的就越少。这时,如果你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就很难坚持走自己的路。
听了师长们的金玉良言,不知即将进入大学生活的传媒学子们心动与否。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面临不同的“开学挑战”。综观寄语,与时代对话,与自己对话,是师长们的共同期许。读书和实践,则是对话的两种方式,在“知”与“行”中滋养着人文精神。(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煮酒话媒工作室荣翌编辑整理)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