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近年来,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多有出现,关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维护其心理健康、预防自杀至关重要。

近日,记者围绕“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这一话题,对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进行了专访。

离群索居者若非神明便是野兽_离群索居_离群

离群索居者若非神明便是野兽_离群索居_离群

01

“划伤自己时

我感到很释然”

记者:在您出门诊时,有没有遇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典型案例?

宋崇升:在我接触的患者中,14岁的小花(化名)住院治疗重度抑郁前一年就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她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和,经常争吵、打架。小花在战战兢兢中长大,到了青春期,逐渐出现持续的心情低落,长时间郁郁寡欢。一天晚上,小花父母激烈的争吵让她烦躁、恐惧,不知所措,在她感觉要崩溃的时候,看到了书桌上的小刀。于是,她默默拿起小刀,在手臂内侧划出一道伤口。身体上的伤口似乎成了一个减压阀,释放了小花精神上的痛苦。此后,小花似乎找到了一个减压密码,只要心情压抑、烦闷,她就忍不住想划伤自己的胳膊。直到有一天,妈妈在她洗澡后,无意中发现了她左臂内侧密集的伤痕,才惊觉女儿竟然有这样的行为。之后,小花被确诊为重度抑郁,并开始住院治疗。

像小花这样的青少年患者,在精神科门诊并不少见,其行为动机就是调节情绪。这类患者抑郁、愤怒、孤独和沮丧等不良情绪较为常见,在实施自伤行为期间及之后,不良情绪会减少,一些积极的体验如宽慰、释然会相应增加,甚至有的患者直言不讳地说感觉“很爽”。因此,有些青少年就把自伤当作控制一些令人不安或无法忍受的负性情绪或冲动的应对策略。

记者: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自伤行为?存在哪些心理动机?

宋崇升:非自杀性自伤与抑郁、焦虑、双相障碍及边缘性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类患者是非自杀性自伤的高发人群。有调查显示,因自伤前往医院诊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中,约49.4%被诊断为抑郁障碍。

除了调节情绪,有一部分患者主要是通过自伤行为试图控制周围人或某种局面,或者引起别人的关注,取得别人的理解。比如,有个14岁的女孩自从家里有了弟弟,就觉得自己被忽视了,感到失落就会划伤自己的胳膊,父母发现后不得不处处迁就她。

此外,还有自我强化型动机,这些患者的自伤是为了缓解麻木和空虚的感觉。有自伤者描述,在自伤之前会有空虚感、疏离感,而自伤可以缓解这种情绪。比如,有的患者通过自伤,看到和触摸血液,来重新获得情感体验和感觉意识。

02

13~14岁年龄段

相对高发

记者:我们该如何界定、认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宋崇升: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反复、直接地对身体组织造成轻中度损伤,且不被社会认可的自我伤害行为,包括切割、击打、抓挠、针刺、刮擦、灼烧等形式,或干扰伤口的愈合,故意揭开结痂等。非自杀性自伤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记者:除了日常我们听说的划伤手臂、烫伤皮肤等,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通常有哪些表现?

宋崇升:我出门诊时发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之处令人触目惊心,如手臂上密集而平行的划痕、大腿上新鲜的刀口或数条凸起的疤痕、掐得青紫的皮肤、烟头烫伤的不规则瘢痕。其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因为伤处多在手臂,她们大多在夏天会穿长袖衣服或戴冰袖来遮掩。有一些多次自伤者还会把自伤部位选在上臂近肩部处或者大腿上部,以防被人发现。也有一些自伤者对伤痕不以为然,会不加掩饰地暴露,引人侧目。

记者:哪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容易发生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

宋崇升:非自杀性自伤在全球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中位年龄段为13~14岁,也即升入初中前后的时段为非自杀性自伤的高发年龄段。

国内一项针对我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检出率为12.2%。这一数据表明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尽管研究中报告的自伤检出率已经较高,但自伤者可能向同伴、亲友以及医疗卫生人员等隐瞒,所以暴露出来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03

警惕危险因素

听懂无声的呐喊

记者: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如果发展下去,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宋崇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虽然一般不会致死,但极具危险性,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成瘾的特点。自伤者或许最初没有自杀意图,但随着所患疾病病情加重,自杀风险会相应增加,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有研究证明,伴有自伤的青少年比正常青少年自杀的风险高两倍。

此外,自伤还会造成感染、瘢痕等躯体伤害。同时,由于非自杀性自伤导致的情绪失调还会造成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如暴食、酒精成瘾、攻击性行为等。

重复的非自杀性自伤还可能会成瘾。比如,患者在自我伤害过程中出现即刻的缓解感或者快感,还可能伴有紧迫感和渴求感,其行为或体验模式类似于成瘾。在此模式下,患者自伤造成的伤口往往会更深、更多。

记者: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多与哪些因素或者经历有关?

宋崇升:引起非自杀性自伤的因素比较复杂,以下方面相对多见,需要警惕。

1.身体虐待:即故意的身体伤害,比如打孩子时出手较重。曾有患者一直对小时候母亲掐自己的脖子而耿耿于怀,回忆起这个创伤时,她就想划伤自己。

2.情感虐待:比如严重影响患者感受的语言暴力,或可能羞辱、严重威胁患者的行为。有位抑郁症患者的爸爸对他说:“你要想死就去跳楼、喝药,别成天折腾我。”他听到之后,更想划伤自己的手臂。

3.性虐待:如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任何类型的性接触或行为,这种情形较为隐蔽,但有些患者会在青春期性意识觉醒后,感到羞耻、难以自洽,从而通过自伤来自我惩罚。

4.情感忽视:即未能满足重要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如父母角色缺位,对孩子缺乏有质量的陪伴或长期分离,这种情况在单亲家庭或留守家庭相对多见。

5.身体上的忽视:即不能满足基本的身体需要,如吃穿用度等。

上述这些诱发因素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很多都是亲子关系不好导致的。有些控制型家长既容易焦虑又比较固执,青少年患者就更难以从自伤泥沼中摆脱出来。比如,有个正在上中学的抑郁症患者跟我说,她妈妈看她的病情没有好转,就强迫她去拜佛,哪怕头磕破了还要继续磕,痛苦到极致的她只能划伤自己的胳膊来反抗。

04

多方助力

回归健康生活

记者: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还能回归健康生活状态吗?如何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青少年的伤害?

宋崇升:当然可以!

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青少年的伤害,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首先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普通人群中,非自杀性自伤者通常不被理解,甚至被视为异类而被排斥或歧视,其行为被简单地归为自残,并呈污名化趋势。有一些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者因为不被接纳而拒绝复学,离群索居,有的自伤者会找具有共同经历的其他自伤者做朋友,建立小圈子。但危险的是,他们可能并不是相互鼓励,相互督促,而是相互模仿。所以,有一个被接纳、被尊重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自伤者非常重要。对此,可以尝试开展医教协同,请心理医生走进校园,为青少年讲解情绪调节技巧,减少对心理疾病的误解,指导青少年正确应对不良生活事件,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有心理学家曾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患者的很多心理创伤都来自于家庭,起源于童年。很多非自杀性自伤者都是在青春期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之后,在不良心境下,童年的创伤被唤醒,继而出现自伤行为。而出现自伤行为之后,如果家长依然不理解、不接纳,对患者恶语相向,那么只能让患者延续和重复自伤行为。

此外,还有一部分非自杀性自伤者原生家庭不圆满,自身有强烈的被遗弃感,不良情绪较多。对此,要大力开展家庭教育,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缓解家庭成员紧张关系等。对于自伤者,除了药物治疗,还要注重开展家庭治疗,改变不良互动模式,消除自伤行为的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最后,应该给予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更多关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临床上,非自杀性自伤合并心理疾病者非常多见,有些患者就是在患有心理疾病之后或疾病加重之后出现自伤行为。药物治疗不是唯一有效的办法,但能够为患者做出行为改变打下基础。除了药物治疗,医生也会在心理治疗中引导患者获得社会支持。曾有个患者一直感到孤独,我就鼓励她和一些聊得来的同学做朋友。有一次,这个患者划伤的手臂被一个男同学看到,对方反复追问是怎么回事,患者感到很窘迫难堪,就在这时,她的好朋友挺身而出,喝退了那个男生。患者当时觉得很温暖和感动,回家就和母亲分享这个经历,此后再未出现自伤行为。

总之,非自杀性自伤的防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患者本人都付出努力,才能将这一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行为减少,逐步弥合青少年的心灵创口。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