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6月7日,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开始。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再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诸多高校已表示今年招生计划稳中有增,整体有望继续稳步扩招。
近日,湖南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吴帅锋对外披露,学校2024年招生总规模预计10000人,较往年增加。
这意味着,如果这个招生计划成功获批并完成招生,湖南科技大学有望成为“万人招生俱乐部”高校中的一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2023年,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本科录取人数均超过万人。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给了考生更多的机会,也给高校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建设提出了挑战。
高校应该“大而全”还是“小而精”,似乎难有定论,这取决于高校的定位以及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万人招生俱乐部”或添员
公开信息显示,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实际录取考生9790人,距离进入“万人招生俱乐部”仅一步之遥。
吴帅锋介绍,湖南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一所老牌一本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本科招生规模最大的10所高校分别是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而这10所高校具有鲜明的地域和历史特点。
首先,这些高校大部分位于中西部地区。比如,在缺少名牌大学的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招生人数均超万人,此外,河南大学的招生人数也超过9000人。
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少且布局集中在省会城市,比如武汉市、成都市都是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本科招生规模最大的10所高校中,有不少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之外的二三线城市。它们一方面与省会城市分离,从而合理配置省域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资源,另外一方面又坐落在省会城市近邻,从而一定程度上产生集聚效应。
比如,河南师范大学位于与郑州市不足百公里的新乡市,河南大学老校区则位于与郑州市开通了城际公交的开封市。湖南的省会长沙市有3所985高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少,但紧邻的湘潭市同样有招生规模近万人的湖南科技大学和招生规模超7000人的湘潭大学。成都市是西部高等教育中心之一,四川农业大学的老校区位于不远的雅安市。
其次,绝大多数高校是多所高校合并而来,从而形成了超大学生规模。
本科招生规模最大的10所高校中,只有河南师范大学未经合并,其余9所高校主要是2000年左右,通过两校、三校或更多高校合并组建而来。其中,吉林大学更是六校“合体”。
第三,不少高校近年来建设了新校区,从而具备了招收更多学生的空间容量。2023年9月,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校区揭牌。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成立,成为该校第六个校区。
扩大学生规模,有利于高校为所在地区输送高素质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生规模庞大的同时,这些高校的学科专业也较为齐全,有利于相互交流合作,推动学术研究发展。
理性看待高校扩招
与“万人招生俱乐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一些“小而精”的高水平大学虽然也在扩招,但总人数仍严格控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4年新增4个本科专业招生,招生专业(含大类招生)达到18个,但整体本科招生计划仅为470人,延续精英化的培养模式,每专业录取10—40人左右。
此外,今年多所高校已明确表示扩招。
东北石油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5631人,较2023年增加345人。哈尔滨医科大学2024年计划招生2040人,较2023年增加23人。兰州大学总体招生计划增加,2024年招生计划增至5050人。中国药科大学2024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800人,总量较去年略有增加。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3740人,比2023年增加80人。北京邮电大学招生计划是3900人,较往年略有增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招生规模155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4年招生总计划为2350人,与去年持平,但各类型计划有所调整,统招计划增加。
可以发现,虽然高校持续扩招,但扩招幅度有限。
湖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陈沅灵近日表示,湖南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数较往年有大幅增加,总数为5833人。
公开信息显示,湖南大学2023年录取本科生5756人。所谓的“大幅增加”,也只是77人。
一名高校招生办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高校基础设施、师资、学科专业建设相对稳定,所以不会出现招生人数暴增暴减的现象,扩招幅度往往在1%~3%之间。
“考生要冷静看待扩招。高校全部数千个招生计划是分散到几十个省份、几十个专业的,平均到单个省份或单个专业的新增名额,可能只是个位数。”这位负责人说,“而且,增加的计划主要是热门或优势专业,报考人数也会相对较多,竞争相对激烈。”
对考生来说,新成立高校的招生计划增量较多,可能是不错的报考目标。
重庆中医药学院2023年正式成立并首次招生1200人,今年该校11个本科专业预计招生2240人,招生专业数和人数与去年相比均增加了近一倍。
新设专业特点鲜明
高校扩招,主要是因为开设了新专业。智能化是新专业的鲜明特点。
东北林业大学今年新增5个本科专业,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林业、农林智能装备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
此外,各校新增的智能化相关专业还包括机器人工程、智能交互设计、智能采矿工程、量子信息科学等。
人工智能浪潮之下,今年,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提出将开展全员人工智能教育。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陈伟介绍,今年招生入学的本科新生将实施全新重构的培养方案,各专业均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使得人工智能导论、计算概论、设计思维、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成为通识必修课程,且所有专业设置“前沿交叉技术”、“AI+专业交叉”两个专业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共情能力等超越机器的核心竞争能力。
专业有新设也有撤销。南昌大学2024年招生专业共92个,西班牙语、视觉传达设计、公共关系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产品设计、车辆工程6个专业停招。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计3389个专业布点。
今年新招生专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拔尖创新人才项目集中。
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新设立人工智能(新工科大师班),继续实行基础学科拔尖计划班,新增多个新工科拔尖班,扩招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等。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琳介绍,“2023年,我校首次开设人工智能(未来技术班)和人工智能(创新班)。目前经过一年的培训,在校学生认可度、满意率都极高,那么今年我们将由去年的150人扩招到今年的210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围绕“卡脖子”技术,今年新增4个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试验班:飞行器动力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网络空间安全(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实现八年制本博贯通,为关键战略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今年新增了工科试验班(拔尖计划)招生专业类,该大类包含了7个拔尖人才特色班型,均实施本研贯通培养。
对于新专业,考生是否应该追新求异去报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很多新专业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涌现,对考生的能力有很高要求,如果学生在新技术方面没有足够的优势和潜能,在自己过去的学习体验中没有发现具备新专业的优势,无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新专业,其实无需盲目追新。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