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面对面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下称“中山纪念中学”)是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山纪念中学长期耕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在五大学科竞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获颁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试点基地”“2020年优质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国内多所著名高校都跟中山纪念中学签约成为合作伙伴,携手共育英才。

九秩峥嵘,中山纪念中学辉煌赓续,光彩耀人。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中山纪念中学,听中山纪念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梁世锋讲述卓越办学业绩背后的故事。

教育是多维度的、动态的

广州日报:中山纪念中学是一所省内顶尖的中学,近几年,保持高质量发展,总结经验的话,您认为最重要的抓手是什么?

梁世锋:2024年,中山纪念中学迎来90华诞。在建设教育强国之路上,每一位中山纪念中学人都潜心耕耘、奋楫争先,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教育应该是多维度的、动态的,因此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需要站在教育发展的时代浪潮,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学校保持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总结:

第一是党建引领。抓党建就是抓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二是强师铸魂。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老师,打造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教师团队。学校主要从三个维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首先从培养学术型教师到构建学术型科组,以研促教,形成学术型教研氛围。其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贯通培养”。中山纪念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形成“双向循环”教学机制。一是教师可以进行初高中教学循环,实现纵向教学贯通;学校还有“1+5”的教育集团,可以横向交流培养;即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双向循环”教学交流培养。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向上贯通”培养。借力区域资源,与高校开展强师项目合作,更高平台力促教师专业发展。例如中山纪念中学现有教师中有15位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首批访问学者,14位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兼职教师,20多位是高校硕士生实践导师等。再次是素养课堂淬炼培养。学校践行“思维+空间”的课堂教学理念,立足培养学生高阶思维,通过打造高品质课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第三是文化育人。学校大力弘扬“天下为公、敢为人先”精神,坚持“文化育人”办学思想,形成“中山精神+文化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格局,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地践行。

第四是科学思维。学校提出“有空间才有新发展”“宽基础才能高建筑”“没有高品质的思维就没有创新”教育理念,同时以“数据思维+项目思维”双轮驱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我们通过微观数据来分析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以及整个科组的教学质量;通过宏观数据来预测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综合判断,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第五是立足当下,守望未来。未来已来,将要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当下的教育能否支撑未来教育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工技术层面的知识传递,但是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立德树人方面,冰冷的机器一定不能完全替代教育者。如何让学校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跑出加速度,是我们每一位“中山纪念中学人”都在潜心探索的命题。

教育耕耘与农耕劳作有相似性

广州日报:您曾提出过“三耕法”教学主张,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具体内容。

梁世锋:“三耕法”教学主张是我在对教育哲学、教学追求和教学理解的基础上对中学教育的探索认识,包含“农耕思想、深耕专业、躬耕课堂”。首先,这里所指的农耕思想包含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科学得法,成长守望,培根铸魂。教育耕耘与农耕劳作在角色内涵上具有相似性。在教育教学场域中用农耕思想的思维起点,陪伴守望学生成长,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教学情境,适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次,教师要深耕专业。教师对自己的学科,包括教育行为、学生的规律,要理解其底层原理。只有老师对学识耕得深,悟得透,知识面广,才可能掌握知识的真正内涵。另外,教师要站在当下,预见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再次,课堂是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的关键场所,课堂教学承载着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素养发展的重任,是课程教学的核心载体。教师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勤学善研,精益求精,以学生现有的思维逻辑发展水平为起点,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有效教学,打造品质素养课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有前瞻思维、久久为功

广州日报: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在中学,如何发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苗子,并为他们提供适合成长的土壤?

梁世锋:这里先界定一个概念,拔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不同的概念。拔尖人才更多关注的是基础理工学科方面,而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基础学科方面,也可能在艺术,体育等方面,且关键在“创新”二字,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我认为所有基础教育学校都应该承担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通过平时观察,发现一批在某些学科领域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有科学研究显示,群体中大约有1%-3%的孩子属于早慧儿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

其次,拔尖创新人才要通过测试、检测和筛选。

再次,关注非智力因素,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始终要坚守的初心使命。没有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仅仅是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绝对是教育不能为、不该为的。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州日报:中山纪念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什么特点?

梁世锋:首先,因材施教。紧扣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学校也会采用个性化方式培养人才,针对学生的兴趣给他们提供更多渠道来发挥特长,努力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其次是精准培养。学校旨在培养一批能厚植根基,将知识拓展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特别是在某个领域或者方向有自己的兴趣并能长时间坚持且积累了一定的个人理解,在老师或者其他外界的帮助下,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与一流高校或学科无缝对接的优秀高中生。

此外,学校还形成“一制三化”的培养方式,即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和志趣化。学校为每一个学生配备“1+1”导师,即一位班级导师(班主任)和一位特长学科导师,“双导师”将在学生课程学习、学科竞赛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思想品质教育、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领、指导和帮助,落实个性化培养。按照学生特长实行小班制教学,借鉴书院制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设立学生研讨室、读书角、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学校的少年科学院为载体,依托优质生源基地校、少年科学院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等,整合资源,开展系列科学素养发展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着力增强学生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广州日报:在您看来,当下在早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时,存在哪些需要突破的瓶颈?

梁世锋:目前社会上多是通过学科竞赛来测试一个学生是否为拔尖创新人才,这值得商榷。拔尖创新人才不只在基础学科领域,还包括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发现拔尖创新人才要通过多维度观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相反,要拓宽筛选人才的范围。

目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还不够成熟。另外,虽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方向清晰,但是具体抓手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不同时代人的认知经历和感受不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与时俱进,不同时代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判断指标到底要设置在怎样的一个范围内才合理,这些都需要科学界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如何解决也是一大难点。

教育往往具有滞后性。用过往的知识内容和传统经验来辅导学生很重要,因为基础学科有它本身的逻辑规律,经得起考验。但是现今我们的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才能应对未来的变革、时代的变迁以及技术的迭代,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立于当下,思考未来。

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也是难点之一。好的教师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因此对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和教育教学方法都有很高要求,而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的要求更高。面对时代发展的瞬息万变,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教学改革的创新不止,如何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亟需破解的难题。

广州日报:您能给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一些建议吗?

梁世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把时间的链条拉长,让教育慢下来,不要急功近利。不能用阶段性的考试来判断或者定义一个学生是否为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久久为功的,要给学生多一些空间、时间和宽容,否则现实中过多的考评可能会制约他的创新思维。

此外,在基础教育环节中,给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设更完善的机制、提供更好平台。比如争取“早发现早培养”政策支持,贯通培养的软、硬件平台都要配备到位,给予躬耕一线、业绩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师更多肯定等。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