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汇点新闻客户端】

五年间,一个名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从83所高校名单中消失。后来,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出现在社交平台上,说“实习没有相应的单位”、“本专业的老师是从其他专业拼凑过来的”、“取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是不公正”…

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细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公用事业管理的知识相对复杂,一般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但是没有比较独特的专业技能,所以社会需求比较小。同时,由于高校数量多,招生人数多,专业取消跟不上,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存在巨大的缺口和脱节。很多毕业生都提到,大部分同学都在考公,考研,很少有同学能直接面对就业市场的压力。

虽然就业率不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唯一因素,但社会需求应该是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标准,尤其是占高校绝大多数的应用型高校。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颜屋所说,高校专业发展的“小逻辑”必须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掺杂了很多其他因素,导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社会需求。比如,有的高校希望通过“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尽快把“学院”变成“大学”;有的学校希望通过增加专业来补充学科空,从而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实现高校排名中的排名跃升;一些高校过于看重开放的成本和门槛,过于看重“性价比”。

某种程度上,公共事业管理只是专业乱设的一个缩影。现实中,一些热门专业确实存在超配现象。比如一些金融类院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很多特色学院越来越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但部分高校并不具备与专业相匹配的教学实力。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宝贵的学习经验,也加剧了毕业生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加大高校取消专业的力度,这是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重要举措。专业热门时,高校“一哄而上”,专业冷清时,因为学科内人员和科研经费的利益,取消起来相对困难。所以更大程度的取消专业也是遵循动态调整规律,纠正专业偏差的体现。但要对标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不容易,因为培养人才需要几年时间,社会需求多样且瞬息万变。预测多年后的社会需求是一个公认的社会问题。如何既有前瞻性又不脱离实际地设置专业,是对高校和教育部门的考验。

编辑:袁媛

本文来自【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