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
繁花似锦的春天,簪花妆造格外流行。如今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女子簪花,但在宋代,男子簪花成为当时风俗。“男子全民簪花,街巷处处卖花,成为宋代独一无二的时代印记。”南京文史作家侯印国说,宋代男子簪花,不仅仅是将其作为附着在身体之外的修饰,更是一种对美的赤忱追求,他们追求人花相映的美学境界,探求及时行乐的生活智慧。
男子簪花始于唐代
宋代更是全体簪花
男子簪花其实从唐代就开始了,尤其是在重阳节,菊花逐渐代替了茱萸,成为节令花卉,正如杜牧诗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代宫廷宴会上,皇帝也偶尔赐花给大臣,被视为美谈。唐玄宗就曾将花亲手插在宰相苏珽的头巾上,时人都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荣耀。
宋代更是一个男性全体簪花的风流时代,在中国历史朝代中绝无仅有。不仅官员文人在重要礼仪中簪花,普通百姓中男子也常常簪花。侯印国在自己的新作《宋朝人的日常生活》中,详细解读了这一现象。
以北宋末年为故事背景的《水浒传》,笑傲江湖的梁山泊好汉,出场往往簪花。例如小霸王周通下山,“鬓旁边插一枝罗帛像生花(用丝绸做的假花)”,连他麾下的小喽啰,也“头巾边乱插着野花”。绰号“短命二郎”的阮小五,出场时“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绰号“病关索”的杨雄,出场时“鬓边爱插翠芙蓉”。“浪子”燕青亮相时“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至于蔡庆,绰号就叫“一枝花”,他的打扮就是“金环灿烂头巾小,一朵花枝插鬓旁”。
侯印国介绍,《水浒传》虽然成书在明代,但实际上是在宋元两代民间艺人话本的基础上整合而成,从中可以看到宋代人的生活细节。宋人自己的诗词中,也写到了男子簪花。苏东坡写过“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辛弃疾写下“白头陪奉少年场,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长”。
鲜花假花都可簪
野花野草也上头
宋人所簪的花种类众多,有四季应景的鲜花,也有各种材质的假花,有时出门散步踏青,随便折一点野花野草,也能用来簪在头上。“在宋代,簪花是一种娱乐文化,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游艺娱乐,参与其中的男性都会簪花。”侯印国说。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宋代的《大傩图》,表现的是民间举行傩仪,其中有人物就头戴梅花等花枝的形象。
宋代对簪花非常重视,不同场合、不同官职品级的官员,簪花的材质、颜色有详细规定:“中兴、郊祀、明堂礼毕回銮,臣僚及扈从并簪花,恭谢日亦如之。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太上两宫上寿毕,及圣节、及赐宴、及赐新进士闻喜宴,并如之。”
侯印国介绍,节庆仪式上所簪的花,有真花也有假花,前者称为“生花”,后者称为“像生花”。
假花历史悠久,大约始于汉代。后来隋炀帝在洛阳建宫殿,秋冬之际甚至给整个宫院的树木贴上绢布制作的假花、假树叶,人工打造百花盛开的景象。唐代绢花盛行,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墓葬出土过唐代绢花实物。
花市蓬勃兴盛
运花还有特别技巧
“宋代簪花习俗的盛行,和花卉市场、流动花担的蓬勃兴盛有着密切关系,市民很容易能够买到各色花卉。从现有文献来看,卖花行当初兴于唐代,开始盛行则是在宋代。”侯印国说。北宋时期,汴梁、洛阳、成都、扬州等城市都有享誉全国的大花市。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说当时洛阳城里的春天,不分贵贱,人人插花,哪怕是最底层的挑夫小贩,都不例外。每当洛阳牡丹盛开之际,官方都会组织“万花会”,举办宴会的地方都以花作为屏风,四周的墙壁柱子上,也都挂上装了水的小竹筒,里面插满花朵,触目所及,一片繁花世界。扬州的芍药名动四方,当地也组织花会,每次用花千万朵。
北宋词人柳永在词中写道:“论篮买花,盈车载酒。”人们一整篮一整篮地购买鲜花,一整车一整车地买酒,足见风流。司马光说“车如流水马如龙,花市相逢咽不通”,花市人来人往,以至于拥堵异常。
侯印国介绍,北宋洛阳的牡丹运送到首都汴梁,还有特别的技巧,花匠在竹笼里装满嫩菜叶子,再将牡丹填满,还要用蜡封牡丹花蒂,这样可以使花多日不落。
南宋临安的花市更胜汴京,杨万里曾路过临安和宁门花市,不由感慨赋诗:“君不见内前四时有花卖,和宁门外花如海。”临安花市四季有花,而以暮春最为繁华。《梦粱录》中写临安晚春,卖花人挎着马头竹篮,唱歌叫卖,人们纷纷前来购买,而花篮中的花卉种类奇绝。西湖附近的花市主要在寿安坊一带(今天官巷口附近),这里除了鲜花,还售卖各种假花和首饰,极为工巧,超越古人。直到明代,这里还是卖花之人聚居的地方。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