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津县牧业社区干部深入牧区讲党课。(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阿勒泰地委组织部提供)
核心阅读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面对基层抓党建主体责任不清、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新疆阿勒泰地区不断探索以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稳定、基层民主和服务群众相统一的长效工作机制,夯实了基层基础,确保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由哈萨克、汉、回、维吾尔等36个民族组成,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197千米。阿勒泰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边境地区,长期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于2015年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是什么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是什么凝聚了党群干群关系?是什么维护着边疆社会稳定和加快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这得从阿勒泰地区实施的“党建责任制度”、开展的“星级化”创建、推行的“三议三决”民主决策机制、“一线惠民8+1”工作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中找到答案。
“责任制+星级化”牵住党建“牛鼻子”
“党建工作是无形的,我们要通过建立党建责任制,将无形的工作化为实实在在的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2015年初,阿勒泰地委书记邓章武提出这样的理念。同年,地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度》,详列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明确了抓班子带队伍、软弱涣散党组织转化升级、落实“三议三决”民主决策制度等7项重点工作。
乡镇党委书记作为基层党建的头羊,具体职责是什么?工作重点在哪里?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推动工作?去年5月,地委组织部专门举办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基层党建责任培训班,对以上问题一一进行了深度解读和阐述:“要学会抓住党建工作‘牛鼻子’,管好用好基层党支部书记,使他们成为农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中坚力量!”该区不仅重视抓好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还注重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的意见》《村干部业绩考核办法》等制度。这为管好村干部队伍,为村党支部书记干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教会了方法。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为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该区制定《推进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意见》,明确了村级组织争创的领导核心、民族团结、和谐稳定、为民服务等十颗星,制定了详实的考核、验收标准,采取年初申报、全年争创、年末评定的程序,每年命名一批“星级化”村级组织。同时将村级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与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挂钩,将村干部工资分为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和“星级化”工资三部分,按评星等级奖励、增加村干部福利待遇,明确村级党组织书记(主任)评星7星级以上列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推荐范围,9星级及以上列入公职化管理范围。规定5颗星及以下的村占乡镇本村数50%以上的,乡镇党委书记年内不得评优或提拔使用,倒逼乡镇、村党组织书记回归本职,耕好党建责任田。
“‘星级化’创建工作直接与我们收入和前途挂钩,这更加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谈起“星级化”创建工作,各村党支部书记纷纷道出这样的心声。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全地区有41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或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或者乡镇党政班子。
民主议事决策打通干群“隔心墙”
“村里工作不好干,大事小事都得办。社区总理不好当,千头万绪少人帮。”以前,村(社区)群众大事小事都找党支部,由于工作力量不足、精力有限,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基层干部忙于应付、疲惫不堪,群众意见很大,上访不断,干群关系一度紧张。
2014年以来,为进一步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该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包村联组1+1+10”机制和“三议三决”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包村联组1+1+10”工作机制,即在每个村划分片区,由村干部包片负责,每个片区划分若干自治小组,按照“1名党员+1名十户长+10户村民”的模式构建“互联网”框架,由包村乡镇领导干部负责牵头抓总,协调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动员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出工出力。“三议三决”民主议事即在社区各小区、楼栋分别成立由户代表组成的楼栋居民议事会,由单元长、楼栋长等组成的网格居民议事会,以及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网格长、楼栋长组成的社区居民议事会,各级议事会接受对应党组织指导召集,形成层级分明、全面覆盖的居民议事机构。将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改善、惠民政策实施等6大类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事项列入议事目录,按照区域、范围和大小,明确各级居民议事会的议事决策权限。其中,赋予楼栋居民议事会议决策权限12项、网格居民议事会议决策权限20项、社区居民议事会议决策权限10项。
为压实村级自治小组工作责任,该区推行村党员、十户长“双亮双带双定”制度(亮身份、亮态度;带头发展经济、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定岗位、定承诺),要求党员、十户长带头制订帮扶计划,公开认领致富增收、政策宣讲等17类岗位,并将党员、十户长承诺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前村里办事全靠村干部,人少事多效率低,自从‘包村联组1+1+10’机制推行后,村里党员、十户长作用发挥了,群众诉求及时回应了,群众心气顺了、矛盾少了,干起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了。”富蕴县喀拉通克镇白杨沟村支部书记阿依布落·达吾列提深有感触地说。
为确保“三议三决”顺利实施,该区逐级明确党组织职责,完善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管理办法,细化明确15项职责任务。落实党员分片包户制度,发挥党员在议事决策中收集民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等方面的作用。将党员参与“三议三决”民主议事情况,作为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将楼栋长年报酬提高到1200元、网格长年报酬提高到3000元,提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三议三决’制度的实施,集中了民智、化解了矛盾、理顺了民气,实现了社区干部省心省力、居民群众认可满意、社会各界普遍赞同的良好效应,在深化社区民主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吉木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薛学艺说。
“一线惠民8+1”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竹板一打响连天,农村喜事说不完;今天不说别的事,惠民政策谈一谈……”近日,在该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马迪村办公室大院,大学生村官表演着“一线惠民服务8+1”快板书,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为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提出的“好人要让基层干部去做,好事要让基层组织去办”的理念,2014年以来,该区全面探索推行了“一线惠民服务8+1”工作机制。
“一线惠民服务8+1”工作机制,是指原由县(市)或乡镇经办的8项惠民措施下放到村级组织实施;各县市、乡、村可结合实际,自主实施服务民生项目,把最基础的事交给基层组织和干部去做,树立威信,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8项“规定动作”,是指由村干部发放农村低保、老年人生活补贴资金、低保人员医疗救助资金、救灾救济资金、临时救助政策资金、“四老”人员生活补贴、村干部和十户长维护稳定奖励资金、爱国宗教人士生活补贴等。1项“自选动作”,包括对参加新农合、新农保的村民给予补助、对农村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学生给予奖补、对农村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给予奖励、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农户给予奖励、落实村级组织主持婚庆和“四老”人员去世厚葬制度。
推行“一线惠民服务8+1”工作机制以来,该区由县乡村自行确定了对村级组织主持红白喜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等79项惠民服务事项,每年涉及资金达1.8亿元。同时,地区从促农增收扶持项目资金中切出3000万元,鼓励各地配套一定资金开展活动,推动资源、权利、服务向基层倾斜。同时,该区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在发放惠民资金和落实惠民政策时同步开展宣传教育,利用服务群众集中到村的时机,宣传各级惠农政策。该区积极与通信企业合作,在村级组织建立多民族语种的“短信通”平台,通过短信形式告知服务对象每项政策、每笔资金发放的时间、金额、形式,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传递到每家每户。
针对农牧区地广、交通不便、居住分散、行政成本高、农牧民办事不方便的难题,该区按照“集中连片、居住相邻、便于集中、灵活设置、利于作用发挥”原则,投入2000余万元在偏远农牧区成立了34个社区,每个社区建成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组建农牧业区社区党总支,选派乡镇派出所、司法、民政等相关站所干部深入牧区一线合署办公,面向牧民党员群众开展政务、党务、卫生、法律、证件办理等12项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各族农牧民群众,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讯员 阿组轩)
亮点扫描
吉木乃县:选好议事人
为社区“减负增效”
本报吉木乃讯 (通讯员 李桃蜜)近日,吉木乃县人民路社区东山梁网格议事会组织召集会议,研究辖区水管道维修事宜,经过通报议案、投票表决、现场计票等环节,最终确定由社区居民集资维修。“以前碰到这样的事,要家家户户做工作,跑断腿、说破嘴,现在议事会就能解决了,效果特别好。”包片干部王萍深有感触地说。
在推进“三议三决”机制过程中,该县将选好选强各级议事会代表作为基础和重点,按照“履职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标准,由组织部门牵头组成考察组,从道德品质、基本素养、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等方面,考察把关群众初选的1700余名议事代表。县财政每年出资100万元,用于楼栋长、网格长报酬发放和表彰奖励,确保发挥作用。目前,各级议事会共决议事项677项,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干部压力有效减轻,群众满意率到达96.7%。
布尔津县:
民生二十条惠及农牧民
“民生二十条,就是我们的幸福二十条!”近日,布尔津县阔斯特克乡克孜勒乌英克村民生二十条兑现仪式上,村民马爱军激动地说。
在推行“一线惠民服务8+1”工作机制中,该县调研走访全县72个村2100余户农牧民家庭,制定出台《村级组织服务民生二十条规定》,涉及群众衣食住行、就医上学、生老病死等民生问题20项,如,为去世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民补助丧葬费500元;50岁以上老人去世,尤其是“四老”人员,均由村党支部主持葬礼;对曾担任村“两委”班子正职但未享受“三老”人员待遇的60岁以上的村干部,按每届每年600元标准予以补贴等等。县乡每年兜底200万元以上资金,放权到村党组织统一实施民生二十条。
民生二十条实施以来,全县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400余万元,惠民3万余人次,覆盖全县所有农牧民家庭,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凝聚人心。(通讯员 李永江)
富蕴县:“三联共建”盘活党建工作资源
近年来,富蕴县开展以机关党组织为主导,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联创共建为载体的“三联共建”活动。
该县按照“书记联手、责任共担,组织联建、活动共办,党员联管、人才共用”的要求,每年年初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深入了解村(社区)、企业发展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入手,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实际,每年为村(社区)、企业党组织承诺3-5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去年以来,77个机关党组织为联建党组织提供项目资金、就业服务、人才技术、文体联办等实事924件,落实帮扶资金1750余万元,1244名机关党员完成群众“微心愿”2291件。通过深入推动“三联共建”活动,有效盘活党建工作资源,提升了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通讯员 马传果)
部长点评
从基层基础抓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稳定要从基层基础抓起,阿勒泰通过建立党组织引导、党员参与、群众配合的“包村联组1+1+10”联动机制,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政治责任和担当意识,广泛调动乡镇、村干部、农牧民党员和十户长等力量,积极投身到社会管理中来,编织成稳固的群防群治网络,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维稳防线,形成了一套符合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实际、具有阿勒泰特色的基层治理体系。
乡镇党委书记官小责任大,抓住了乡镇党委书记,就抓住了“抓乡(镇)促村(社)”的命脉。通过制定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度,列出党建责任清单,明确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的重点和方向,以及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解决了抓党建“不会抓、抓不住”的问题。采取制作党建工作轨迹手册、开展述职评议考核、激励奖惩和追责问责等措施,使“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根植于乡镇党委书记心中,形成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群众是抓基层打基础的力量之源,只有充分调动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抓基层打基础才能落到实处。通过推行社区“三议三决”民主管理议事机制和村级事务“两会两票”民主决策制度,有效形成了基层决策先党内、后党外;党组织管党员、党员带群众;党员的工作组织做、群众的工作党员做的良性互动。有力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基层公平公正公开,实现了基层问题基层解决,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
干群和谐是检验抓基层打基础的晴雨表。推动抓乡(镇)促村(社)各项工作落实,关键是让各族群众受教育、得实惠。通过实施“一线惠民服务8+1”工作机制,一方面强化了机关部门单位“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打破了机制体制壁垒,推动资源、权利、服务向基层倾斜,形成“好人要让基层干部去做,好事要让基层组织去办”的新格局,进一步为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扬威立信。另一方面基层干部在落实惠民政策过程中,大力宣讲党的惠民政策,让群众知道恩从何来,惠在何处,增进理解,切实形成凝心聚力决胜小康的强大能量。
(作者系阿勒泰地委委员、组织部长 陈波)
亲历者说
把工作重心放在村上
福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江玉:抓好基层党建,就是要加大“抓乡促村”的力度,强化乡镇抓村(社)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社)、阵地在村(社)的意识,促使乡镇党委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上,带好村级班子,帮助落实好党的基本制度,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有的放矢开展精准服务
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金山北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潘加珍: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以前居民有什么事情都找社区,社区干部什么都做,什么都干,不仅疲于应付,最重要的是削弱了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功能。通过实施“三议三决”民主决策制度,现在大多数事务居民都可以自己解决,社区干部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开展精准服务工作。
一线惠民服务“佳克斯”
哈巴河县库勒拜乡均塔斯塔克村牧民沃扎提汗·沙德阿恒:自从实施“一线惠民服务8+1”以后,乡里和村里给我们残疾人发最低生活保障金,因为我们行动不方便,都是村干部亲自把现金送到我们手上,现在的干部“佳克斯”(哈萨克语:“好”的意思),党的政策“佳克斯”!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