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有一个极其常用的方言口语词“恁”。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它有两种读音、两个用法,更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用法在语义上居然毫无联系。
当它读en(音恩,阴平,调值323)的时候,作单复同形的第二人称代词,意思是“你”“你们”,或“你的”“你们的”。
比如,看见一个小孩在玩耍,就问:“恁几个耍什么呢?”或直接说:“恁耍什么呢?”
又,“小明,恁大恁妈在家不在?”
可爱的孩子们
当它读nen(音嫩,去声,调值35)的时候,作程度副词讲,有“很”“非常”之意,等同于“这么”“那么”,可修饰形容词、动词。
比如,“恁大一盘盘扁食,你都能吃完了?”
“你咋恁厉害了,都考进平定师范了。”
那么,“恁”这个词的来源是怎样的?它还有哪些有趣的用法呢?
一
“恁”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据一些学者考证,早在战国铜器铭文中就已经出现。
湖北宜都地区出土的楚国王孙遗者钟上面有这样一段铭文:“余恁佁心,延永余德,和沴民人,余专旬于国。”其中的“恁”为“信”之异体,指诚信。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我要使我的心思诚信,使我的道德长久,使人民和谐安定,我要把它遍施于国中。
楚国王孙遗者钟铭文及其拓片
或许是因为太过古老了,“恁”在古代汉语中的释义多得不得了,真有点让人无所适从。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恁”为“下齎也”。“齎”,读作jí(音急),同“赍”,本义为“持遗也”,就是拿东西送给人。但是“下赍”作何讲,这就有点挠头了。
清朝有个文字训诂学家,叫段玉裁,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这个人非常了不起,耗尽半生心血写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注》,专门对许氏《说文解字》进行注释和研究。此书一出,立时声振海内,风行一时,说文之学由此而盛。
清代段玉裁画像
大清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由衷感叹说:“金坛段懋堂大令,通古今之训诂,明声读之是非。先成《十七部音均表》,又著《说文解字注》十四篇,可谓文字之指归,肄经之津筏矣。”
清朝语言学家王念孙更是盛赞段注乃“千七百年来无此作”。在段玉裁去世时,王念孙哭着对他的弟子陈奂说:“若膺死,天下遂无读书人矣!”
《说文解字注》
可就是这样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且在清代学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人,对许氏《说文》中“下齎”到底是指什么,也说不上来,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未闻”。
倒是《康熙字典》引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之言,曰:“心所齎卑下也,俗言如此也。”读罢,不知所云。
许氏之后,一些韵书,如三国魏《广雅》、唐朝《唐韵》、宋代《集韵》《类篇》、元代《韵会》、明朝《正韵》相继为“恁”注音与释义,有“信也”“念也”“思也”“弱也”等各种各样的解释。
《康熙字典》“恁”字条
毫无疑问,战国铜器铭文上的“恁”字,跟今天我们方言口语中的“恁”字根本不是一回事,只不过凑巧了,二者字形长得差不多。
历朝历代韵书上记载的“恁”,似乎跟现代词“恁”也没有太大的关联,二者之间应该是同形字借用的关系。
那么,“恁”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人称代词和程度副词的用法呢?
二
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恁”,最早见于金代《刘知远诸宫调》和《董西厢诸宫调》中,元曲、元杂剧,以及清代《聊斋俚曲》等韵文当中使用最为频繁。
有学者统计,从金到清的文献作品中,“恁(您)”共出现2339例,其中表单数意义的1644例,表复数意义的695例。
如,《刘知远诸宫调》十一卷中,知远妻对儿子咬脐郎说:“这两幅布裙较些新,且与恁托肩换袖。”
《刘知远诸宫调》残卷书影
《董西厢诸宫调》卷五中,张生对丫鬟红娘说:“是恁姐姐今宵与我偷期的意思,说与你也不碍事。”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丫鬟红娘对张生说:“来时节肯不肯尽由他,见时节亲不亲在于恁。”
清代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十二卷:“若还是去的晚了,你看恁师傅不依。”
诸宫调、戏文、杂剧以及俚曲等,使用的都是高度口语化的语言,“恁(您)”多出现在这类文学作品当中,说明“恁(您)”的使用在金至清时期的口语交际中相当流行。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古代汉语中的“您”,与今天普通话中表敬称的“您”不完全是一个概念,至少在古代汉语中,“您”不是敬称。
元杂剧演出壁画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中,有多处使用了“您”字。所有例子中,“您”都表示“你”“你的”,无一处表示“你”的敬称。
如《聊斋俚曲·磨难曲》:“骂只骂你太不贤,依仗着您哥是个官。任拘你势力怎么大,破上一死不怕天。”
关于第二人称“恁”的来源,明代徐渭有很独到的见解,他在《南词叙录》中说:“你们二字合呼为恁。”
现代学者多数都认同了徐渭的合音说,即“你”字取声母n[讷],“们”字取韵母en[恩],二者相拼,就是nen,即恁的读音。这个读音直到今天,在河南很多地方,比如许昌、南阳、新乡等地都还在使用。
古代典籍《说文解字》
至于“您”,据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考证,是金元时期“你懑”“你每”这一表第二人称复数的特殊称谓的合音,其语音发展趋势是[nim]到[nin]。
在元代之前的韵书中未见“您”字,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第一次收录了这个字:“你与您同义,音恁。”清代樊腾凤《五方元音》收入人韵,注曰:“上声,您,你也。”清代《康熙字典》在备考中收录了“您”字,下注“俗‘你’字”。
三
“恁”字的现代程度副词用法,与唐宋以后出现的指示代词用法有一定的关系。
这一时期,由于经济进一步繁荣,政治、文化逐步开放化,魏晋南北朝时占一统地位的典雅文化逐步让步于大众文化,表现于文学上,即雅文学逐渐淡化,唐诗、宋词、话本等通俗文学题材日趋丰富;而表现于语言上,即书面语言的典雅色彩逐步淡化,口语的通俗色彩亦随之显著,出现了大量的口语词汇,“恁”正是其中之一。
古代典籍
如,南唐冯延巳《忆江南》:“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诗中的“恁时”即“这时、那时”,指示代词,作定语。
宋代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六十六:“古时人蠢蠢然,事事都不晓。做得是也不知,做得不是也不知,圣人便作《易》,教人去占。占得恁地便吉,恁地便凶。”前一“恁地”如表近指“这、这样”,后一“恁地”表远指“那、那样”,反之亦然。
朱子(即南宋朱熹)认为,易学起源于卜筮活动,与当时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相关。上古,处于蒙昧时期,民风淳朴,尚未开化,民众智力低下,不明事理,不辨是非,遇事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故圣人以卜筮教化民众,趋利避害,成就事物。
古代典籍
宋代《五灯会元》卷第四:“沙问地藏:‘我恁么道,汝作么生会?’”文中的“恁么”与后“作么”相对,“作么”即“什么”“怎么”的意思,“恁么”表近指“这么”。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从语音上看,‘恁么’就是后代的‘那么’,但在最初的时候,‘恁么’既可以表示‘那么’,也可以表示‘这么’。”
到了元明清时期,“恁般”“恁样”“恁么”“恁地”“恁”等一系列程度副词广泛应用于各类口语性文献中。从清伊始,“恁”的这一用法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民国初年“白话文”运动之后,“恁”转变为现代汉语方言词,基本退出了汉语书面语系统。
古代典籍
今天,“恁”作副词的用法,在一些作家作品的对话语仍有少量使用,一般作句子的状语、补语。
如,张卫《你别无选择》:“众人一阵唏嘘:乖乖,喝个酒还恁多规矩。”
金庸《雪山飞狐》:“那老僧微微一笑,道:‘施主恁大年纪,仍是这等火气。’”
四
与“恁”字的释义一样,其读音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也都是一个麻烦事。
《说文》和《唐韵》中,“恁”的注音为“如甚切”,说明唐朝以前,“恁”的读音大致同今音ren(音任)。
古代典籍
《集韵》《广韵》《类篇》中,“恁”的注音为“如鸠切”“如林切”“尼心切”等,吕叔湘先生据此认为,宋金元时代“恁”的读音为[nim],与今音“您”的读音大致相同。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恁”的注音是nín(音您),到了方言中,人们就不管不顾了,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比如,河南获嘉方言中是nei(音内),山东汶上方言读nen(音嫩),广东潮汕方言读rim(音大致同“忍”),江苏常州方言读ni(音逆),山西平定方言则读en(音恩)。
山村
有意思的是,“恁”虽然可以作第二人称代词,且单复同形,有“你”“你们”的意思,但是“恁”并没有完全替代“你(你们)”,在很多情况下,“恁”和“你(你们)”是可以混用的,这一点在山西平定方言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恁”在山西平定方言中,一般多用于领属格这一特定的句法位置上。所谓的领属关系,是指两个词语之间存在领有或被领有的意义关系。
汉语中的领属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领属格在句子中作为定语,往往放在修饰的名词前,用结构助词“的”表示,即定语表领有,中心语是被领有,如“我的衣服”“你的书包”等等。
民居
在山西平定方言中,如果表远指,或者是复数,多用“恁”;如果表近指,或是单数,则直接用“你”,比如:
小明妈妈对老师说:“你什么时候有空,带上恁家小孩儿,咱们一起去娘子关转转。”
老师一手抖着考试卷,一手指着几个学生说:“你,你,你,还有你,恁几个都给我站起来。”
老师问小明:“这是你的作业本?你咋回事么,一连好几天一道题都没有写?你记住啊,明天必须把恁大恁妈给我叫到学房来。”
山西平定迓鼓
“恁”字在“白话文”运动之前,是一个普通词,之后因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恁”转化为一个方言词。
“恁”作为方言用语,不仅仅存在于晋方言区,也存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和东北等北方广大地区。在不同的地区,“恁”的读音和用法也不尽相同,而且情感表现力比普通话程度副词要更加强烈。(张文平)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