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动动手指点赞、转发,谢谢!

在一个悠闲的周末,我随意翻着电视频道,无意中被CCTV音乐频道的一段古韵深沉的旋律所吸引。屏幕上,蒋国基正专注地演奏一支形态独特的乐器,它的音色清亮而又哀婉,我本以为那是笛子,直到细致一看,才发现竟是另外一种乐器——篪。

篪怎么读_篪图片_篪

篪(chí),一个简单而又陌生的名字,这乐器似乎与笛子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篪是一种横吹乐器,拥有八个音孔,听说这是汉族古乐器中的瑰宝。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篪的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在《广雅》与《尔雅·释乐》这样的古籍中都有记载。它的音色曾是古代雅乐中的常客,能表达出高尚的情感与品格。想象那些古代士人,吹奏篪的身影,便觉得时空交错,仿佛穿越了千年。

篪图片_篪_篪怎么读

然而,时光荏苒,这种曾经风华绝代的乐器如今却鲜少见到有人演奏。现在能见到的古代篪寥寥无几,像是台北孔庙珍藏的那件篪,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对篪,成为了人们了解这门古艺的珍贵窗口。而篪不仅是乐器的名字,它还曾被用来指代一种竹子,这一点在《水经注·湘水》中有所体现。篪竹,这名字透着古风,让人好奇这种竹子究竟长得怎样。

篪_篪怎么读_篪图片

在探索篪的过程中,我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成语——“老妪吹篪”。这个成语出自《洛阳伽蓝记》,本来是用来形容用心计来平息战争的手段。这个故事讲的是北魏时期,河间王元琛怎样用一位名叫朝云的女子,通过吹奏篪的方式,感动了反叛的羌族人,使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归顺。朝云的篪音,不仅仅是音乐,它更像是一种情感的传递,触动了那些战士的心灵。

篪图片_篪_篪怎么读

篪音既是慰藉,也是召唤,它唤醒了那些羌族人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思念。他们在泪水中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思念那山清水秀的故土。篪的音色有着神奇的力量,它抚平了愤怒与痛苦,使得硝烟背后的人们重拾了和平。这件事在秦州流传开来,人们都惊叹于老妪吹篪的奇迹,那位吹奏篪的老婆婆,用她的音乐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虽然“老妪吹篪”这个词如今已不常用,甚至有些生僻难懂,但它背后蕴藏的故事和道理,却是永恒的。它告诉我们,有时候,柔软的力量可以胜过强硬,心灵的交流远比言语的辩论来得有力。汉字的魅力就在于此,四个字可以凝聚如此深刻的智慧与情感。篪,这古老的音符,现在虽然不常见,但通过今天的一次偶遇,它的故事与韵味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让我们不忘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古老乐器,不忘那些讲述着智慧和温情的古老故事。它们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