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富贵而忘其辱。”
“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
6月4日,继2023年底推出“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后,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同题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正式开放,该展览从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人物四个方面对汉代廉政体系作了全面介绍。古人的廉政思想和廉洁故事即便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明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清廉陕西”再添一处有特色廉洁文化教育阵地
2023年底,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联合省内九家文博单位共同策划推出“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文物展),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十余家国省及网络媒体相继跟踪报道,接待观众十余万人。作为临时性展览,该展览今年8月份即将撤展。为进一步发挥该展览的廉洁教育意义,扩大社会影响,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策划了同题图片展,以原文物展为基础进行优化、扩展和升级,图文并现、形象化诠释展览主题内容,为“清廉陕西”再添一处有特色的廉洁文化教育阵地。
该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民惟邦本 唯德是辅”“法平则吏无奸”“公生明 廉生威”“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分别从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人物四个方面对汉代廉政体系进行全面解读和展示。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先秦廉政哲思发人深省
什么是廉?展览首先溯源了先秦的廉政哲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论语·子路》
“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富贵而忘其辱。”——《吕氏春秋·纪·仲冬纪》
……
展览文字介绍,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廉政文化思想和廉政制度实践,从《尚书·吕刑》所列举的“五过”、《周礼·天官冢宰》强调的“六廉”、秦律所规定的“私货公钱与盗同法”等来看,廉洁奉公成为行政活动的重要准则。
秦代“以法为师”,出土秦简上将“精洁正直”列为“为吏之道”之首。
两汉时期,国家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文化思想实现实质性统一,“大一统”政治观念逐步形成,儒家文化正统地位得以最终确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其廉政思想、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亦如一股清泉,尤为引入注目。
其中,“民为邦本”廉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中国廉政思想的总基调;监察制度与体系的完善创新,开启了多维度监督监管的先河;孝廉文化的倡导、讽谏之风的盛行、廉吏榜样的树立,则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廉政文化的内容和外延。
展览中解读的一些和廉政相关的文物寓意深刻。比如,古人用来存钱的小陶罐“扑满”寓意满则扑之,警示人们要保持俭朴之生活、清廉之操守,否则必遭“碎身”之祸;因传说俗称独角兽的獬豸能辨是非曲直,可识善恶忠奸,以角触奸邪,所以从汉代起成为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司法者一般头戴獬豸冠。再比如,清白镜“洁清白以事君”;昭明镜“内(纳)清质以昭明”,意谓征招清质廉洁之人入仕,使其向日月一样光耀四方、温暖百姓。而朱子家训碑、魁星点斗图、关帝诗竹图、御史台精舍碑等西安碑林博物馆拓片及书法临摹和书画创意作品,则彰显汉代廉政的深远影响。
汉武帝射猎时曾自省,廉洁权臣不谋私利不存私情
展厅正中是一幅与普通人视角平齐的山水画长卷,弧形陈设,正反两面展示。这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根据汉赋大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所作的“子虚上林图卷”,它描绘了汉武帝时皇家园囿上林苑的美景,和天子射猎场面之壮阔伟盛。画中山河壮丽,宫殿巍耸,人马迤逶,气势浩大。画面用天然矿物材料石青石绿绘制而成,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为何要将这幅图置于展厅正中?策展人之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陈列研究部副主任胡小玉介绍,除了视觉上需要在这里营造一个中心,这幅画其实也体现了汉代帝王的自省意识和对民生的关心。仇英创作这幅画依据是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几句话:“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更始。”汉武帝在这样盛大的活动中突然感到一种愧疚,觉得自己这样生活是不是太过骄奢淫逸?担心官员们都像他这样放纵自己,那国家就不可能治理好,因此很快便起驾回宫。它展示了汉武帝即便作为帝王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提醒自己作为一国之君要考虑到民生,考虑到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
除了视觉化立体化展示的文物照片、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图片、视频短片等,展览中还有用AI技术复原的“三杰之首忠心为国”的萧何、“为政以德顺民之情”的汉文帝刘恒、“三正为公儒家新贤”的董仲舒、“洁身自好犯言直谏”的王吉、“四知名扬不受私谒”的杨震等人物的画像。
其中,东汉杨震以“四知”拒金的故事流传千古,其公正廉洁、不谋私利的品格为人所称道。展览文字介绍: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有一次尝前往郡里任职,途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县令,晚上怀揣黄金十斤以送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莫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而出。
展览中还介绍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家族墓主人张安世。张安世,字子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擢其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时,拜右将军,因辅佐有功,封富平侯。与大将军霍光谋立宣帝有功,拜为大司马。谨慎简朴、举贤达能、不受私谢,麒麟阁十一位功臣中位列第二。张安世身居高位,为官清廉,不结私党,不存私情。曾斥责受他推荐而升迁的官员来谢,说“举贤达能,岂有私谢”,并与之绝交。对求他推荐的官员断然拒绝,并说:“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他恭俭自修,家风淳朴。三个儿子均在朝中做官,数人俱为尊显,请求外放儿子延寿,自减俸禄,妻子亲自纺线织布。
展览的结束部分还展出了两名分别为11岁、12岁学生临写的《曹全碑》书法作品。
将成为汉阳陵常设展览,安康博物馆即将引进
策展人之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闫华军介绍,这是一个原创性、学术性、政治性有机融合的新案例;是一场内容和形式创新转化的新尝试;是一处“弘扬传统、观照现实”廉洁文化教育的新阵地;也是一项“勤俭办事、廉洁办展”理念的新实践。
据介绍,在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方向,深入挖掘汉文化和汉代文物中蕴含的廉洁元素,为社会呈现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围绕该展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配备了专业讲解团队,提供了专门的教育场地,开设了“漫谈汉代廉政文化”“汉代廉政文物释读”等廉洁文化讲堂,并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讲座团队。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廉洁文化教育当前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并由专门部门负责实行预约制、套餐制管理。“汉风廉韵——汉代廉政文化特展(图片展)”将作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常设展览而长期存在。
据悉,经省文物局推荐,安康博物馆已复制引进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该展,目前展览各项工作已基本就绪,预计端午前可开展。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