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死钗嫁:煽情有余,而力量不足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收录于话题 #笙歌说红楼 9个内容
作者
笙歌拂衣
好作者不媚俗,好读者也是。
西方的上流社会,曾有这么一个故事:某公爵的夫人和情人私奔了。仆人报告公爵,公爵马上问:他们坐什么车走的?得知坐普通马车走的,公爵马上叫仆人把自家华丽的马车送去给夫人用。
还有一对夫妻被上流社会推崇。事情经过是:丈夫回来早了,推开卧室的门,发现妻子在和情人XXOO。丈夫严肃地道:夫人,你太不小心了。然后关上门走了。情人要离开,夫人坚持要XXOO完才让他走。推崇的原因是,夫妻二人十分有风度。
按这样的思路,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可以向丈夫道歉,继续和渥伦斯基保持情人关系,凭借自己的魅力活得风生水起,像很多很多贵妇那样。然而,列夫·托尔斯泰改写后的安娜,不肯屈从于死寂的家庭,亦不肯媚俗于那个上流社会潜在的性道德规则。她向往心灵的自由,忠于自我和内心,寻找真正的爱情而非风流韵事,所以她走向了铁轨。
这是托尔斯泰塑造人物高明的地方,亦是修改后的安娜形象更闪光的原因,也是读者原谅安娜的原因。如果托尔斯泰媚俗,就不该改写成自杀,将其写成讽刺小说一样好看。写写繁华,写写风流韵事,暴露上流社会的腐糜,顺便高举道德的大旗,讽刺批判一通,既痛快,也能给读者阅读的快感。但托尔斯泰之所以高明,就在于他不肯如此。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改写前的小说,作者有太多的议论和太多的道德界入,更把安娜置于当时道德法庭之上。原稿中的安娜,是死得活该。修改后的安娜,则是人物活了,由不得作者自己,走向了自杀。作者想让她不死,都不能,读者看了会说,她怎么不死呢。
人物要获得生命,必是人物在事件发展中自己走向自己的结局,而非作者刻意设计。就如司汤达的中于连,他的死不是必然的。但作者把他写死了。对其死,一直为小说家和批评家们诟病。
回到《红楼梦》一书。在前八十回里,黛玉该不该死呢?
从黛玉的性格来说,她的形象是多面而立体的,并不是一个伪小资,只晓得无病呻吟的人。参看她的《五美吟》,爱情不是她的唯一。如果爱情是她活着的唯一的理由,那么在定情后,宝玉妙玉的亲密接触、宝琴的加入,都该引发黛玉的醋意。这是一。
从黛玉的情感线来看,如果说《葬花吟》中有黛玉的爱情表白,那其中的情感是宁死不污;但到了《桃花行》中,黛玉的情感则是淡淡忧伤中的平静,与命运达成了和解。这是二。
以上是从黛玉的视角的描写,再看作者视角的描写。
黛玉的命运有另一条隐线,即黛玉的健康线。一开头就交待黛玉先天不足,之后不断写她咳疾加重。很多交待都在表明,黛玉的病不可治了:小时候先天不足但能熬夜,后来是不能熬夜;偷听湘云劝仕,心理描写其“恐不能久待”;再到送手帕后“病由此萌”,联中秋诗中“一年中只有十夜好觉”,中间还杂有黛玉自述泪尽,想哭时只有心酸等描写。
由此可知,将黛玉的结局,写成宝玉成婚时伤心怨恨而死,是多么不符人物。煽情故足,却力量不足。这也是更多的读者读了后四十回后,觉得黛玉变得木然没有生命力的原因,更觉得黛玉就是一个整天想着嫁人的姑娘的原因。
时人喜欢戏剧化,喜欢大团圆,喜欢高潮迭起。从《西厢记》到《牡丹亭》,从《娇红记》到《镜花缘》,从《西游记》到《水浒传》。但《金瓶梅》不走这个路线,《红楼梦》亦遵循此路。它们记录点滴的生活,记录生活的真实状况。
真实的生活,哪有那么恰好的事:情人新婚吉时,正好咽气,更闻得袅袅一缕仙乐。在前八十回里,作者赋予宝黛一个美妙动人的木石前盟的神话故事,但一进入现实的层面,哪一处笔,又将二人的爱情,带上虚无缥缈的仙气了?唯一一处是,宝钗听到宝玉梦话,说“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唯一的一处,还是借梦。而梦,本身是可脱离现实的土壤,凌空一跃的。
钗嫁则黛死,好与不好,在我看来,真是高下立现。这个结局像小孩子看的童话:狼外婆们(宝钗,王夫人,贾母,凤姐)揭开面具,露出封建贵族吃人的真面目,一口将孤女林黛玉逼死。走的就像时下真人秀节目中的悲情路线。只要把观众的同情心煽起了,把看客的泪点戳中了,那就成功了。真人秀节目,过几年还有谁看呢。
作为读者,肯定需要结局,但回味的,是真实的美的生活。
所以,程本红楼梦会一直流传下去,但在大部分读者那里,活着的是前八十回,讲到某处细节,一下子就拈出来了。后四十回的细节、情节、人物形象,则得“等等,我去翻一下书哈”。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