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声唤贤原创:“知识摇篮”系列:“参量·参破/参错/参伍·参夷/曾参·岑参”6音(修改稿)参
参量·参破/参错/参伍·参夷/曾参·岑参
参量·参破/参错/参伍·参夷/曾参·岑参 参1.cān。1)含义。1)含义。(1)加入:参方(寻师访道)、参访(参观访问)、参稽(比较考察)、参乘(cān shèng。也作“骖乘•骖乗•参乗”。乘车,兼任车夫和警卫员的人)、参选、参战、、古木参天。(2)验查、验证:参考、参量、参谋、参议、参赞、参照。(3)商讨、研究:参破、参透、参禅(佛教用语,指静坐冥想,领悟佛理)。(4)进谒。参拜、参见。(5)弹劾:被参(古代官员受到弹劾)、参本、参劾。
2)姓。cān。(1)《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东夷首领)皋陶、实沈之后皆有参氏。”偃姓;实沈,相传为高辛氏子,尧使之主参星,为参神。一音cān,《续通志·氏族略》:“参徐,宋代人,绍兴年间中进士。”唐代有参开。一说又音“sān”(实为其分支)。《姓氏词典》与《中国姓氏大全》并音cān。唐代有参开;宋代有参徐,绍兴进士。陈明远《中国姓氏大全》(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注:“现行姓氏。今南北皆有。”今陕西韩城有此姓。名人还有:周穆王御参百;明永乐中任福建连江县知县的平定州人参安。(2)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后庄多半人称姓“爨(cuàn。A.烧火;煮饭。B.灶。C.姓)”,其村民爨党生参军,因“爨”字难认难写,与战友一起取“爨”字近音“参军”义,改“参”为姓。目前共计3代7人。
3)人名。(1)曹参。沛县(今属江苏)人(由今河南南阳迁出),平阳侯,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南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曹参,字敬白。参,参谒之参。”王骧《痛悼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吕友仁在《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2期)载文《曹参的‘参’当读cān》。薛吉辰在《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4期)载文《几个易误读的古代人名用字》称:“曹参,字敬伯。‘敬’是关键字,这‘参’毫无疑问应是‘下见上”的参拜’之 ‘参’,念cān。”(以下书搞不用)“曹参”在诗词韵脚上的读音为“cān”(略)。〔宋〕苏 轼《再和二首》:“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苏 轼《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有诗句“盖公当自过曹参”,诗里用的是“庵、蚕、甘”音。(卷804)〔宋〕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有诗句“萧规疑欲付曹参”。其中用的是:“黯、参、贪、惔、簪、岚、饯、骖”韵。〔南宋〕刘 过《赠永嘉张相士》有“兴亡何阙百曹参”词句,用韵是:“谙、参、谈、南。”〔南宋〕刘克庄《寿建宁太守》:有“汉庭早晚相曹参”诗句,用韵是:“严、酣”等。
〔南宋〕朱继芳《庚戌寿意一先生》有“汉庭可要百曹参”诗句,用韵是:“潭、南、三、甘”。以上“参”读音应该为“cān”。《辞海》依据古代人说法,也将曹参注音为应读“cáo cān”。(2)苟参,字威神。《广韵》:“汉有苟参,水衡都尉。”苟参其字取“参”字参拜、检举、弹劾之意,以此显示 “威严”“神圣”,可见,此“参”读“cān”。(3)红参。字贯道,其他未详。“参”有贯通、贯穿、融通之意,拟读hóng cān,作为人参之一的红参,读作“hóng shēn”。(4)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左校令太尉、录尚书事。程龙权在《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第8期)载文《人名中“参”的读音》,称:“庞参。字仲达。‘仲’排行老二;其‘达’,通‘参’的研究、商讨,以此来‘通达’‘通晓’,故读读‘cān’。”(5)刑参:字丽文,隋炀帝时人物。美丽文字因去杂存精,而“参”有“杂乱”之意。(6)严参:字少鲁,邵武人。东汉名臣,与严羽、严仁齐名,时号“三严”。只有通晓天道万物,方可少“愚笨”“粗鲁”,而“参”有“研究、检讨”之意,以此“少鲁”。4)地名。山东省邹平县礼参镇。4)地名。(1)参合。A.古县名。
西汉置,治今山西省阳高县南。属代郡。B.北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西南。属凉城郡。c.古陉(xing)名,又称“参合口”“苍鹤陉”,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水经·河水注》有载。C.参合陂(杯,湖泊、水面)。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湖)。(2)今地名。山东省邹平县礼参(村)社区;日本东京原宿表参道。
2.càn(4音)。《辞海》有此音义。同“掺”,击鼓3(多)次。掺挝(亦作“参挝”。挝:zhuā。古代一种鼓曲,如“渔阳掺挝):“掺”另有“chān(混合、杂入)”“shǎn(持,握;抢)”“xiān(女子手的纤美,如“掺掺女手”)。
3.cēn。1)参差(cī)、参错、参互(参错相交)、参伍错综、玉参差(镶玉的无底排箫。一说即玉笙)。
4.sān,(1音)。1)含义。(1)方言“叁(三)”。《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后汉书·伏湛传》:“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参伍(错综比验)、参夷:《辞海》引颜师古注《汉书·刑法志》:“参夷,夷三族。”(2)多。如:参省:多次反省。2)姓。今云南之泸水的傈僳族有此姓分布。
5.sǎn(3音),《辞海》称通“糁”。A.煮熟的米粒。B,又读“shēn”,谷类磨成的碎粒。
6.shēn。1)参辰(同“参商”之参、商二星此出彼没;彼此乖离)、参伐(星名)、参旗,又名“天弓”“天旗”,星官名。参商(参星,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二星此出彼没,不会同时在天空中出现。人们常用“参商”比喻亲友分离后不得再见)、参宿(xiù)二十八宿之一。2)中药名:赤参(丹参)、海参、人参、党参等。3)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郑通志·氏族略》注:“董姓。古帝颛顼玄孙陆终第二子参胡后。以名为氏。”(《广韵》则称:“祝融之后惠连封于参胡,因氏。”)凌迪知《万姓统谱》:“参,陆终第二子参胡之后。”《续通志·氏族略》《风俗通》亦载。今山西之晋城以及吕梁地区有分布。(2)《姓氏考略》据《路史》注云:“(东夷首领)皋陶、(偃姓)实沈(高辛氏帝喾)之后皆有参氏。”(3)春秋时郑大夫国参之后。名人有周穆王御参百;明时平定州人,福建连江县知县参安。郡望:晋阳。
3)人名。(1)曾参,即曾子,孔子的学生、后人;与闵子骞并称“参骞”。〔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森,木多皃。从林从木,读若曾参之参。”〔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一),称:“唐代陆德明曰:‘曾参,参,所金反’(对应今音‘shēn’),一音‘七难翻’。”赫兰国在《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4期)载文《曾参的“参”读音考》,称:“持‘参’读shēn之观点的颇多,且名家甚众,几成共识。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子曰:‘参乎!吾以一贯之。’曾子曰:‘注释‘参。所金反’。”杜永道在《中国语言文字网》传文《曾参、曹参、岑参各是什么人?这3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认为:这3个历史人物名字中的“参”,都读为“shēn”。这里的曹参应读“cáo cān”。“曾参”出现在韵脚上的例证:〔唐〕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鸟中之曾参。”诗中曾参的“参”读为所今切,与许慎上述的注音相同。〔宋〕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有“离亲何必强曾参”诗句,用韵是“心、深、林”。王安石《初去临川》有诗句“安能养志似曾参”,用韵是:“林、心、侵、襟、金。
”这里“参”和“侵”同韵,一般是读成‘shēn’。”〔清〕车万育《声律启蒙》是侵韵:“眉对目,口对心……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车万育认为曾参的“参”与shēn(身)相似。杨伯峻《论语译注》:“曾参,名‘参’,音森,音shēn。”孙永选在《齐鲁学刊》(2000年第3期)载文《关于曾参的“参”的读音》,程龙权在《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第8期)载文《人名中“参”的读音》,季文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载文《“曾参”之 “参” 读音辨正》,(内容均略),都持有此观点,称读“shēn ”。(2)岑参。唐诗人,擅边塞诗,与高适并称“高岑”)。《辞海》将岑参注音为“shēn”。《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称:“岑参曾写文章说,其家人希望他像先辈一样参与公卿之事,故取名岑参,其‘参’音‘shēn’。”余昌华在《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第5期),民国时期的中学教材和台湾的初中课本,均称:“岑参:学生课本里读Cén shēn。”但主张岑参的“参”读“cān”者认为,因岑参效法儒家曾参,或取“比勘、验证”义。从诗句韵脚看,应读“cān”音。〔宋〕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 庵诗却用元韵和呈》:“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宋〕洪皓《戏用迈韵呈吴傅明兼简梁宏父向巨原》:“官情既淡薄,世故应饱谙。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刘克庄《有和感归四百》:“尊酒相从口笑谈,汉嘉虽小屈岑参。”〔南宋〕廖行之《书怀》有诗句“好奇谁复似岑参”,用韵是“衫·骖·南·谈”。
4)地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兴参镇。
举例:
①《现汉》只有“cān(1音)”“cēn”“sān”“Shēn”4个读音及其相关义项;《辞海》为上述等7 个音义,有点杂乱。当今汉语工具书均无姓之义项,更不可能有3音所载。总的来说,《现汉》的观点虽较宜采信,《辞海》与《现汉》之不同音义可根据词性参照元音,分别归纳或淘汰。孔子学生曾参之“参”的读音,至今有“cān”“Shēn”二说。本文支持曾参读“Zēng Shēn”说。
②“参与(参预)”不作“参予”。
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现代汉语词典》均称“参预”是“参与”的异形词,“参与”为首选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称:“‘参与’是规范词,现在不宜写作‘参预’。”更不作“参予”。
2.青芝在《咬文嚼字》(1998年第10期)载文《不可“参予”》,写道:“《家庭医生》(1998年第5期第9页),载有《手术后病人自我镇痛的新技术》一文,称:‘由于患者自我参予镇痛……’这里的‘参予’应当改为‘参与’。”②张永久在《中学语文》(1998年第7期)载文《“参与”不是“参予”》。
③“参省”误解误读:
1.万献初《中小学字词音义答问》(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年7月版)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参”读什么》,说:“其‘参’同‘三’,后或写作‘叄’。《广韵》苏甘切,心母谈韵平声,今读sān。……《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合,参分天下王之’。唐人杨倞注‘参,三也。曾子曰: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三’表示多(古有读去声sàn的,今一般都读平声sān),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则荀子的‘日参省’等于曾子的‘日三省’。唐代《群书治要》本篇就作‘而日三省乎己’。”
2.方有国《语文建设》(2003年第9期)载文《“参省乎己”释义商榷》,称:“《苟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的‘参’字,唐代杨惊《苟子补注》解为‘三’。清代俞樾《诸子平议》释为“参验”,后来梁任公进一步解释说,‘常以所学切己参验省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即此观点,不敢苟同。”
3.卢长卫在《语文知识》(2004年第4期)载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参”》,写道:“高中语文第一册《劝学》一文中……对‘参’的解释是‘参,验、检查。’这一注释值得商榷。《辞源》,‘参(san),通‘三’。《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这里的‘参’,应该读‘sān’。”
4.周坤 朱立华在《文学教育(上)》(2007年第10期)载文《中“参省”释义辨》: “《荀子·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其‘参省’归纳起来,大致两种情况:其一,参省(cānxǐng)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其二,参省(sān xǐng)参,同‘三’,数词,表多次;省,反省。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修订本,1990年)和第一册(实验本,2000年),采信的是第一种说法,值得商榷。”
5.刘小成在《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第8期)载文《“参省”之“参”读音纠错》,称:“高中人教版教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参’不读‘cān’,而应纠错,读‘sān’。”
④“参差不齐”误读成“cān cā不齐”或“cān cā不齐”:与“差胜”重复
1.《华商报》(2014年9月16日第9版)、《西安晚报》(同日第4版)均载,在 2014年陕西省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邀请赛上,4个参赛队5轮比赛,20个常见词全答对的仅4个词,大多数学生将“参差不齐”之“差”发音为“cā”或“cān”,故将“参差不齐”写为“参次不齐”等。
2.程三快在《文字改革》(1984年第1期)载文《电台错误字音小议》,写道:“据我在1982年2月至5月间所作的统计,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读错字音的就有20多例,如1982年4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栏目”播放的《谈谈平衡与不平衡》,把“参差”的“参(cēn)”,错读成了“差(cǎn)”。
⑤《乐清日报》(2015年6月9日第8版)载文《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完成了美利坚问道之旅》,写道:“高天乐一行先后参访亚洲协会……哥伦比亚大学、西点军校等知名政商机构和学府,并与诺奖经济学家、高级将领及各领域的风云人物交流对话。”若是“问道”,使用“参方”为好;若是“参访”,就不能使用“问道”。
⑥“参伐”“赤参”误读:
360搜索等新兴媒体在360安全浏览传文,将“参伐”“赤参”的“参”误注为“cān”音。
⑦“参盛”或“骖乗”“参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9场,红方选手写的是“骖乘”。裁判判定为正确,称古时“参”与“骖”相通。媒体竞赛团的正确率是32%,不少人写成了“参盛”或“骖乗”“参乗”。“参盛”的“盛”只是有一音,如“盛饭”“盛大”的“盛”,其义离题万里。
⑧“参商”误读:1.《咬文嚼字》杂志《2017年公布十大语文差错》之一,是将“参(shēn)商”误读成“cān商”。2.2017年热播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有句台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剧中人将“参”误读成“cān”。3.《晚报文萃》(2004年第2期)载文《参商的口误》称:“他将白居易《天可度》:‘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句中‘参商’的‘参’,口误为‘参加’的‘参 cān’。”
⑨“岑参”的误读:1)赵德明在《语文知识》(2011年第6期)载文《曾参的“参”之读音之我见》,写道:“岑参有个哥哥叫岑况,哥哥以先贤荀况之名为名,弟弟以先贤曾参之名为名……岑参的‘参’也读can。”2)薛吉辰在《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4期)载文《几个易误读的古代人名用字》,称:“‘岑参‘出现在韵脚上的例子,如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廖行之《书怀》、刘克庄《又和感旧四首》等,以上‘参’属于覃部,应该读can。”上述两例所说不应支持。
⑩“曾参”误读:
1.古人误读:〔宋〕高似孙在《子略》卷一“曾子”条:“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ān)。”〔明〕方以智在《通雅·姓名》中说:“曾参,字子舆,参当音参乘之骖。”〔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鲁曾参字子舆,参读为骖。……字子舆者,驾马所以引车也。”依王氏之说则曾参之参当读cān。
2.今人误读:赵德明在《语文知识》(2011年第6期)载文《曾参的“参(shēn)”之读音之我见》,写道:“古人的名和字,基本上是意义相同或相近。曾子名参,字子舆。‘舆’跟车有关,所以这个曾参的这个参同“骖”,发cān的音。‘骖’,叁马,三匹马拉的车。车上除了主人和司机,还有一个警卫。所以叫骖乘,也叫参乘,骖和参通用。如《史记•项羽本纪》上说: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另外,孟子名轲,字也是子舆,轲也是一种车,可以作为旁证。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目前的读法曾shen是错的,正确的读法应该是曾cān。”薛吉辰在《阅读与写作》(2009年第4期)载文《几个易误读的古代人名用字》,支持赵德明之读“cān”说。程龙权在《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第8期)载文《人名中“参”的读音》,称:“从总体看来,王安石诗中曾参的‘参’应该读‘cān’。”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