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脸”
新学期全市中小学语文将继续使用语文出版社的教材版本。新修订的小学一年级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共有40%的课文被替换,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
近日,不少媒体广泛报道了“小学语文教材大换血”的消息。事实上,上述变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简称“人教版”)。
而记者了解到,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通知,新学期衡阳地区中小学语文将继续使用语文出版社的教材版本(简称“语文版”)。此外,小学、初中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并使用新教材,历史学科也使用新编、修订教材;小学三、四年级使用教育部《书法练习指导》,以后逐年替换小学阶段《写字》教材。所有教材仍采用2015年秋季选定的出版社版本。
对于广大家长最为关注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记者在开学前夕,抢先阅读新到的课本,让我们来看看里面有什么新变化。
文/记者 向吟吟 实习生 吴金臻 图/ 记者 王翟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我市用了14年的语文课本也将“变脸”,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将全部使用新修订的语文版新教材。
那么这本新修订的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哪些调整,又有何特点呢?
对此,市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唐慧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学期我市一年级使用的这套教材是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6年审定的,由语文出版社根据《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修订出版。它更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旨在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既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又受到思想的熏陶,真正做到融合。
与修订之前相比,小学一年级新修订的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共有40%的课文被替换,同时,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重有所增加。“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包括注重语言文字运用、听说读写同步推进、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
调整1:
体形“加宽”,“中国风”浓郁
A4纸大小,体形“扁平”,昨日,记者在船山实验小学见到了新版的一年级第一册语文课本,从外观来看,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课本加宽了。“以前课本窄窄的,也比较厚,很多孩子说书写起来不方便,加宽之后,使用会更加舒适,更便于学生阅读。”船山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李海燕说。
这本教材主要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阅读课、单元学习活动(百花园)等内容,书后还附有生字表。打开课本,随处可见“中国风”插图,远山、近水,水墨风景韵味十足,还有课文《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中的插图均选用了名家画作,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李海燕说,新版的语文课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回归,“中国风”插图就是标志之一,更有助于学生感悟学习古诗文。不仅如此,看图学说话学拼音单元里,不少情境图均和一些传统佳节有关,还有识字课编排了部分象形字的字体演变示意图,阅读课文里则增加了传统民谣和古诗的比重等。
翻开目录,新教材入学教育将“我爱上学”改为“我爱学语文”,同时也调整了相应的内容,把我爱校园、我爱操场、我爱同学和老师,调整为我爱图书室、我爱字典、我爱语文书等,以凸显语文学科的特性;同时增加了“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等,在第一课就教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原来的7个单元变成6个单元,以减轻学生负担,加强内容的整合;每单元前面不再设单元导语和情景图;百花园里“读一读”和“背一背”两个栏目大都整合成“读读背背”栏目,内容均为古代诗文,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调整2:减负提质,课文数量减少15%
李海燕指出,新版教材要体现的另一精神就是“减量提质”, 把非语文的或语文学习价值低下的内容筛选出去,引导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会学语文,提高学习兴趣,切实减轻学生担负。
“据统计,修订后的语文版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了大约15%,一年级上册就从原有的26课减至24课。”
除了减量之外,修订版教材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大约更换了40%的课文。在选文上,力求文质兼美,所选课文既有较高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语文价值。如一年级上册新换的课文《孔融让梨》,既有较强的显示教育意义,同时又有一定的思辨性,在文字上既通俗易懂,又避免了行文的低幼化,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好素材。
调整3:增加“书写提示”练笔顺
翻至新课本的生字表发现,该教材要求的识字量(会认312个字、会写112字)与老教材(会认313个字、会写116字)相差不大,其主要变化在更加注重写字教学的梯度和对学生规范书写的指导。新版教材对会认的字注意了字频,尽量选择学生常见的字。会写的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尽量安排学生写简单的、构字能力强的独体字。对每一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标注了全笔顺,并对容易写错的笔顺、笔画增加了“书写提示”。如在“火”字后面提示“火字要先写两边的点和撇”等。
唐慧竹说,掌握一个字的笔画顺序、结构,对于初学写字的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不讲规则乱写,容易写不好、也容易写错。正确的笔画顺序,都是前人总结下来最合理的、最顺手的写字方式,写一手好字,笔画顺序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调整4:注重实用,增加语言运用练习
采访中,李海燕介绍,修订版教材在课后练习上,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同时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做到既有一定数量的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练习,又有较大比例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练习。
据统计,全套教材当中,语言文字运用题,即用语文来说现象,分析、解释各种问题的题目,占到50%以上,主要体现在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上。如口语交际注重从内容和发放、习惯上对学生进行指导,不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如百花园四《学习打电话》:“打电话前,要想好说些什么。注意使用您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还有《说说上学》,不管学生怎么说,只要言之有据,都符合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不仅如此,课后习作也加强了实用性,比如一年级上册设计了“跟我学朗读”栏目,引导学生把握正确朗读课文的要点,并根据课后练习中的朗读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的能力。还有第4课《雨后的森林》原题为“想一想,说一说,雨后的森林里、草地上还会有些什么。”新教材中改为了“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想想句子描绘的画面。”原题目跳出了课文内容,侧重于发散,新教材注重根据文本展开想象,获得感知。
李海燕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环节,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建议:
语文教师增强六个意识教好语文
一年级语文教材的“大变脸”,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这么多年来一直用的都是同一本教材,教学的内容、方法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如今,这些模式都得重新洗牌了。”唐慧竹称,新教材的改变,也是老师实现自我提升的一次机会。
那么,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使用好这本新教材呢?唐慧竹引用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陈先云的一句话,“语文教师要增强六个意识,第一个是国家意识,第二个是目标意识,第三个是文体意识,第四个是读书意识,第五个是主体意识,第六个是科研意识。”她指出,新教材在文学修养、汉字的一些理论、文化等方面对老师的要求都非常高,老师要把握住低段识字写字的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中的新课文,利用古文字来帮助识写汉字,把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关。只要老师运用得当,相信新教材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同时她还强调,语文教师还要深刻领悟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性质,并把这种精神实质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去,真正把课堂舞台让给学生,保证学生课堂上有足够的读与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