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小、丰台校区、石景山校区、海淀区肖家河校区全体教师跨学段组成学科组,或是共同参与讲座,或是各校出课互听互评,在技艺切磋、资源共享中互通有无、共同成长。

北大附中老师为北大附小学生开设3D打印选修课

落户石景山两年

2015年,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落户石景山北部地区,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就此成立,时至今日,已有两年。从刚接手时,入学登记人数不到70人,到今年入学登记人数近180人,生源回流实现超两倍增长。是什么让这所”老校开新花”?北京晨报记者将为您揭晓谜底。

每学年淘汰”不达标”教师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而言更是如此。2015年,北大附小承办原石景山区六一小学,在实现了两校的文化融合后,执行校长张志宏的首个”大动作”就是师资调整。

她介绍,学校教学副校长由本部派出的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以及原石景山区六一小学副校长共同担任,北京市英语骨干教师、科学骨干教师分别负责学校的艺术社团和科技教育引领工作。每年,学校将轮换外派精英干部、教师执掌石景山学校的主要教学工作。确立好核心领导团队的稳固不变后,张志宏把更多的精力锁定在了现有教师的配置与提升上。每学期,学校都会请进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各学科负责人入校为老师们进行课程讲座。”让老师开阔视野。”此外,北大附小教育集团内的4所成员校也会不定时地开展共同教学、教研活动。北大附小、丰台校区、石景山校区、海淀区肖家河校区全体教师跨学段组成学科组,或是共同参与讲座,或是各校出课互听互评,在技艺切磋、资源共享中互通有无、共同成长。

老师们校外忙”充电”,校内忙比拼。张志宏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几乎每天,老师们都会迎来”推门课”。”上学期我听了100多节课。”用张志宏的话说,听”推门课”不该成为老师们的负担,而是应该成为常态。而”推门课”也成为考评教师的标杆之一。”课讲得好不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用心。”张志宏说,每次听”推门课”她不仅会关注老师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还会关注课堂是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对孩子的思维启发有没有帮助等,但更重要的还是关注老师是否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对于”不达标”但又不能及时修正的老师,在年终考核时便会被学校淘汰,每年被淘汰的教师会达到1至2名。

在精雕细琢的师资团队下,学校先后多次在石景山区内乃至全市教师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学校教师代表石景山区参加北京市青年教师大赛,荣获数学、语文学科的五星奖,为学校和石景山区增光添彩。

毕业课程走进北京大学

教师之外,学校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是课程。”课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这句话常常挂在张志宏的嘴边。

为此,学校从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入手,检测原有各门课程的”达标率”。”我们发现,学校原有的多数课程是外请机构教师教授的,质量与我们的预期有差距。”于是,学校将2/3课程撤下,引入北大附小课程,并由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为学生开展英语基础课。直到这个学期,学校的课程还在不断完善、升级中。近年,学校引入博雅课程,将北大文化搬进小学校园。每周五下午,学校面向六年级学生开设博雅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北大的文化、历史、人物和建筑等。待到学生毕业时,他们将走进北大校园,还原书中真实的北大,从小树立”北大少年”的远大理想。

去年,学校还与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结对”,探索小初衔接课程。中学向小学列出选修课程表,由小学任选。每周二下午,选修相关课程的学生将被送到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一同尝鲜中学课程,3D打印、物理实验都是孩子们的高频选项。”符合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课程建设的准则,也是如今已经基本实现的目标。

” 资源共建共享,创北京市优质学校”,不做表面文章,做到真心实意,让家长们不用跑很远的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北大附小将不忘初心,为实现优质、均衡不断奋进努力。

北京晨报记者 刘佳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