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似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就像花儿和玉一样。“如花”好理解,像花儿一样美丽;“似玉”就有些奇怪了,因为最早的时候,“玉”是和男子的德行联系在一起的。

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古人认为玉具备了仁、义、智、勇、洁五种德行, 因此“ 君子比德于玉”。《诗经•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礼记•曲礼下》中甚至规定:“君无 故,玉不去身。”可见,将君子比作“玉”乃是形容男子的德行。

“如花似玉” 的原型出自《 诗经• 汾沮洳》。这是一首女子思慕男子的诗篇,其中吟咏自己的意中人“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说文解字》:“英,草荣而不实者。” 草木开花还没有结实叫“英”,因此“英”的本义就是花。这两句诗赞美自己的意中人,容貌就像花儿一样美,德行就像玉一样美。

“玉”由形容男子的品行引申为敬词,比如《礼记•祭统》载:“国君取夫人之词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郑玄解释说:“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于玉比德焉。”可见“玉女”之称是 敬词,美言国君所娶夫人的德行如玉,并非是夸赞“玉女”的容貌。

这就是“如英”、“如玉”的本义,一形容容貌,一形容德行。随着词义的演变,“玉”渐渐失去了德行的含义,而突出了润泽、光鲜的外表,后人于是就将美丽女子的容貌比附于美玉,诞生了“如花似玉”这个成语,但都是比喻容貌,跟古人最注重的德行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本文转载自许晖新书《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第四辑》,由漫游者文化出版)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