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的“六”究竟读“l&;”还是读“li&;”?近日,关于六安的正确读音,引发社会热议。

对“六”音之易误读,笔者深有体会。笔者一位朋友恰好是安徽六安人。笔者起初也将“六”读为“li&;”,被朋友批评为“没文化”。朋友郑重其事地纠正说,六安的“六”应该读“l&;”,“这是战国时便存在的古音,六(l&;)安瓜片还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六安的“六”该怎么读?这一在六安人看来板上钉钉的事情,近日却因为多位新闻节目主播将其读为“li&;”而引发争议。而主播们如此读也是“有据可查”的。在最新的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六”只有“li&;”这一读音,“l&;”的读音已不见踪影。不过,网友们更多的还是挺“l&;”。据报道,新华社法人微博于5月19日11时许发起相关网上投票,截至5月20日8时许,有4764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761人支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读音”,3895人支持“跟着当地百姓读”。也就是说,“l&;”读音的支持率在投票者中占据约八成。

如今,我们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传承,是需要载体的。一个地方的地名以及地名的读音,皆是传承这个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六安,按照六安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官方介绍,这一地名是以“六”“六国(录国)”“六安国”“六安州”的历史延续而来,“六国(录国)”历经夏商周三代,这在商朝的甲骨文和周朝的青铜铭文中均有多个实物为证。“六”的古音和民俗传承的方言均从“录”而读作六(l&;)。

其实,不少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地名发音都“与众不同”,如广东番禺。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同时保留了“番”的两个读音——“fān”和“pān”。对于“pān”的读音,词典中如此注释:番禺,地名,在广东。词典编纂的有关各方不妨效法这一做法,为六安的“l&;”以及其他在词典中“缺席”的地名读音添上一笔。而在查漏补缺的同时,我们也要好好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尊重历史、延续文化?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讨论六安该怎么读的意义所在。(胡俊)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