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行业情况正在倒逼外资企业改革。
记者在安捷伦外高桥的上海制造中心见到了乔纳·柯克伍德。这是他上任安捷伦全球副总裁后第一次来到中国。对安捷伦上海工厂来说,这也是今年升级后第一次接待全球高层来访。
柯克伍德一直很关注中国市场。去年12月,柯克伍德注册了自己的微信账号,希望和中国市场保持更紧密的联系。
更加贴近本地市场也是柯克伍德对安捷伦中国的要求。这家1981年就进入中国的科学仪器外企,正在经历一轮新的业务价值观转型,希望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生产、销售体系,抓住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
安捷伦全球副总裁乔纳·柯克伍德(Jonah )
卖硬件转变为卖解决方案
普通消费者或许不熟悉安捷伦这个品牌,但生物医药行业从业者大多每天会用到。这是一家专注于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的跨国企业,其生产的分析仪器被广泛用于食品、空气、水和药品的质量、安全性检测。多年前,安捷伦以第一个做出“三聚氰胺检测解决方案”而名声大噪。此后,在国内实验室检测仪器领域,安捷伦始终是市占率最高的企业之一。2023年,安捷伦的全球营收为68.3亿美元,全球员工数达1.8万人。
柯克伍德不仅是安捷伦科技的高级副总裁,还在集团内兼任首席商务官,分管企业的商业组织。他此次来到中国,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即推动安捷伦中国“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
“以客户为中心”这句话听上去简单,但在制造业后方并不易做到,尤其是对大型企业来说。越是规模庞大的企业,重心越容易远离客户,向自身发展需求倾斜。换个角度说,“响应慢”“服务少”是长久以来外资企业服务本地的短板。
行业“寒冬”正在倒逼外资企业改革。由于全球经济放缓,生物医药迎来资本“寒冬”,市场对生命科学仪器的需求有所收缩,压力已经传导至上游制造业企业。安捷伦最新一财年第三季度,全球营收为15.78亿美元,同比下滑4.4%。
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的环境也在改变。20世纪80年代,安捷伦还未从惠普独立,跟随这家科技巨头来到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成为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引进的第一家高科技企业。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安捷伦除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成长最快的市场,这里机会丛生,本土挑战者也越来越多。
因此,安捷伦希望在中国市场先“吃螃蟹”,做一些其他地方没有尝试过的事情。“我们原本是以产品为中心,销售重点也是把硬件卖给客户。现在我们则希望能以客户为中心,把我们的工作流卖给客户,为他们开发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
柯克伍德介绍,安捷伦中国正在推动销售服务队伍的整合转型,将原先不同产品线的销售人员集合成一个销售团队,并将软硬件,消耗品和服务等产品集合成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一对一、全方位的服务。
从这几个月的试验来看,整合式服务的反响不错,未来可能会长期实施,并为其全球转型提供先导经验。
安捷伦主攻科研分析仪器
用更深度的融合拥抱机遇
为了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安捷伦正从多方面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转型需要人,安捷伦在行业普遍收缩团队的情况下,不断扩招新员工,组建了一支超1000人的服务工程师团队;转型需要生产加速,2024年初安捷伦上海制造中心完成改造升级,扩大了智能工厂的生产面积;转型需要增强数字化,柯克伍德批准了一笔可观资金,用于打造安捷伦微信售后系统,增强企业的线上服务能力。
一个制造业后方的企业,为什么会开始涉足社交平台?这还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特征在发生变化。在与中国客户的接触中,柯克伍德发现,中国企业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务实,对新想法和新事物接受能力强,行动非常迅速。
在华推进数字转型的外资企业为数不少。仅在外高桥园区,就能找到不少在推进数字化改造的外资工厂,比如科德汽车零部件、蔡司工业测量,它们与安捷伦一起获得了2023年度上海市智能工厂的称号。
当前国际形势下,跨国企业的在华发展大抵有两种路线:一种是将部分产线外迁,以保证全球供应链安全;另一种则是继续增加在中国的投资,用更深度的融合降低风险,参与到国内经济的大循环中。安捷伦显然属于后者。
在交谈中,柯克伍德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尽管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都在收缩,但柯克伍德认为,安捷伦应该持续投资,以等待下一次发展机遇。“中国政府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方面做出了非常明确的承诺,同时推出了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没有的。”
安捷伦方面认为,设备以旧换新的激励政策将推动中国生命科学仪器市场持续发展。一个好的势头是,安捷伦中国三季度销售额较二季度有了明显增长,这意味着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各类实验室项目正持续开展,仪器设备需求也在增长中。
安捷伦上海制造中心所做的数字孪生系统,可以用数字化手段帮助企业提高调度效率。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