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作文_都是_是王者啊

增长,目前几乎成了所有企业的一致追求。

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书上,一定会有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吸引投资人眼光。

上市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实现增长,还要超过市场预期的增长,才能使股价一路高歌猛进。

传统型企业也想着通过数字化这剂猛药,解决品牌老化,发展迟缓的困境,再次走上快车道。

“品牌驱动增长”也成了营销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

根据《2019中国首席营销官(CMO)调查报告》,80%的受访者认为,推动业务增长是市场营销部门的首要职责,有些人则认为营销的首要职责是确保有效的品牌管理(56%)和发展整体的客户体验(50%)。

CMO要负责的领域已经从专业选手变成了十项全能,小到规划大到公司战略都要参与其中,而这一切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增长”。

2017年,可口可乐公司废除了设立27年的CMO(首席市场官),设立CGO,有趣的是,仅仅两年之后,可口可乐反悔了,重新把CGO变为CMO。

最大的原因也许还是对“增长”的期望过高。

可使用的资源就那么多,目标客户/用户的数量又随着人口数量减少而下降的,家家公司都增长显然不可能。

最近正好阅读了查尔斯.汉迪先生的《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他在书中说到:“增长应该是实现某个更伟大目标的手段,而不应该被视为目标”。真是想拍手叫好。是的,增长只是短期的一个数字化的阶段指标,汉迪先生提到的“更伟大的目标”,还包含品牌的承诺、为客户带来价值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等。

在大家埋头追求增长的时候,需要跳出企业本身的视角来思考发展的意义。我们先从现阶段大家都面临的增长困境说起。

01“越想增长,越难增长”

这句话是李叫兽10万+热文提到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家都深有同感。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追求增长就是企业间的“内卷”。

我们说的增长到底是什么?用户数增加?业务增长?还是利润增长?我想可能都有,简单来说,就是要比之前更多,更快。

于是,大家千方百计的想获取流量,拓展业务规模,提高产量和销售额,减少成本。

营销人因此被赋予了更贴近业务的工作,比如多多获客、提升复购、加速转化。

To C企业常用的方法就是投放、裂变、直播、私域社群等。但平台流量越来越贵,价格厮杀得越来愈激烈。

To B营销以增长为目标就更难了,市场活动和SEM相对而言有效,但又没那么直接,也未必能立竿见影。

回过头来再想想,大家为啥都要拼了命的求增长呢?

竞争越来越激烈肯定是主要因素。但更多来自于“增长”本身,家家企业都想增长,“对手YTY 20%那我们25%”, 投资人说“不行,至少100%增长吧”……如此下来,不焦虑就怪了。

但哪有永恒的增长,企业发展遵循着抛物线原理,如果没有及时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必然走向下滑。

另外,就算增长了也不一定会让企业生存的更好。

查尔斯.汉迪先生提到“一家企业不能永远以指数级增长,它会变得太大而无法展开有效的管理”。

更麻烦的是,企业一味求增长,还会带来其他的副作用,比如无法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

02增长与用户价值

增长最大的弊端就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企业身上,离客户越来越远。

如果被预期所束缚,很可能急吼吼地去做跟随者,比如对手又有新品了,马上跟进一个类似的,没去思考和调研是不是客户需要的。

越来越疯狂地追求新的流量,忽略了现有客户的关系维护。

越来越对数字敏感,文山会海,各种计划、数据分析总结、… 没时间放到在洞察市场上,关注用户的体验。

越来越缺乏增长的加速度,因此陷入恶性循环,员工被逼着996,全员带货…

当然,死盯增长还真的增长了的也不少。但目标达成了,又会陷入一种成功的定势,想着只要按照老路子,扩大规模就能持续下去。

很难有精力停下来看看是否还有新的想法、新的方向,新的用户群、新的市场、新的渠道、新的科技。

不敢有新的尝试,客户的反馈和需求视而不见,恐惧风险,渐渐地就成了“固定思维”而不是“成长思维”。

增长也就成了伪命题。

03增长与品牌

企业在起步阶段追求快速增长是为了“生存”,这个理所当然。

但随着业务发展,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渐渐在用户心目中形成并成为企业与客户的彼此之间的一种承诺。企业承诺品质、服务、价格;消费者承诺持续购买。

强势品牌还会带来对竞争对手的营销行为有更高的抵抗力,对危机有更高的包容度,营销传播更加高效,吸引更多伙伴合作,员工招募与留任更加容易。

因此,如果说打造品牌仅仅为增长,那未免有些功利、短视和片面。

品牌是比增长更高的目标。可靠、可信的品牌带来溢价以及销售的增加是结果,但绝不是终点。

就好像苹果代表的是不断创造非凡,追求卓越的精神,耐克代表的不畏困难,强调勇于挑战,这些精神层面的价值才是粉丝们追随的根本,随之而来的口碑与购买自然而然。

除此之外,品牌也是社会责任感的承诺,在帮助企业自身的同时,保护我们和未来世世代代的生活和福祉。

04增长与企业责任

联合利华的首席营销官基思.威德曾经说:“品牌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消费者从他们信任的公司买到信任的产品。让生意翻倍的同时,减少环境足迹,提升正面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同样,百年科技巨头IBM也把“推动科技进步”作为自己的最终的目标。无论是通过技术助力人类首次登月、发明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疗诊断水平,还是打造智慧的地球,都是造福人类的远大方向。

那么对于这两家公司而言,增长带来企业利润和客户的认可与共鸣,形成品牌价值,从而吸引人才、集合先进的生产力,更前瞻性的技术革新,追求人类心中的“星辰大海”,成为有责任的企业公民。

这也许是增长的终极目标,也就是企业的终极使命,并因此决定了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思考是否要牺牲品质追求覆盖;是深做精还是疯狂扩张….

营销人也因为业务目标的清晰而准确并广泛传播品牌的内涵。

当然,并不是说不去追求增长,不发展的企业追求梦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我们只需要在人人都追求增长的时候,从企业本身的角度跳出来,关注为客户带来价值,思考更长远的规划以及社会责任。

毕竟只有社会进步,客户持续信任,才是企业增长的持久动力。

参考书籍:

1.《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2. 《像品牌大师一样思考》

#专栏作家#

Hanni;公众号:时光笔记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终身学习者,乐于思考与分享,关注成长型公司的营销战略、产品营销、用户运营等相关领域。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