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始提的房地产行业“白银时代”的说法,行至今日,或许也要宣告结束了。
正如去年滨江董事长戚金兴在2020年业绩说明会上的回答: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靠造房子获得暴利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同时,随着调控政策收紧、三条红线执行,靠融资输血的管道也越收越紧,两三年就冲千亿的规模增长奇迹也不复存在,求稳、甚至“活下去”成为房企的主基调。
如何熬过严冬活下去?瘦身转型求生是时下听到最多的声音,从大里说,它是一个企业的战略导向和未来出路;微观上看,它关乎一个个地产从业人员的重新定位与适应。
兔子是典型的“地产女”,毕业至今,在房地产行业混迹了十多年,从本土房企到世界500强,她直言,“再大的变化也没这两年这么大”。
曾几何时,杭州的房地产市场是本土房企的天下,没有“规模”KPI的压力,老板一个个都是精致的“产品主义者”,也没有如同互联网大厂般的“996”加班文化,兔子觉得,那是作为地产人成长与收获最多的年代。
从公司小员工,到管理一个部门、甚至一个项目,“本想着,在公司服务了十几年,收入、位子都稳了,可以‘上岸’了,谁能想到,本土公司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面临没有项目的困境,我们这些‘老人’也不得不跳槽,找新出路”。2018年,兔子花了一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去了六七家上规模的全国型房企面试,终于在2019年选中了一家世界500强房企的OFFER奔赴新途。
“和本土规模不大的企业相比,这种全国型房企内部体系更加复杂,上岗第一天,我要适应的就是类似‘996’的加班文化,以及更加频繁的出差节奏。”
兔子早已成家,有老公,有孩子,在之前的公司,虽然偶有加班,但基本强度不大,周末有双休,工作和照顾家庭可以兼顾,自从履新,那种工作有激情、生活很惬意的景象就只能留在回忆中了。
“平时加班到晚上8、9点都很正常,谁要是6点就走,办公室肯定会有异样的眼光投向你,或者会有‘好心’的领导提醒你,早走不合适;到了周末,也是奔波于公司在外地的各个项目之间,杭州市场不好做,公司老早就‘下沉’到许多三四线城市,所以频繁出差掌握这些项目的情况也成为日常”。
在新公司工作了三年,兔子用一个词总结:“鸡血”!眼看年纪奔四,兔子选择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深的夜,孩子交给公婆,把自己全身心奉献给工作。
对她来说,这个状态不能掉,该卷还得卷。尤其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身边已经有一大批同事被“优化”离开公司,不想被淘汰,唯有硬扛。
荔枝在新的公司、新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一年多,之前做的是营销,如今做的是运营。
她所在的商管公司是在原房企母公司旗下新设立的公司,独立运营,主要涉及物业服务、商业管理以及未来社区运营服务输出,算是房企在行业内部转型的一个途径,还由公司小老板直管,足见重视程度。
虽然花了一段时间来适应工作内容的转换,但荔枝觉得,未来前景还是有的。
“新房市场没利润,许多公司都转向存量房,物业服务就是一个风口,很多物业公司都已经上市了,所以我们公司即便规模不大,也要保留物业这个模块。”
相比已经运营多年的物业服务,荔枝眼下主要精力几乎都投在未来社区的运营研究上。“这两年,省内外很多三四线城市强推未来社区,面对复杂的‘三化九场景’,运营是一大课题,虽然目前靠运营本身比较难赚钱,但如果做好了,对企业拿地做项目也是加分项,有利于扩张规模,总体不亏。”
用她的话说,以前赚的是大钱,现在赚的是小钱。
从前卖房子,一套就是几百万、上千万,一个项目的收入都是数以亿计;现在做运营,从服务和成本里抠钱,投入时间长、回报慢,远不如卖房子那一票票赚得快。
“小钱难赚也要赚,没办法,要不是我走得早,留在原来的公司到现在也会被裁,公司没项目,要这么多营销人员干嘛?”在荔枝看来,行业大潮退去,房企许多岗位都在缩编,不如勇敢点,主动转型,在新的领域积累经验,未来或许更有竞争力。
即将过去的牛年,对于地产从业人员而言,注定是充满跌宕和抉择的一年。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的离开岗位、改变职业路线,都意味着行业底层逻辑改变所引发的阵痛。虽然残酷,但逆水行舟,勇者胜。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