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战略性、系统性和紧迫性思维推动人才强国建设,加快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迫切需要与高质量发展相协同、相适应的人才观念、人才治理和人才生态体系以及结构规模优化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在如何培育、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方面,我国既具有人才储备方面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制约人才成长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评价问题、人才奖励问题以及良好的学术生态建设问题等。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人才集聚的基础,引发了学术不端、“唯论文”“唯帽子”等行为倾向,动摇了科技创新的根基。其中,既有改革难度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当前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国际竞争的大环境来看,贸易摩擦叠加新冠疫情,使得我国人才强国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急需新战略、新思路、新作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变得更为复杂和严峻,人才环流壁垒成为新时期国际科技竞争的主要形式。科技封锁的本质是人才封锁,通过设置人才流动、知识扩散以及教育交流等壁垒,从根本上遏制中国科技创新的步伐,以维持美英在全球人才治理体系和秩序中的领导地位。面对一系列挑战,应系统审视和谋划国家创新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升级和战略转型;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还需营造更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环境,从激发人才培育、吸引、集聚和使用的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在有利、不利的国内外形势并存的背景下,应以战略性、系统性和紧迫性思维看待人才强国建设,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培育、吸引、集聚和发挥作用的深层次矛盾和机制障碍,加快推进中国人才制度创新和人才策略转型,积极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与中国经济、科技、教育和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精准匹配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制度体系。
人才自立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大力提升自主培育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人才自立是科技自立的根本,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作为人力资源大国,中国在工程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模居世界领先地位。2018年,全球科技领域的学士学位授予总数超过7500万,其中领先的学位授予国为印度(25%)和中国(22%),紧随其后的为欧盟(10%)和美国(10%)。除了本科教育外,我国博士教育的规模在近年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中国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量上升较快。除了规模优势外,中国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结构方面,也具有系统化和灵活性特征。近年来,伴随着前沿技术和科技领域的不断涌现,教育部也在及时调整、更新学科设置和布局,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例如2019年中国大量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体现了人才培养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总之,中国人才的规模和结构优势,是我们应对当前和未来世界科技竞争和变革的底气和信心。
当前,中国正经历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人口规模红利曾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撑,但伴随着产业转型及劳动力总体规模的逐渐下降,将人才培育的储备优势转换为质量优势和人才红利,就需要大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和声望,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大规模、高质量的工程科技人才。
扩大教育开放,加快构建“育”“引”“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在科技全球化时代,各种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变得更为频繁和便捷,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都可以从知识、技术与人才的流动中共享其利益,任何试图阻碍创新要素流动的人为壁垒和障碍不仅违背教育和创新规律,最终还会损害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教育开放战略、建设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就是要积极建立一个开放、卓越、共享、包容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教育等优质创新资源流动的便利化水平,形成与国际一流教育资源对话和合作的能力和条件,将中国建设成为国际高端科技人才和资源流动的目的地、集聚地。这既是获得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种智力资源的制度基础,同时也为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做法;扩大教育开放,要明确教育开放的本质和目标,开放既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也是通过统筹国际与国内资源,来获得前沿的创新要素和教育经验,从而更好地解决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其本质是服务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需要;扩大教育开放,要深刻理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开放既是机遇,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尊重差异、比较优势、传播经验、共享智慧是重要的开放原则。
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向更加开放和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 “育”“引”“聚”并举的人才战略体系,必须坚持 “育”是根本,“引”是手段,“聚”是目的,具体而言:在开放路径上,坚持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展教育的发展空间。在“引进来”方面,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聚焦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前沿和引领,坚持引智与引育并举;在“走出去”方面,适应我国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需求,支持大学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增进互信、提升中国教育体系的声望和吸引力;在人才集聚策略上,要进一步促进国际优质科研、技术、人才资源流动的便捷化和自由化,营造人尽其才的制度和营商环境,拓展新的教育开放领域和合作空间,利用中国教育的比较优势,引领和参与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与溢出,通过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宽容的创新创业文化、丰富而具有前景的职业发展际遇,实现国际高端智力资本的“中国集聚”。
建设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生态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努力实现更多“0-1”原创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关键在于激活人才的创新活力。而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有规则、有温度,既鼓励竞争又宽容失败的人才评价体系,从而在制度层面为科技人才安心且潜心于创新工作奠定坚实的制度和环境保障。我们要把识才、育才、聚才、用才、敬才、爱才工作摆在能否顺利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高度来认识,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深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营造人尽其才的人才和社会环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