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一场全面的教育革新

▲校校通工程为信息技术走进乡村奠定基础。

今天,信息技术已对包括传统工业、农业和商业在内的诸多领域带来重大变革。在信息时代,新技术能给教育带来什么一直是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熊才平课题组不断思考的问题。

今年年底,熊才平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刚刚完成。课题组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将是一场全面的教育革新。它将改变我国教育资源的城乡不均的局面,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

“数字鸿沟”加剧贫富分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民个体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直接导致公民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的基础教育无论从教育年限或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和乡村。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的人才聚集效应,在基础教育本就薄弱的西部和乡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公民到东部或城市务工,从而加剧了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今天,世界各国均把教育重点放在培养未来公民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等一系列信息素养能力上。”熊才平说,“从全球来看,基础教育面临新一轮的信息化革命,如果不改变基础教育投入政策,不全面认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我国将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的起点上,造成新的教育不平衡,并与世界基础教育信息化拉开巨大差距。其后果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认为信息时代知识富裕阶层通常能比知识贫穷阶层更快地获得信息,这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而个体“知识沟”的差异将演变成广泛意义上的“数字鸿沟”。而信息时代解决贫富差距的源头,是均衡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问题。

熊才平说,国外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英国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注重全面开展中小学信息与通讯技术(ICT)教育。在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中,ICT课程是和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并重的,在中小学每个年级都开设的学科。1999年,英国政府公布了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标准,标准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美国政府在1985年制定了教育的《2061计划》,涉及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公布出版了《全国教育技术标准(学生)》,该标准详细列出了从学前到12年级的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国家标准。

我国研究者认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基础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在指导实践操作层面,理论体系尚待完善。“主要表现为,未从战略高度认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化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只有教育界重视而得不到全社会支持,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不能实现。我们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标准,却导致校校建库,资源欠缺而分散、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统一规划、集中建设资源库的问题未能解决。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些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与实践环节,形成一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示范性实验基地,通过专家论证后在全国推广。”熊才平说。

新技术给教育带来什么

“目前我们在城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育信息资源的不均衡。”熊才平说,以前的教育资源主要是纸质的,是一对一的阅读方式。如书、报纸、杂志等,必须人手一册才能学习。这样学校如果有钱就能建图书馆,没有钱就只能建一个图书室,造成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不公平。目前,教育部已经推动建设了校校通工程,每个学校现在都可以接通互联网。课题组在这一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一个区域建立一个大的教育资源库,只要学校有电脑终端,就能获取资源。

“我们在浙江嘉兴做试点,效果很好。基本能做到中小学老师备课所需要的资源都能在这个教育网上找到。包括现在提倡的中小学生探究式学习,我们也能够做到让中小学生在网上寻找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这改变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获取知识的方式。”熊才平说。

“我们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优质老师资源的共享。”熊才平说,“由于我国城乡结构不合理,乡下的老师一旦做出点名堂,就被调到城镇去了。我们也曾采用支教、挂职等办法,让城里的老师到乡下去。但这样存在很多实际问题,身在乡下的城里老师还要牵挂家里的事情,很难安心教学。所以我们就开发了优质老师资源共享项目。”

目前,该项目组和试点地区的电教馆合作,利用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开发出系统,已经能够做到让乡村学生与城市孩子一起上课。

“农村的学生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和城市孩子一起上课,还能和老师互动。老师可以对自己教室里的城市孩子点名提问,也可以对农村的孩子点名提问。”熊才平说,“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远程观摩,以前我们组织观摩课,对老师进行培训时,要将农村的教师集中到一起听课。这不但费时、费力,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课堂秩序。现在农村学校只要联上网,就可以对老师进行培训。”

中国东西部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是关系到目前和未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有学者研究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不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是全面彻底的教育革新。该课题组从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这一源头上解决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

能否起到示范作用

目前,课题组调查研究的重点是浙江省,同时结合湖北省保康县、湖南省湘潭县等地区。实证研究重点放在浙江省武义县,旨在通过该县全县范围内完全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和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探究实施过程中如何消除“城市化倾向”和“重点学校战略”的影响,最终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不平衡发展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而且进入恶性循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现状决定了我国可以考虑教育的远景战略是实施以中央为主的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熊才平说,“目前我们试点的是基础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些探索,将来我国西部学校在信息化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问题。我们以地区为主集中财力建设大型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库、数字化图书馆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信息化校园统一标准组建校园网,实现校校有网,但资源集中,区域、城域网与校园网教育资源完全共享,优化教育信息资源配置,从教育公平的角度为缩小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远景提供范例。”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