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4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600多座老屋“数字孪生”,唤醒“尔滨”文旅新活力》的报道。
在中华巴洛克品味沁人书香,在欧式“老屋”品尝地道西餐,在犹太老会堂欣赏古典音乐,在“哈工程”校园仰望屋脊上独特的“上山虎”……漫步哈尔滨,一座座风格各异的老建筑就像一本本厚重的书,记录着冰城的岁月变迁,散发出东西文化交融的迷人气质。
百多年前,中东铁路的修建,拉开了哈尔滨由松花江畔小渔村走向现代城市的序幕。新旧思想、东西文化在此碰撞、融合、积淀,成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欧洲近代各个流派的建筑艺术荟萃于此,还有传统的中式建筑、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一五”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建筑,留存至今的诸多老建筑是哈尔滨人的“宝贝”,是这座城市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证据。
为了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赓续城市文脉的老建筑,哈尔滨市开展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全市已完成近600座重要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实现了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孪生”,为精准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也将助力“尔滨”迈进文旅之城的新境界。
让历史文化建筑实现“数字孪生”
4月初,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主楼前,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测量员白洪宇正“穿”着白色穿戴式激光扫描仪,对“哈军工”时期历史建筑进行全方位扫描。
3月28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测量员正在进行历史建筑扫描工作。组图均由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他一边在几根房柱前走动,一边观察着胸前的屏幕。“这种激光扫描仪能提供扫描物体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可用于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建筑数字模型。”白洪宇说。
除了穿戴式激光扫描仪,测量员还会用架站式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设备,对建筑进行多维度测量扫描,之后在电脑系统中还原出建筑的实景图。
为了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2021年7月,哈尔滨市启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621座重要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孪生”,包括历史文化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等,为后续进行精准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做好准备,让老建筑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焕发新生机。
在数字化信息采集方面,专家通过研究文献、对比考证、现场勘查等途径对历史文化建筑的综合信息进行全方面梳理、研判,形成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库;在测绘建档方面,技术人员通过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等现代技术,完美“复制”历史文化建筑,建立全面的数字化档案,形成数据库。
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城调所所长甄鑫强介绍,测绘建档是历史文化建筑维护和修缮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获取到建筑信息后,工作人员将进行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让历史文化建筑在数字世界里再现。
“精细化的扫描能发现以前我们不了解的细节,比如一些建筑的材质和用途、楼体的外立面、凹凸结构、建筑上不同雕刻的形态等,我们还会在测绘过程中了解关于建筑的很多故事,这也是建筑信息采集的一部分。”测量员杨磊说。
杨磊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在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测绘时,他遇到了以前相熟的邻居。“那一刻很感慨,过去我们测绘都是为拆迁作准备,现在是为了保护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特别自豪!”杨磊说。
在对中华巴洛克街区的建筑房檐雕刻进行精细化扫描时,工作人员采用空地一体化数字采集方法,构建可视化三维数据模型,赋予历史文化建筑新的生命,让观者“一目了然”。
目前,哈尔滨已对580余栋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了数据采集、整理,并重新设计历史建筑标志牌、增加二维码阅读功能,方便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建筑信息和背后的故事。
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述笑介绍,以前的基础数据有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课题组通过数字技术、调查研究等手段进行了信息采集、测绘建档、勘误史实等工作,更加准确和深入地揭示了城市文脉,有助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担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时代使命。
没有围墙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与端街转角处,一座砖木结构建筑引人注目。名为奥谢金斯基大楼的这座建筑,始建于1919年,由当时哈尔滨著名房产主奥谢金斯基投资兴建。
“这是一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大楼转角楼顶山花处原本矗立一尊希腊女神像,曾是中央大街上唯一楼顶有立体雕塑的建筑。”哈尔滨市城源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宋兴文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有“里拉乐器店”“法商长途电话公司”“英国远东有限公司”“德商捷利洋行”等著名商号在此开办,证明这里曾经是哈尔滨商业最发达的大楼之一。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上的松浦洋行旧址。在哈尔滨,像这样的“宝藏建筑”还有很多。专家在专项课题推进过程中发现,哈尔滨在音乐之城、红色丝绸之路、犹太文化、欧陆风情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建筑相当丰富,涉及新艺术运动、古典主义、拜占庭、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装饰艺术等十余种建筑风格,是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走进位于哈尔滨火车站附近的龙门大厦贵宾楼,轻推建于1901年的铜制转门,一座典雅古朴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呈现眼前,转门移动,将外面的车水马龙隔绝开来,时光仿佛倒流回百年之前。这座大楼曾为中东铁路宾馆,当时整个房子建设得非常奢华。
离贵宾楼不远,一栋呈中心对称的三层红色小楼静静伫立。各式各样的石膏雕花中,有树叶和流苏穗儿,还有簇簇中式牡丹花,这是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左翼作家、革命烈士金剑啸20世纪30年代曾在这栋红色小楼创办天马广告社。那时,部分党内文艺工作者和爱国青年在这里以笔为剑,用诗文呼唤民族的觉醒。如今这里已辟为哈尔滨党史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向参观者讲述着红色历史。
几条街之外,是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有国内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中华巴洛克”建筑的临街立面造型精美、装饰华丽,运用欧洲的巴洛克装饰手法,但细部纹饰的雕花图案取材于中国传统祈福文化元素——葡萄和石榴象征多子,字匾、蝙蝠、牡丹、如意、铜钱、卷草等细节,表达种种吉祥之意。
这些建筑临街立面的背后,是典型的中式四合院,院落分布形式各不相同,有门洞、天桥、天井,院落之间用木质回廊连接。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专班工作人员滕家樑介绍:“这种前店后宅、院院勾连、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其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融汇中西元素,集气派、简洁、典雅于一体,体现出当年建设者的创意。”
索菲亚,只是“尔滨”的二十分之一
当夜幕降临,街区的灯光点亮,游人置身索菲亚教堂前广场,听着悠扬的小提琴声,不禁被历史与建筑的魅力所折服。
刚过去的冬季,哈尔滨地标建筑索菲亚教堂成了热门景点,冰天雪地中,不少游客身着公主服、女王服,在这座有百年历史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前拍照打卡。这座已不再承担宗教功能的教堂,在现代楼宇中更加彰显出美学价值。
“索菲亚教堂只是哈尔滨教堂建筑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分布于哈尔滨的闹市街区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卜冲说。
这是3月28日拍摄的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上的一处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过程中,除了相关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外,哈尔滨还引入了建筑、历史、文保、音乐等方面十余位专家,对历史文化建筑认定信息、历史资料等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也对历史文化建筑的建筑要素、历史故事、原始档案进行考究辨伪,挖掘珍贵的历史信息。
在此过程中,专家组发现了尼古拉教堂、索菲亚教堂等12座哈尔滨老教堂原始设计图纸。这些图纸保存完整,其中多变的造型、别致的钟楼、精美的台阶等等,都标注得非常清晰。
“老图纸记录了哈尔滨城建的历史,也表明中西交融是哈尔滨鲜明的文化特色。”哈尔滨市资源规划局副局长张建军说,发现的原始图纸更有利于对历史建筑进行后续修缮、复原,也将更丰富的信息展现给游客,激发历史、建筑爱好者探索的乐趣。
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市现有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圣母守护教堂、呼兰天主教堂等各类大型教堂建筑20余处。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分享着哈尔滨教堂“city walk”路线,直呼“不是欧洲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
从中央大街地铁口出来,就能看到有着穹顶的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纪念馆,其建筑具有犹太装饰特征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正中由一巨大的双圆小穹顶覆盖,门窗也采用双圆心式或马蹄型。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为哈尔滨犹太新会堂,曾经可容纳800人同时做礼拜,是当时犹太人举行宗教、集会等活动的场所。如今,纪念馆收录了犹太人旅居哈尔滨的大量珍贵文物,供游人参观。
几条街之外,犹太老会堂经过改造,变身音乐厅对外开放,受到人们的青睐。专家介绍,20世纪前半叶,随着中东铁路修建及二战等多重历史原因,大量犹太人迁居哈尔滨,最多时逾2万。
值得一提的是,红专街犹太私人医院是不可多得的救助二战犹太难民旧址,东风街的甘布里努斯西餐厅也曾救助德奥犹太难民。
讲述“音乐之城”的由来
位于通江街的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艺术学校,在20世纪20年代创办,以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拉祖诺夫命名。如今,历经百年的格拉祖诺夫音乐艺术学校仍不知“疲倦”,每天迎来接受艺术培训的学习者,悦耳的旋律在建筑内回荡。
哈尔滨音乐博物馆馆长苗笛说,这座建筑庄重而古朴,棱角分明,显示出教育殿堂独有的魅力,格拉祖诺夫音乐艺术学校既是一个建筑的“博物馆”,又是爱乐者的殿堂。
事实上,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引入西方音乐的城市之一,1908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闻名遐迩的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已举办35届。
2010年,哈尔滨被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授予“音乐之城”称号。翻开哈尔滨的音乐“相簿”,可见亚洲最早的音乐专业学校、最早的交响乐团演出场地、延安鲁艺在哈尔滨演出《黄河大合唱》场地、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出场地、中国首家音乐雕塑公园、中国首家音乐博物馆……跳动的音符散落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苗笛认为,哈尔滨的城市特质和文化优势在国内罕见,音乐方面的众多遗址遗迹和历史文化建筑,与“音乐之城”称号相得益彰。
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百年前就已奏响的乐器比比皆是,西方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融合展出,不同民族音乐在这里奏响、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激荡。
每到夏季,中央大街上的马迭尔阳台音乐会就会响起,小提琴流淌出的浪漫旋律让人陶醉,给哈尔滨加上一层唯美的滤镜。
2024开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冲上“顶流”,火爆出圈,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音乐公园也成为一大“网红”打卡地。
专家认为,哈尔滨拥有厚重的音乐文化底蕴,能形成独特的“音乐之城”旅游线路,展示音乐专业学校、交响乐团演出场地等遗址遗迹。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还原20世纪的音乐教学、演出场景,把建筑活化,让游客了解到更多历史文化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老建筑里珍存的红色历史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走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上,很多人会联想到赵一曼这封感人至深的示儿信,重温英雄奋斗牺牲的故事。
“一曼街241号”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是一座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属于具有文艺复兴特征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外观庄严雄伟,色彩简洁明快。这里也是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曾有赵一曼等众多革命志士在此被关押、刑讯或遇害。
东北烈士纪念馆副馆长岳中彬说,1933年至1945年这栋建筑被日伪哈尔滨市特别警察厅占用,它对哈尔滨地区广大人民的抗日救国斗争进行了残酷镇压。因为警察厅的存在,当时这条街是禁止通行的,根本看不到普通行人,街面上往往一片死寂,楼内则是残害抗日志士的“人间地狱”。
东北烈士纪念馆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明节前后,每天有上千人到馆悼念在14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一曼街上,车流不息、游人如织。今日的繁华热闹,更让人感怀烈士、铭记历史。
作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拥有诸多红色历史建筑,彰显着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坚守。近年来,哈尔滨加大对红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多的革命遗址、遗存得以被发现,游人亲临其境,感受红色文化,接受信仰教育。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六顺街,一座百年老建筑置身闹市,走近时能感到其浓重的年代感。外观,鲜艳的砖红色彩,白色点缀,壁柱上雕刻着欧式建筑常有的人像;室内,工人正熟练地在有近百年历史的设备、案台前裁剪纸张。
负责人高绪升介绍,这是始建于1924年的中东铁路印刷所旧址,1953年改为哈尔滨铁路局印刷厂,1948年印制了东北书店版的《毛泽东选集》,被视为“新中国成立前印刷质量最好,收入篇章最全,装帧最精美的版本”。多年前,当地对这座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聘请工匠去掉了外墙的水泥覆盖物,隐藏几十年的欧式建筑装饰头像这才显现出来。目前,相关部门正筹备将这里建成主题博物馆。
哈尔滨的城市红色档案内容丰富:中共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1907年哈尔滨中俄工人隆重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办的《东北早报》、1920年瞿秋白游历哈尔滨时“第一次听见国际歌”处、哈尔滨共产国际交通局、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正因如此,哈尔滨也被称为“红色丝绸之路”重镇。
哈尔滨市城源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荣焕说,一批批与中国革命史相关的老物件、老建筑,启迪人们既要传承历史又要展望未来。哈尔滨红色历史悠久,将红色建筑资源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潜力很大。
唤醒“老屋”激发文旅新活力
1940年的一天午后,一个俄罗斯女郎坐在江畔餐厅的户外木廊,边品味咖啡,边望着松花江的流水。夕阳西下,点点微光照耀着江面晶莹闪烁。
2023年的夏日黄昏,一位身着连衣裙的哈尔滨女孩坐在江畔餐厅的户外木廊,边品味咖啡,边举起手机,和身后泛着微光的松花江自拍。
历经百年,这个坐落在松花江畔的餐厅见证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在此品尝美食,品味风景。不变的是奔流不息的江水,变化的是往来的市民游客。
19世纪20年代,江畔餐厅曾是中东铁路职工的货场用房。劳累了一天的工人,经常在这里点上火炉,烤肉、喝酒、唱歌,卸掉一天的疲惫。1938年,日本籍建筑师大古周造把它设计成俄式主题餐厅,也叫小游艇俱乐部饭店。
上个世纪,江畔餐厅曾被老哈尔滨人“攥”在手里。在那个布匹、豆腐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油票”上占据页面的就是“江畔餐厅”的正面图片。当时,人们对她的喜爱不仅限于“油票”,纸质挂历、搪瓷脸盆、杂志封面、镜子甚至小小的手帕都有江畔餐厅的图案。
如今的江畔餐厅,外观上还原了曾经的“老味道”,木制的穹顶垂下欧式铁艺吊灯,灯光反射在赭色的天花板上,整个屋子上方是金黄色的基调。一楼摆放着几张小方桌,一个高高的玻璃柜内,摆满了不同时期的咖啡杯,制作精美。
餐厅的菜肴也让人回味无穷。“犹太肉”、红菜汤、俄式面包……伴随着悠扬典雅的音乐,享受美味的食客们,多了几分从容和优雅。
和江畔餐厅类似,随着时代变迁,哈尔滨许多老建筑在保留原有外观的同时进行了改造升级和开发利用,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旧瓶装新酒”,让人回味悠长。
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内,一家“工业风”的书店吸引了不少游客。书籍之外,店里还有不少文创产品,“文艺范儿”十足。书店负责人于冰说,希望能让读者来这里交流读书感受、设计方案、创作灵感,同时以书店为依托策划展览,举办活动,孵化创意设计产品。“让书店不止于书,为巴洛克街区增加活力和创意。”
听一场相声、穿着传统服饰品尝美食……畅游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人们还能享受到多种文娱活动,丰富文旅体验。
当下,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实施‘一楼一策、一栋一档’,最大程度地保护建筑的原貌和安全。”项目现场负责人阚凯介绍,对百年前存留至今的泰来仁鞋帽店、大罗新商城、中华栈等,他们正通过现代技术和手工修复手段,力争修旧如旧,尽量还原并呈现建筑固有的文化气息。
未来,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将深入挖掘和利用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开埠文化、建筑文化、商市文化等,打造国内知名的城市文化名片,成为城市新晋“打卡地”。
承前启后,开拓创新。作为凝固的艺术,哈尔滨众多的历史文化建筑既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又是亲历者,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岁月的重量。
“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融入到对多层次美的感受中、融入到实际生活的场景中、融入到个人对情感的联接中,才能真正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机,更好地揭示历史文化建筑的底蕴和魅力。”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于泽明说。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