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宿”的本义就是夜晚睡觉。引申有居住、住宿的地方、夜等意义。又引申为量词,指一夜,这时,读为xiǔ。

子路在石门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进城时,)守城门的人问道:“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子路说:“从孔氏那儿来的。”守门人说:“就是那个明知行不通,还非要去做的人吗?”

仲由(公元前542年至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比孔子小9岁。春秋末鲁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论语》当中,子路出现次数最多,多达41次。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父子争国之乱,为救其主孔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蒯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蒯聩惧,乃下石乞、壶黶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当蒯聩派两名训练有素的武士下来攻击子路时,子路以一敌二,可见其确实很勇猛。系冠的缨被对方的刀剑击断,子路本来应当不顾,而以保护性命为主,可他还是遵循礼的要求,君子不能没有冠,也不能掉了冠,于是用手结缨,被敌人杀死。)

孔子听说卫国发生内乱,马上说:“嗟乎,由死矣!”真是了解弟子的好老师!

这个故事一定是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的事情。有人说,这是发生在孔子回鲁国,也就是公元前484年那一年的事情。我私下觉得;如果史书上没有清晰记载的事情,最好不要妄自揣测。

这件事也许是孔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由于子路脚力好,再加上对自己忠心耿耿,孔子派遣子路带上给老婆买的礼品,回家看看。

谁知,不凑巧,子路晚上来到石门的时候,里面的城门已经关闭了。住不上客栈了,这晚上睡哪里啊?子路也不是啥讲究人,他就凑合着在石门的门楼下睡了一晚上。

古代守门的规矩,都是黄昏关闭,早上老早打开。一位守门人起得早,打开城门的时候,一看石门门楼下睡了一个人,就关切地问:“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似乎城门上面就播放着《橄榄树》这首歌曲,呵呵。

子路说;我来自孔门。

听了子路的话,这位守门的人说;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氏吗?

子路听后,无可奈何,望着天,叹叹气把头摇!没有接这位晨门的话茬。

《论语》看上去虽然是只言片语的,但文学色彩很浓,许多人物性格特征非常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从这章句《论语》来看,子路就是一个受气包,晨门也是很有水平的。我们来看原文:“子路宿于石门。”

子路到达这里的时候,石门已经关闭了,要等到第二天石门开了才能进去,可能当时的城外没有客栈,子路也没招啊,只好在城门外的石楼下将就一晚上,也就是“宿于石门”的意思。

一听城门开启的声音,子路立即醒了,拍拍身上的灰尘,我估计他牙都没刷,就急匆匆地往里走。

晨门曰:“奚自?”

“石门”是曲阜城的外门,设有专人负责早晨开启,黄昏关闭,由于这位守门人,记载这句《论语》的孔门弟子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就用他的职业来代替。如同楚狂接舆、以杖荷莜的老者名字一样,这种情况在《论语》书中比较多见。其实,这位晨门究竟有什么本领,这里也没有记载,但就是因为他这句话“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而出名了。

这时,守城门的人问孔门大弟子子路,“奚自?”“奚”就是何人的意思,“自”是从哪来,从何而来?疑问代词“奚”做介词,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意思。

子路毫不犹豫地说:“从孔氏那儿来的。”

一听子路同学这样说“孔氏”,这位守门人说话了。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意思是“是那个明知行不通,还非要去做的人吗?”这么一看,这位哥们对孔子还是十分了解的。当时孔子带着众位弟子周游列国,在当时的国际社会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啊。大家有的赞许,有的讥讽,但孔子“不怨天,不尤人”,继续寻找机会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位晨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句话牵涉几个问题:

一、我们很多人做事的态度,是知道这件事儿了,自己能做就去做了,这叫“知其可”就“为之”,去做了,这样做事,几乎没有什么风险,这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做事方式。用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伤仲永》的一句话,那就是“泯然众人也。”

二是“知其可”而“不为之”。自己明明能做,却就是不去做。所谓“不为”,不是不能去做,而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做,做事一定要先有利于自己才去做,这反映了做事的功利心。这有点像我们的一些干部,大家都知道创建卫生城市好,可他就是不愿意去为这个城市更美好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

第三呢,是“知其不可”而“不为之”,我们一看,这个事情有困难,遇到困难就望而却步,这是很多人做事的首选方式。一只蜗牛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它想登上泰山,但仔细一算,从山脚下爬到山顶上,它需要爬20年的时间,于是,它一声长叹放弃了。后来,它想去看东海,又算了一下,需要50年的时间,他根本活不到那个时候,也就是说爬一辈子也到不了,它又放弃了。最后,这只蜗牛哪里也没去,抑郁而终。

四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所谈论的这则《论语》,意义更为深远。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可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人,但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他一生坚持学习,终于领悟到了“一以贯之之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人都得到安养,使朋友间都相互得到信任,使少年都得到关爱。)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就是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虽屡屡碰壁,却仍锲而不舍的主要原因。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孔子还坚持去做,这在当时的社会人看来,孔子是不合时宜的。不知道是出于讥讽,还是敬佩,人们便称孔子是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的人,相当于我们现在人给人起了一个外号!这章句《论语》中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人生贵在选择,我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当时,郭靖拜的师傅是“江南七怪”,杨康投的老师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每每郭靖和杨康比武的时候,总是被打趴下。后来,郭靖又拜了一位师傅,那就是当时名震天下的“北丐”洪七公,也就学习了一套降龙十八掌,结果杨康就被打得找不到北了。

孔子是“智者不惑”,虽然他知道,“一以贯之”之道尽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行不通,但是孔子说我没办法啊!因为他把个人自我的成就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他还要全力以赴来做这件事,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奋斗的精神,足以感染天下人。

孔子之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爱国,孟子的伟大思想和智慧,虽千秋万代却依然不断在给予后人以滋养和启迪,苏武面对软硬兼施的忠诚不屈,王安石一心为民的变法图强,岳飞力挽狂澜顽强抗敌的耿耿忠心等等。这些中国脊梁们为社会能向上提升,为人间愈来愈美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当然,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真是死不要脸。他就不知道什么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前两天,我和周口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魏强、陈思去外边办事,走到周口市和谐广场西边的那条路上,一个出租车司机,上午九点多,车子一停,拉开裤子就在路边撒起尿来,而恰恰他的对面就有一处公厕,就这样两步远,他都不愿意进去,真的让人无语!

孔子身处乱世,礼坏乐崩,但他仍希望能获得各国国君的重用,以行仁政,恢复社会秩序,“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中国精神。

战国时期,列御寇曾写下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老头叫愚公,带领他的孩子们要挖通门前太行王屋二山的路,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老头真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谁曾想,愚公和子子孙孙的行动有了意外的结果:“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老天都会帮助你的,当然了,遇到一点困难,就畏手畏脚,甚至不愿“明知不可而为之”,几乎没有什么成功机会的。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10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nanadh666

声明: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